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移民(下)(2 / 2)

“好了,你們去準備學習技工手藝。你們也許還不知道,在台灣的一個有一定水平的技工,他的一個季度三個月的收入,比起不少農民耕種一年都要賺錢。到時候,你們可就不會想著去當農夫了。甚至,如果你們能夠成為高級的技師,那每年的收益可都是讓你們感覺不敢相信。在我們台灣,一個頂級技工的社會地位,甚至能夠和不少官員相比。現在已經有為數不少的高級技工被我們台海大學特聘成為教授,這個地位也就是和過去你們的國子監的高級教員相比了。比起你們平常接觸的什麼秀才舉人都要高了很多,所以還是非常有前途的。”

而那些被選擇去當工人的移民聽到了這話,也都是感覺有些驚訝,他沒有想到做好了工人還能夠有這個前途?要知道他們雖然未必知道什麼國子監的教員,可是他們知道秀才舉人,那些秀才舉人平時在鄉村裏麵地位都是非常高的,如果有了什麼矛盾都要請他們來調節。而他們也都聽過那些秀才舉人說過,他們都有不少人想要去國子監讀書。就連秀才和舉人都要去國子監讀書,那國子監裏麵的教師是什麼地位?明顯是官員啊!而如果自己做好了工人,也都能夠當官,這個真是太好了。

而聽到了做一個工人有可能能夠當官,這個也都讓他們願意去做工人了。而台灣目前的情況,其實和後世中國有些相似,很多國有的工廠都是有級別的,都是和行政上麵互相套。後世王國瑞也都曾經反對這種情況,可是到了這個世界它才真正的了解,在中國什麼事情都講究級別。級別也就是一個衡量人社會地位的依據,這個不是說取消也就能夠取消的。隻要社會還是存在地位的差異,那級別都是無法能取消。尤其是政府裏麵,更是官高一級壓死人,根本無法能夠徹底解決的。所以級別存在必然有他的道理,目前很多台灣的國有企業也都是有級別存在的。

所以這些人聽到了當一個工人能夠有機會當官,這個才是讓他們動心的地方。而台灣也都樂意把這些人都轉化成為工人,這樣才能夠讓台灣獲得更多的工業化水平。而這些農民有認為可以當官,那也就讓他們去好了,反正能夠忽悠他們去當工人也都可以了。而中國畢竟是一個官本位的國家,官員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那些工人聽到類自己有機會當官,那反而改變了想法,都爭著來當這個工人了。

而在工業的產生的經濟效益可是比起農業要高很多的,這個也都是為什麼國家都是要發展工業的原因。而農業的經濟和工業的經濟,也就是沒有加工過的小麥和已經做成麵包的糧食的區別,兩者的用處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所以工業產生的經濟效益也都更高,更有價值,所以這些工人的收入其實比起農民還是要高不少的。這個固然有台灣對於工農業的剪刀差的因素,可是也有農業確實比不上工業賺錢的因素。

普通單個小農經濟自然肯定抗風險能力很差,未來的國家都是要以工業為主,農業逐步走向集約化生產,而不是讓他們一個個分散成為小農經濟。小農經濟可是非常危險的,一旦弄不好也都是要讓大量農民破產,然後地主趁機收購土地。所以王國瑞在把土地收歸國有的時候,也都半強迫的把那些農民逼迫到工業的行列。然後空出來的那些土地將會承包給農墾公司來進行集約化種植。

這種集約化種植可是有非常巨大的好處的,不但節省農業單位種植成本,也都有利於農業機械推廣。比如說過去小農經濟模式,那單個農戶也都買不起用不起農機,如果能夠集中土地來種植,那農機的使用等於是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所以土地集中,這個是一個必然趨勢,可是怎麼集中,怎麼讓農民不至於失去土地而失去收入,這一個才是真正國家工業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