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人的目光都隨著大師的驚呼轉移到屏風最邊處時,看見吳楠正在書畫上奮筆疾書。
此時的吳楠在一副大漠荒野奔馬圖上撰寫著詩詞。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一個站在場內的人大聲讀出了書畫上的詩句,引起了人群之中一些有學之士的驚歎。
“不錯不錯,沙如雪、月似鉤,太恰當了。”杜拜大師也在在一旁不住的感歎到,聽的外圍那些人恨不得立刻就衝進來欣賞一番,甚至有些人已經暗下決定待會一定要將這幅字畫買下來。
雖然他們之中有些人尚在場外比較遠的地方,不敢隨便闖入場地妨礙大師觀賞字畫,但是他們從杜拜大師讚賞的語氣之中可以想象到,吳傑的書畫以及少年的詩句已經完全征服了杜拜大師。
開啟了穿越模式的吳楠,並沒有理會外麵那些嘈雜的碎語聲,也沒有在意身邊這個弓著背的小老頭,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自己心中不斷回憶著學生時代背誦過的詩句,這全要感謝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隨便幾句詩詞就將這些異世的有識之士全都震住了。
隨著吳楠的平行移動,一首首精妙絕倫的唐詩宋詞出現在了吳傑的畫卷之上,而那位杜拜大師也是如影隨行及時進行點評,引的外圍那些金主和收藏家們一陣陣的驚呼和竊語,當然肯定也少不了那位激情高昂的“報幕員”大聲的將書畫上的詩句讀出,使得那些在較遠地方的人們也能一窺究竟,如果可以的話吳楠真想立刻好好擁抱他一下。
本來吳傑的這些書畫就是佳作,但由於都是自吳傑內心深處的意境,所以不仔細觀摩是很難理解其中的畫意。不過配上吳楠相得益彰的詩句之後,畫中的一切就猶如活過來了一般,讓人頃刻間就能身處畫境之中。眼前的這些書畫也成了既能一目了然,又能細細推敲捉摸的極品佳作,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原本冷清的角落瞬間成為了整個展會之中最熱鬧展場,無數的收藏家和鑒賞家們都蜂擁而至,聽說杜拜大師稱讚此處的書畫後,不管是誰都心裏明白,恐怕今天又要有一位大師級的書畫家將誕生了。
在一些字畫被杜拜大師鑒賞完後,終於那些鑒賞者們都安奈不住紛紛進入到吳傑的書畫展場內,對著眼前的字畫不斷的驚歎和讚美,甚至有些財大氣粗的金主們已經在開始喊價了,雖然他們可能沒超群的鑒賞能力,但是剛才杜拜大師的品鑒可是真真實實的都被他們聽入耳中。
這下跟隨吳傑父子來參加畫展的老管家可是忙的不可開交了,本來此次吳傑就隻帶了吳楠和老管家二人,料想自己這個新晉的書畫家不會太過熱門,有老管家一人就已足夠,吳楠在旁幫襯一下,也算是開開眼界。可當下的景象是吳傑萬萬沒想到,幾乎數十幅字畫前都有富豪或者金源充足的鑒賞家在哪裏高聲的呼喊出價。
而吳傑卻也是緊緊的跟在吳楠身後,隨著一段段詩句出現不斷的暗自感歎著,兒子居然有這等本事,難道他和自己一樣都是個不善修玄,但十分精通書畫的天才?甚至還暗自腹誹...兒子..好像要比老子強了那麼一點。
狂熱的場麵一度有些失控,吳傑的展場人手本就少,現在老管家一人根本就忙不過了,往往是剛聽完一幅畫卷前眾人的報價,還沒來得急向吳傑詢問,就被另一幅畫卷前的買家給叫去,等到他回到原先的畫卷前,價格卻又被另一個買家給提高了...所有人都拚著命的往上加價,完全是一副狼多肉少的競爭局麵。
甚至有一些與吳傑一樣是來展出兜售自己書畫的大師們也趕了過來,希望能一睹被杜拜大師所稱讚的詩詞書畫。而做為此處主人的楓豪商會也及時派遣人手幫忙維持秩序。
原先最早看上吳傑那副寫有《思鄉》百家圖的四個家夥,現在腸子都悔青了,早知如此剛才就應該直接將這幅書畫買下。
楓豪商會的人不斷記錄叫價者的報價,好端端的書畫展會瞬間變成了競拍場,雜亂的猶如集市一般,好在這些楓豪商會的人都是商人出生,在一幅幅畫卷前舉辦著小型的拍賣會。這樣的場景讓那些聞風趕來的書畫大師們都看傻了眼,心中泛起一股酸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