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擒龍(1 / 2)

唐千文隻看了一眼便道:“不對,不是這裏。”

我們聽到這話都感到不解,楊道拐說:“這廟裏的佛像可就數它最老了,不是他還能有誰。”

“大光明寺重建以後,寺裏主要供奉釋迦摩尼,燃燈古佛自然會被搬到其他地方安放。”唐千文指著眼前的石像,“他現在在的位置,恐怕不是他以前在的位置。”

“那怎麼辦,難道是在釋迦摩尼的座下?”郭奇逢問到。

我聽到這裏忍不住插嘴道:“但誰又能肯定,現在處於中心的位置,就一定是以前安置燃燈的地方?”

眾人一時都陷入迷茫,如果說入口不在某個佛像之下,那豈不是要漫山遍野的挖。那麼這張紙條的意義何在。況且,就算時間允許,這個工程量也不是我們扛得住的。

挖墳和開山是兩個概念。

郭奇逢再一次問道:“仇池先生……”

“別急,讓我再想一想……”唐千文擺著手,然後拿著紙條又看了看,“答案既然已經給出了,就不可能無功而返,到底是在哪兒……”

我揉著眉毛,也跟著思考那句詩的涵義,腦子裏突然靈光一閃,想起了之前唐千文教我的辦法。

“文哥,這信上寫的,真的是全部的提示了嗎,會不會也需要現行水什麼的?”

“全都的答案……”唐千文眼睛一亮,拿著紙條就從走廊往後殿去,顯然是想到了什麼。

大光明寺的後殿並不比前殿大多少,但這裏的佛像卻擺的滿滿當當,加上一些因為盜竊空出來的的位置,總數應該在三十個以上。

我的心思這會兒也全撲在上麵了,緊跟在唐千文後麵,問道:“文哥,你想到什麼了?”

周圍的人雖然沒有說話,但眼神裏也滿是問號,唐千文說:“你剛才的話給了我提示,其實我們想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寫這份答案的人,本身也是答案之一。這座寺廟雖然有幾百年的曆史,但寫出這個答案的人,卻和其他的佛像一樣,隻有幾十年。”

唐千文說到這裏停了下來,我們聽的是雲裏霧裏,再一看其他人都不好意思開口問,隻好由我繼續給唐千文當捧哏,“什麼意思,沒……沒怎麼聽懂。”

“剛才我就說過,我們得到的這張紙條,不是提示,而是答案。”唐千文繼續解釋,“給出這個答案的,是千山墓。我們暫且不論他是怎麼解開的謎題,隻需要拿著鑰匙開鎖就行。”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不需要考慮這中間的幾百年曆史?”洪英子總結道。

“不錯,白雲千山度,黃泉萬鬼哭,這是說單憑一僧一侶是無法超度萬千鬼魂的。所以,這個入口一定是在群佛所置的後殿。”

眾人聽到這裏,立刻感覺恍然大悟,郭逢安吩咐掌燈,幾下便讓漆黑的佛堂後殿亮了起來。

郭逢安接著吩咐:“分開找找,看看有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我們是從右側進入的後殿,其他人都往更裏麵的位置去找,我和白臉沒有分配具體的任務,就消極怠工的待在一邊。郭兆九看了看,很自然地和我們站到了一起。

這些神像雖然隻和常人一般大小,但因為放置在一米左右的高台上,還是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眾生厄難,百般悲苦,遙望天空,不見佛陀。於是修建寺廟,用手去觸碰萬能的神邸,然後恩澤大地,萬物重現生機。

隻是在絕望的年代,無力自救的眾生,可曾感到過信仰缺失。

大光明寺裏,後殿最右側的神像位置是空著的,上麵有一個很大的圓形圖案,一看便是後來用水泥補過。

往左麵看去,旁邊的那尊神像黑發醒目,形象和佛陀頗有差異,郭兆九問道:“這是個什麼佛?”

我把台子上的礦燈拿下來,照著去看神像旁邊貼著的“名片”,“文昌,文昌帝君。”

郭兆九不確定地問:“這應該是道教的人物吧?”

“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的神。”白臉說著也有些疑惑,“他怎麼被擺在這裏?”

道教的神被放在了大雄寶殿裏,這在邏輯上說不通,但我倒有些明白。

幾十年前,巡嶺周圍有很多的廟宇,聽我父親說,我們家隔壁的超市以前就是座神廟。供的是什麼神明不太清楚,規模也不算大。

解放以後劃分田地,那年頭,到處都是荒地,又沒有地碑地界的,所有人都搶紅了眼,誰搶到了就歸誰。於是人們打翻了神像,搗毀了廟宇,在這片土地上建起高樓。

而一些幸存下來的神像無處安放,就被一股腦地搬到了這裏,這才使得大光明寺達到了某種情況下的“佛道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