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山花笑影》一書出版,我原先寫作的一小部分文章麵世了。雖然了卻了退休前出書的願望,可許多文章還積壓在手頭,也沉沉地壓在我的心頭。時過三年多,我不停筆耕,舊作未出,又添新作,以致不由再度萌生出書的念頭。
歲月給了我太多的記憶:酸甜苦辣,樣樣俱全。但我依然放眼未來,因為未來是美好的。基於這樣一個理念的驅使,我在寫作時秉持謹慎豁達熱情的人生態度,冷靜地反思過去,將筆觸伸向社會的方方麵麵,其中不乏歌功頌德之作,但也不忘回味曆史,敘述它給我們這一代人留下的記憶和影響。
一拿起筆來,總想到“真善美”,它讓我高山仰止。
改革開放讓我們的創作有了生氣,它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創作模式,給了文藝工作者更為廣闊的舞台。但它也更提醒我們要珍視創作自由的來之不易。但願拙作能帶給廣大讀者一點點審美情趣。
本書所選篇目,並不一概現成地朝花夕拾,而更多地去采摘帶露的鮮花。昔日嫋嫋的餘香固然不願讓它消失殆盡,而今朝盛開的花兒更為我所青睞。
文以載道。我總想把自己對世間萬事萬物的理解盡可能鮮明地表達出來,因此,動筆前,我總在提醒自己:一定要把最想告訴讀者的東西寫好。成文後,我對原稿又進行反複修改,力求讓作品能更真切地反映客觀世界,更充分地表達內心情感。這是一位文學愛好者的由衷之言和寫作態度。但限於水平,不足之處,還請讀者見諒和指正。
2012年3月10日
於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