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十四章(1 / 2)

那個年代說是奮起勃發的年代,不如說是流行歌紅遍大江南北的的時代;說是一切為了奔小康的時代,不如說為了搞科研的的時代;說是已經擺脫了貧困的時代;不如說是每日能吃到大白麵饅頭的時代;說是改革開放的時代迎來新紀元,不如說是人人都盼望跟上步伐的時代。

然而,這眼前的的生活像是一個陀螺原地打轉,不像是一個能發揮作用的機器零件。誰說的都能像唱歌一樣傳開,誰說的都能像是國家大事。所幸的是我們還停留在這曆史的一張半頁上。

九三年,縣城的大街小巷如日中天放著流行歌,這歌聲從城裏傳到村子裏,這一下叫人們開了眼界。想,這世上還有比戲好聽的曲子。榮玉沒事做就在家裏放磁帶。磁帶是從全廷那借來的,他在廠子裏上班,說自己也成了工人了。

廠裏的老板是南方人,普通話不標準。說話總有個“啦!”字拖著音。常開會,一開會意思就說你們的腦子太笨了,不懂得這個時代。一番囉裏囉嗦的話說完,散會時每人送一盒磁帶,放磁帶的機子要自己攢夠錢再買。他又強調一句:學學這歌聲,人的思想就會不一樣,你的腦子才會靈活,時代需要,生活需要,有了錢你一切都需要。好多人相信他的這句話,村裏人去了不少。全廷也是相信才去的。

他說:

“自己活了半輩子唯一的遺憾是沒見過世麵。流行歌可以激發人的生活,是你不得不承認自己活太窩囊了,沒有一些見解,沒有對生活的看法隻是彎下腰幹活抬起頭看天。這磁帶你聽完了記得還我。”

“廠子裏還招工人嗎。”

“不知道,你如果想來的話我可以給你問問。這兒的活不幹淨,得全副武裝。”

“是不是又髒,不會閑著,還不輕身。”

“差不多吧,我已經習慣了,反正比起下礦來說不危險,你想好了再給我說,哦!別忘了還我,我上班去了。”

全廷騎著大梁自行車到廠子裏需要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廠子裏管住,近處的可以回家,離家二三十裏的倒班時才可以回趟家;在這兒有女工,家離廠子不遠,每天上下班可回去。她們有加夜班,但這多是些年齡大點兒的,家裏生活條件差,自己的男人沒什麼本事,又要養活兩個或三個孩子。好不容易有個活幹,可不能扔掉。她們都這麼想;而男工人要麼是沒文化,要麼自己膽小怕不會做生意,要麼是個喜歡過小生活少不得煙酒的,要麼是想這輩子就這樣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這裏的女工做活兒主要是封口袋,拉物料,管進出貨登記,還有給食堂做飯。但,年輕的小媳婦樂意在食堂幹活,她們控製著油鹽多少,肥的自己嘴上流油,餓的他們稀湯拉水。沒人怨言,都說,在機器跟前已經把白麵吃飽了。是的,石英砂的大碾子一轉就不會停下來。他們吃飯都蹲在水池旁邊。看見水,這頓飯才吃的下去。不過這些小媳婦每天來時光彩照人的,下班了你再看個個像養蜜蜂的。春夏秋冬都這麼捂著。到食堂打飯的時候,才會看見這裏才像是好生活。不過時間長了,打情罵俏的也會有那麼一兩個。光棍兒漢調戲寡婦,班長給小媳婦送個水果,買個冰棍兒,這都不為新鮮了。廠長總是強調:時代進步了,思想要學著開放,多聽聽外麵在流行什麼,我們要跟得上,跟不上,你的生活就過得不如別人。看別人家買電視了,你眼紅;買冰箱了你眼紅,看街上穿喇叭褲牛仔褲,健美褲,你還笑話他們,你們呢,上下班就穿這一件衣裳,恐怕連件休閑的衣服都找不出來吧。最後!我總結一句:“你落伍了,笑話他們就是笑話自己落伍了!”男工們當樂子聽,女工們認為這是在跟著學壞。然後,大夥一陣哄笑。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