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還是忘不了相愛時的千恩萬寵,想要在江水中品嚐出同樣的相思,不辜負彼此的心意。總以為握住相思,就是擁有了護身符,要知道,靈符也是有期限的,過期了,就會失去效用。其實隔著萬裏蓬山,要比隔著一扇窗、一道門檻的對話,更耐人尋味。不要以為聞到彼此的呼吸,就意味著親近。距離就像一條長長的紅絲線,它可以延續情感,越遠的地方,越是久長。久別重逢的人,聚在了一起,滿懷驚喜地想要吐露衷腸,說出口,才發覺,自己記著的不過是時間遺落下來的一些流水賬。
靜下心來,才想起了寫這首詞的作者,李之儀。這首詞,因為語言通俗易懂,又風情獨特,所以讀過的人,都難以忘懷。這樣的字,因為簡單,所以食髓知味,尤其在長江一帶,風靡一時,那些戀愛中小別的男女,常常借詞句來表達心意。
流年易過,那些失去的光陰和美好的愛情,都沉在水中。又會有新人,來到江岸,在告別之前,探身取水,裝一罐水的相思,也裝一罐水的性靈。回去後,有些人,迫不及待,飲下,有些人,刻下誓言,封存。
關於李之儀,曆史上隻給了他輕描淡寫的幾筆。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才華橫溢,做過官。而我卻深記,那麼一段文字。李之儀《與祝提舉無黨》說:“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喪子婦;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脫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繼見舍;第四年初,則癬瘡被體,已而寒疾為苦。”後遇赦複官,授“朝議大夫”,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稱鵝溪)為緣,自名“姑溪居士”。卒後葬於葬當塗藏雲山致雨峰。
短短幾行字,仿佛看到一段被年輪的利刃宰割的人生。
不知道,那個在水一方的伊人,究竟是誰。可我們都明白,在長江水沒有飲盡之前,她已經將自己和愛情一起典當,變賣給了別人。而詞人,也錯過了,贖回的期限。這麼多年,長江的水,依舊東流,曾經約定好的人,和相思,一起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