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身在空門 仍戀凡塵煙火(2 / 2)

張孝祥的昔日同窗好友潘法成遊學來到臨江縣,故人重逢,共話西窗。談及女貞庵的才貌雙全的女尼,張孝祥感歎自未知何日到仙家,

曾許彩鸞同跨。

己,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的苦楚。而這邊的潘法成已聽得心旌搖曳,後借故住進了女貞庵中。他總認為,一位才華出眾絕色佳人,甘願舍棄凡塵的一切誘惑,毅然住進庵廟,清心苦修,必定有著不同尋常的心路曆程。因住進女貞庵中的別院廂房,與陳妙常便有了幾次邂逅的機會,郎才女貌,就算在清淨的庵堂,也是一道至美無言的風景。

一個春心難耐的豆蔻女子,這一次,遇見了夢裏的檀郎,自是情思無限,歡喜難言。二人談詩論文,對弈品茗,參禪說法,宛然如前世愛眷。直至陳妙常芳心湧動,寫下了這一闋《西江月》:“鬆院青燈閃閃,芸窗鍾鼓沉沉,黃昏獨自展孤衾,欲睡先愁不穩。一念靜中思動,遍身欲火難禁,強將津唾咽凡心,怎奈凡心轉盛。”所有的清規戒律,就被這一張薄紙劃破,情思似決堤之水,滔滔不止。鬆風夜靜、青燈明滅的深宵,她空幃孤衾,輾轉反側,早已拋開了所有的矜持和靦腆。

隻待潘法成讀了這闋豔詞,也立即展紙濡毫,寫下“未知何日到仙家,曾許彩鸞同跨”的句子。

後來有紅學家考證,說《紅樓夢》中的妙玉是以陳妙常為藍本。其實那些空門中的尼姑動了凡心,大概都是此般情態。

妙玉靜坐禪床,卻神不守舍,一時如萬馬奔策,連禪床都搖晃起來。一直以為妙玉的定力非凡,可也難免走火入魔,那魔是心魔、是情魔。像她這等如花女子,一時的意亂情迷,算不上是過錯。縱是佛祖,也會有難了的情緣,也無法做到一念不生,萬緣俱寂。這世間之人,各有各的緣法,各有各的宿命,強求不得,改變不了。

此後,女貞觀成了巫山廟,禪房成了雲雨榻,如此春風幾度後,陳妙常已是珠胎暗結。那時的庵廟雖常有男歡女愛之事發生,但大多為露水情緣,難以長久。而陳妙常自覺凡心深動,她與潘郎真心相愛,不願分散。潘法成為此求助於好友張孝祥,張孝祥也是通情達理之人,出了主意,讓他們到縣衙捏詞說本是自幼指腹為婚,後因戰亂離散,今幸得重逢,訴請完婚。張孝祥就是縣令,所以當他接過狀紙,問明原委,立即執筆判他們有情人成眷屬。

她離開女貞觀,穿上了翠袖羅裳,收拾起紙帳梅花,準備著紅帷繡幔。此後,巫山雲雨,歡眠自在,春花秋月,任爾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