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國的垃圾分類(2 / 2)

知識小百科

白色汙染

白色汙染是人們對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汙染環境現象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各類生活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汙染的現象。從2008年6月1日開始,我國政府規定到超市購物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袋,要自己單獨付費,希望人們少使用塑料袋,重視環境保護。

害群之馬——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廢油漆(桶)、化妝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經過特殊安全處理。因為這些垃圾危害極大,例如舊電池,一粒紐扣電池可汙染60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電池爛在地裏,能夠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因此人們形象地把一節節的廢舊電池稱做是“汙染小炸彈”。

人們日常所用的普通幹電池,主要有酸性鋅錳電池和堿性鋅錳電池兩類,它們都含有汞、錳、鎘、鉛、鋅等各種金屬物質。廢舊電池被遺棄後,電池的外殼會慢慢腐蝕,其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逐漸滲入水體和土壤,造成汙染。重金屬汙染的最大特點是它在自然界是不能降解,隻能通過淨化作用,將汙染消除。所以,我們要防微杜漸,做好廢電池的回收工作。

知識小百科

“痛痛病”和“水俁病”

“痛痛病”和“水俁病”都是在日本發生的工業公害病。這是由於含有鎘或汞的工業廢水汙染了土壤和水源,最後進入了人類的食物鏈。“水俁病”是汞中毒,患者由於體內大量積蓄甲基汞而發生腦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損害,輕者手足麻痹,重者死亡。“痛痛病”是鎘中毒,患者手足疼痛,全身各處都很易發生骨折。得這種病的人都一直喊著“痛啊!痛啊!”直到死去,所以被叫做“痛痛病”。由於普通幹電池裏含有這兩種有毒元素,所以說電池從生產到廢棄,時刻都潛伏著汙染。電池的回收勢在必行!另外,廢電池裏含有多種有用的金屬礦材,回收利用的價值很高。許多國家嚴禁它們與垃圾混置,日本的社區有黃色的桶,專門收集廢電池。

百無是處——其它垃圾

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剩下的都是其他垃圾,主要包括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對於這類垃圾一般采取衛生填埋的方法,這樣可有效減少垃圾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汙染。

醫院製造——醫療廢物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它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它危害性的廢物。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器械,不論是否剪除針頭,是否被病人體液、血液、排泄物汙染,均屬於醫療廢物,均應作為醫療廢物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