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仙境,終年煙霧繚繞。
這日,專司人間之風情月債,掌塵世之女怨男癡之放春山遣香洞太虛仙境警幻仙子閑來翻看十二金釵正冊:有道絳珠淚盡人亡終報恩,紅樓兒女多癡纏。好在紅樓事已盡,想來各位都可歸位罷。
“警幻姐姐,緣何一人在此。”突聞一悅耳女聲,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落玉盤。
警幻收攏正冊,起身笑迎來人:“玉珠妹妹,你不在娘娘跟前侍候,來我這兒可是有事。”
來人身著一襲如煙白衣,梳著飛天雲髻,麵容脫俗。正是西天王母跟前侍女玉珠仙子。
“得了娘娘的吩咐,特來接芙蓉仙子歸位。”玉珠仙子一臉微笑。
“芙蓉仙子?”警幻一臉疑惑,“何來的芙蓉仙子。”
“姐姐莫不是糊塗了。上回妹妹來太虛仙境之時還特特叮囑姐姐好生照看。”
玉珠仙子見此忙提醒。
“妹妹托我照看的不是絳珠妹妹嗎?”警幻一臉吃驚。
“壞事。”玉珠也來不及辯解,趕到三生石河畔,隻餘荷葉飄飄,哪有那朵高潔清媚的芙蓉花。
“妹妹可要說清楚,我這太虛仙境何時有種過芙蓉。”警幻也是大吃一驚,平日裏也未曾注意過這河畔,幾時有這荷葉飄飄竟是一點不知。
“姐姐,這可壞事了。”玉珠仙子不見芙蓉,也是大驚失措。
警幻雖著急,但因其年長,處事也是多了幾分沉穩,先問道緣由。
玉珠也是一一道來。
原來這芙蓉仙子原是西天王母池中的一株芙蓉花。因得仙池養護,加之眾姐妹的悉心照看,隱隱有修煉大成之相,一時之間,池中其他竟不能比擬。某日,西天王母邀龍王在園中設宴,龍王竟一眼相中這株芙蓉,不惜耗費自己千年修為欲助成仙,王母感龍王一片癡心,便刺指滴靈血與她。有了兩位上神相助,這芙蓉原隻修煉不多時便可成仙修成人體。奈何龍王有事要暫離一段時日。便托付與她們照料,隻是這芙蓉修煉所需靈氣應兩位上神相助後大增,僅憑她們竟無法供應,奈何王母事忙也未能照應,姐妹幾個商量後便將她移種與這靈氣十足的太虛仙境三生石河畔,當日也應玉珠仙子事忙,未能仔細囑托清楚,誰承想竟鬧出這番事故。
“妹妹也是受了娘娘的吩咐,算著芙蓉仙子今日應是大成,故趕來好接了仙子與龍王大人,可誰知芙蓉仙子如今竟無故不見,這讓我們如何向龍王大人交代。”
警幻先將玉珠安撫下,而後細細分析道:“照玉珠妹妹的意思,這芙蓉仙子應是這幾天才能修煉成仙,隻是這幾日卻並未有上報說有新姐妹來,而今番情形下來,這芙蓉仙子卻的確已修煉成形,隻怕另有一番遭遇罷。”
玉珠仙子心中大急,一時竟不能安穩下來。
警幻仙子隻好對玉珠仙子道:“妹妹莫急,三生石畔有一水鏡,可將世間發生的事情一一顯現,芙蓉仙子之事也可清查。”
警幻仙子不等玉珠再開口,便先行至水鏡之前,輕念咒語,果然,不多時,水鏡之中便出現了多幅景象。
隻見一小童手捧一玉瓶,行至一小草前,那小草仙姿搖曳,隻是許是多時未曾澆灌,略呈枯萎之勢,幸得這小童澆灌方得養護。
“姐姐,不是說看芙蓉仙子的遭遇嗎,幹嗎弄出個草啊童的。”玉珠仙子性急,看不到芙蓉,急急嗔怨道。
“妹妹莫急。這水鏡顯出這片情景決非偶然,必有關聯。”警幻柔聲安慰,繼續施法,果然不多時,鏡中出現了另一番情境。
那小童澆灌完小草後,發現瓶中已無水,就行至三生河畔取水。誰知,竟以外發現河畔之中有一支婷婷玉立的芙蓉花,芙蓉嬌媚婀娜,自是那小草不可相比的,那小童一時著了迷,忘了今夕何夕。日日守在芙蓉前照料,又誦念經文。如此,竟助的芙蓉早出幾十日成形。湊巧,芙蓉成形之日那小童恰遇下凡曆劫。芙蓉感小童養護之恩,竟混與那同樣成形的小草身後共同下凡報恩。
“那小童是誰,幹嗎如此多事,這幾日的養護之恩,怎麼比的上龍王耗費千年修行來的深。”玉珠仙子看此情形不禁嘀咕。
警幻笑道:“這芙蓉仙子成形之時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神瑛侍者,自是記住了他的恩情。這神瑛侍者原是女媧娘娘補天漏下的一塊頑石,靠著自己修行成了男體,他那幾日所誦念的經文幫助芙蓉仙子早幾日成形,可誰知天上一天人間一年,芙蓉下凡曆劫多時,紅樓事已了,應是歸位,待回頭容我查查便知。”
說罷,又翻出紅樓正冊翻找。
可誰知,書冊翻下,竟無芙蓉仙子記下的蹤跡。
真正是奇焉!
“難不成……”警幻忙找出紅樓副冊。
“果然!”
玉珠仙子見此忙奪過那副冊察看。隻見上書:雯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應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