第1章 楔子(1 / 2)

2016年8月的一天,林筱婧30歲了。

這一天開始,林筱婧就從奔三的大道上直接開到了奔四的高速上了。

都說男人40一枝花,女人30就已經是昨日黃花了。

林筱婧30歲了,但是卻還未婚,你說她挑她其實不挑,你說她要求低她又不低,你說她拜金又不拜金,但是確確實實是個外貌協會的會員。

按她的話來說,遇見幾個我喜歡的不喜歡我,喜歡我的我不喜歡,想想將就卻又不甘心。

父母急的每天都催,但是她還是我行我素,每次林母總是耳提麵命的說,到了她這裏就是敷衍了事了。

其實林筱婧是個內心細膩的姑娘。別看她滿不在乎無所謂的樣子,其實她是內斂的。外人看來她是個高高在上的女王,工作好,人漂亮,性格也好(外人眼裏)但其實她也是自卑的。

這要從林筱婧的生長環境說起,林筱婧出生於1987年,這一年出身的孩子注定不平凡,這個往下再說。

林筱婧出生於一個農村的家庭,其實小時候家境也算蠻不錯的。父親在村供銷社裏做了個跑業務的工作,爺爺是村裏的會計,媽媽以前是在縫紉廠裏的縫紉工,嫁給她爸爸後就做了家庭主婦,閑暇時會打些麥稈的帽子補貼家用奶奶是普通的家庭婦女。到林筱婧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已經開始做牛肉的零售生意,放小的來說,算是生意人家了。

林筱婧的父母其實都很寵她,小的時候家裏條件也允許,吃的穿的都是同齡人中最好。而且林筱婧從小漂亮,七大姑八大婆都喜歡帶她,嘴甜討老年人的歡心。

一切的變化要從林筱婧的一場病開始,5歲那年,林筱婧生了一場病,據說渾身高熱,控製不出。每次說起這件事,她爸爸都會感歎下“婧婧啊,差點你就沒了啊”,據說縣裏最好的醫院已經下了病危,讓不治回家了。但是林爸爸怎麼會願意呢?差點砸了醫院,帶回家後在各個親戚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個偏醫,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不知道是不是林筱婧的運氣好,她熬過來了。而家裏轉折也從這一年慢慢開始變了。

林父因為女兒的病要請長假,而供銷社的工作又是個香餑餑,你不來有的是人來,要麼上班要麼走路,林父無法隻能選擇辭職。家裏一下失去了經濟的主要來源。林父開始隨林爺爺和林奶奶做起生意,但是林父又不喜歡販賣牛肉,他又做起了晚上抓魚抓青蛙抓蛇然後早上去販賣,但是林父老實根本不是個做生意的料,而那時候很多村辦企業私營已經做得很成功了,林母的外甥女嫁的很好,是鎮上首富的弟媳婦,林母求了人情,把林父安排去了鋼管廠做了一名工人,而她自己也找了份裝配的工作。這樣家裏的情況稍微好轉了不少。

但在隨著林母再次懷孕,並且生下雙胞胎兒子之後,家裏的情況就開始抓經見肘了。林父是老二,上有大姐下有小弟,三姐弟的年紀相差不大,林父和他大姐相差一歲,和他弟弟相差3歲,大家都知道一般有三個孩子的家庭裏,老二是最被忽略的,而且林奶奶又看不起自己老實的三兒子,家裏有好的都給女兒和小兒子,而林父老實的每次一有好東西都是往父母家送,奈何林奶奶就是看不起自己的二兒子,也不幫襯他,可以帶外甥女也不帶自己的孫子孫女。

其實懷雙胞胎的時候,林母是不打算生的,但是林奶奶不同意啊,說斷根是他們家的罪人,無奈林父林母隻能剩下雙胞胎。這樣家裏的情況就開始雪上加霜了,林母隻能在家照顧孩子,由於林母缺奶水,隻能買奶粉給兩兒子喝,那個時候奶粉都是供銷社裏的稀奇貨,價格死貴的,有時你能買點米粉充數,甚至於米湯也是兩個弟弟小時候的口糧。

但即使家裏的情況不允許林筱婧在這麼的公主下去,林父林母依然給與她最好,這個最好的是在於這個林父林母的自身條件下能給她的最好的。所以即使家裏有弟弟但林筱婧依然是家裏奢侈的一個人。小學到初中,林筱婧一直無憂無慮的在老師家長的寵愛下長大了。

到了高中她依然是老師的寵兒,但是15,6歲的年紀,是攀比心最重的年紀。同學基本上都是獨生子或者兩姐弟,每每她說起自己有一對雙胞胎弟弟,周圍的同學都會大驚小怪的喊叫“你有雙胞胎弟弟啊,你爸媽幹什麼的?”當林母騎著三輪車來幫林筱婧搬宿舍時,這個內心極度敏感的姑娘第一次感受到了周圍人的歧視感,慢慢的她不在驕傲的提起自己有雙胞胎弟弟,也不叫林母幫她來搬寢室,她知道自己的虛榮心在作祟,但是她控製不住,她怕周圍異樣的目光,她記得小學時有同學說她大笑的時候很難聽,那時起她就不會公共場合大笑了,她覺得自己是個極度要麵子的人,極度虛榮心的人,即使她很愛他們,但是慢慢的內心深處總有個小人在告訴她,都是他們毀了你的人生。那時起林筱婧的內心就住了個魔鬼,藏的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