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助手無可奈何的說:“首相閣下,用一句中國的老話來說,那些商人一個個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不到台灣能真正威脅到他們的那一天,他們是不會主動願意放棄利潤,去對台灣進行一次得不償失的戰爭的。”
索爾茲伯裏侯爵深深出了一口濁氣,顯然是那麼無奈。這次政治家和資本家的鬥爭,再次以政治家失敗告終。索爾茲伯裏明顯的認識到了台灣的威脅,可是他們英國是民主製,並不能全憑首相一張嘴,也就對台灣進行開戰。而必須要經過議會,可是議會裏麵那些議員都是資本家的代言人,資本家們不願意平白無故的打一次明顯得不償失的戰爭。而資本家也都是顧忌短期利益,短期內台灣沒有威脅大英帝國統治地位的情況,所以他們都不願意拿出自己的錢來支持一次虧本的戰爭,這種虧本的“買賣”他們才不會做呢!
而索爾茲伯裏侯爵是一個政治家,他明顯看到了台灣長期的威脅,可是麵對那些議會裏麵的那些“豬隊友”,也都絲毫沒有辦法。在英國這些資本主義國家,國家官員也都是資本家扶持上去的,如果資本家不願意不高興,那隨時可以換一個。如果自己勉強把這個對台灣開戰的議案送到了議會,百分之九十九是要被打回來的。隻要台灣沒有目前沒有統一大陸的舉動,那對於英國資本家來說還是可以暫時容忍他。並且隻要英國的商業利益沒有受到太大的侵犯,那也都是可以容忍的。
不得不說,其實商人這個群體固然充滿了冒險精神,可是他們也都是一群比較希望穩定,不希望戰爭的群體。一個商人也許在發家致富階段會希望通過冒險的戰爭來獲得足夠暴利的利潤,可是一旦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他們也就希望國家社會安定,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坐享富貴。畢竟戰爭意味著變革,意味著一次利益重新分配,他們當然不希望自己辛苦了數十年的東西,在一次戰爭中毀滅。所以那些大資本家明知道台灣有一定威脅,可是隻要沒有把刀子對準了他們腦袋,那這些資本家並不想對台灣開戰。當然,這個也是台灣實力不俗的情況,如果台灣實力和滿清一樣弱小無能,那他們早就開戰了。
“哎,我敢斷言,這個台灣,必然會成為我們大英帝國最大的隱患!可是,為何那幫商人,都看不到這一點呢?難道他們不知道,沒有了大英帝國的霸權,他們也都無法能夠保證商業利益了嗎?”索爾茲伯裏侯爵苦澀的說道。
而這種情況,其實早在中國數百年之前也都體現過了。當年明朝危機,那些商人不但沒有出錢支援朝廷的想法,他們甚至為了利潤能和外族合作。甚至以晉商為首的滿清八大皇商,更是成了出賣國家民族的最大幫凶。而那個時候的商人,對於維護國家沒有任何興趣,他們認為隻要能夠賺錢也就行了。可是當明朝滅亡,滿清入關之後,他們這才發現自己當年所作所為如此的錯誤。滿清可是蠻夷,他們不會像是大明那種漢人朝廷,講究文明。滿清看上了什麼東西,直接搶走也就行了,不用顧忌太多。而他們發現滿清直接搶走他們的東西,然後殺戮他們的親人,他們這才會發現自己養肥了滿清是多麼一個巨大的後患。
可是那個時候已經無法挽回了,他們隻能奉上財富,換取自己的生命安全,在滿清的屠刀之下獲得苟存。而這個也都是商人的短視帶來的後果,絕大多數商人都是隻能夠看到眼前利益,哪怕是明知道未來對自己有威脅,他們也都不會在意。而西方商界也都流行了一句話,那也就是哪怕是明天別人將會用你賣出去的繩子來絞死你,隻要利益足夠他們也都能夠出售的。可想而知資本家的短期利益思維太嚴重了,現在英國也都陷入了這種情況。哪怕是首相索爾茲伯裏侯爵再怎麼努力,也都無法說服那些資本家讓他們對台灣開戰。隻要台灣沒有觸及他們的核心利益,那他們也都選擇綏靖政策了。這個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哀,而索爾茲伯裏侯爵也都對此深表為難。
“算了,我還是聽上帝的安排好了,盡人事,看天命而已。”索爾茲伯裏侯爵無奈的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