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農用加工機械(2)(1 / 3)

3.使用要點

①榨油機的選購要點。一台好的榨油機必須能在油料加工中為用戶提供許多便利。選擇的機型可以用於加工菜籽、黃豆、棉籽、花生、茶籽等各種顆粒狀油料。用戶在購選機器時,首先應該觀察機器的外表油漆是否塗抹均勻,檢查機器的零部件是否齊全,再用手轉動大皮帶輪,使它轉動幾圈,來檢查榨膛內是否含有鐵塊等異物,有沒有卡住現象,同時還須注意齒輪箱內齒輪是不是齧合正常。

②榨油機的正確安裝要點。在安裝之前,應當對新購進的榨油機進行一遍徹底的清理。把主軸抽出來,卸開上榨籠,用砂布把榨螺外表麵、內表麵和螺旋喂料器打磨,直到光潔。對所有潤滑部位塗抹潤滑脂,並且保證所加的潤滑脂品種和牌號必須符合說明書上的指定要求。圓排打磨光潔之後,在裝機的時候必須按原先的位置排列,而不能任意錯位(因為圓排的排列位置和順序對榨油性能影響很大)。圓排裝機後應用壓緊螺母壓緊,直到圓盤在榨油時能蠕動。

經過以上的處理後,就可以用地腳螺栓把榨油機固定在基礎上。在安裝時,電動機的皮帶輪應該與榨油機皮帶輪對齊,位置要適度,旋轉方向要正確,同時傳動帶的鬆緊度應調整到適合使用的程度。

③榨油機的使用要點。在使用榨油機之前,首先應該準備好所有要用的輔助器具和容器,調整傳動帶的鬆緊程度。然後發動電動機,使機器空運轉大約15分鍾,觀察榨螺軸的轉速是不是合適(一般轉速應在每分鍾33圈左右)。在榨油機空轉的時候,應該注意齒輪箱內齒輪的齧合情況和聲音以及各軸承部位和電機是否工作正常。榨油機空轉時,電動機電流應為3安培左右。如果發現電流過高,應該馬上停止轉動,調整合適後再開機。在空載正常之後,備好50千克的菜籽或黃豆,投入進料鬥。

注意:在壓榨剛開始的時候,進料不能太快,速度一定要合適,否則榨膛內壓力突然增大,而榨螺軸轉不動,就造成榨膛堵塞,甚至使榨籠破裂,發生重大事故。因此,在開始壓榨的時侯,應該使進料均勻的進入進料鬥,使榨油機進行跑合。重複這樣的過程,持續3~4個小時,讓榨油機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甚至會冒青煙(都是正常現象)。如果剛開始壓榨時榨膛溫度比較低,可以緩慢擰動調節螺柱上的手柄,加大出餅厚度,同時提高入榨胚料的水分。待榨膛溫度升至90℃左右,榨油機正常運轉後,可將出餅厚度調至1.5~2.5毫米,將緊固螺母旋緊。待其正常運轉之後,含油量高的油料大多集中在前組圓排和條排處出油。條排處的出油量約占總出油量的60%,前組圓排處約占30%;而末端排出油很少,成滴但不成線,油色也很清。反複壓榨二三次後就可以吧菜籽或黃豆的油榨盡了,在這段時間可將含油較多的油渣均勻地摻入料胚中壓榨,下料不能忽多忽少,一定要保持均勻,否則將嚴重縮短榨油機的壽命,還會影響出油率。在運轉過程中,必須經常檢查榨油機的出餅情況,並控製胚料的水分,使其一直保持合適水平。正常出的餅應呈片狀,靠進榨螺軸一麵比較光滑,另一麵有很多毛紋。如出的餅比較疏鬆,或者出餅不成形,色澤較深,而且受力易碎,說明胚料加水太少,在下麵就好調整加水量;如出餅發軟,成大片,或者出油泡沫很多,就說明加水太多。正常情況下,圓排之間很少出渣,在條排處出渣,如出細片狀德文渣說明水分多,出粉渣則說明水分少。此外,以出油位置變化也可看出入榨水分是否合適,當入榨水分過高或過低時,出油位置均應該向後平移。

④滿足預處理工序要求。壓榨了料胚之前,必須經過預處理工序,預處理質量對榨油機的正常工作和出油率有很大影響。不同種類的油料對於預處理工序也有不同的要求,主要包括下述幾項:一是清理。油料總是或多或少的含有一定的雜質(泥沙、石子等),如果清選不夠仔細,就會使榨油機內部機件的磨損加劇,出油率降低,甚至造成故障,嚴重的情況還會發生事故。和它配套的設備有清理篩、去石機、磁選機等。二是剝殼。有的油料帶殼,對於這種油料應剝殼後再壓榨,這樣生產能力和出油率就會大大提高。與其配套的設備有剝殼機、分離篩、分離機等。三是破碎。雖然某些油脂可以整料入榨,但是經過破碎、軋胚後再壓榨,可以明顯提高出油率。與其配套的設備有破碎機、軋胚機等。四是蒸炒。蒸炒環節是提高出油率中最重要的,常用的方法是先把油料潤濕,然後再用炒鍋幹燥,這樣油料才能達到工藝要求的入榨水分和溫度。和它配套的設備有蒸炒鍋、炒籽鍋。4.保養維修①油泵不吸油。檢修時,如果濾油網被堵塞住了,應該立即拆開濾油網進行清洗。如果油液使用過久,會因為沉澱物附著在進油活門上導致活門不夠密合,此時應更換新油或把舊油放出過濾並清洗進油活門。油箱中油量不足的時候,向其中加油即可,如果油泵中有空氣,可拔出小活塞,把油液注入後再壓。

②油泵壓力不足。在檢修時碰到活門有汙物或密封不良的情況,可以拆洗後進行研磨,使之密合。碰到榨油機進油閥螺塞與閥座接觸不良的情況,也可在拆洗後進行研磨,使兩者密合。當榨油機出現進出油閥螺塞與閥座接觸不良或未擰緊造成漏油情況的時候,可研磨榨油機上進油閥螺塞和閥座,使其密合或擰緊螺塞。另外,如果小活塞與泵體磨損後間隙過大,應及時更換新泵。

③油缸與活塞漏油。油缸與活塞漏油由以下幾種可能造成:

第一,活塞杆與導套之間(俗稱:帶油)。一是油缸受力不好,有徑向力使活塞杆和導套之間有偏載荷,使油封早期磨損,造成漏油。二是活塞杆所處環境溫度高,特別是輻射熱,油封老化快。三是油封是否選用正確;安裝時,是否傷到油封。四是導套與活塞杆配合公差是否正確。

第二,導套與缸筒之間。導套上的“O”型圈是否安裝正確,特別注意“O”型圈不能“打滾”,特別是一些“O”型圈是合模壓製的有一條合模線。

第三,共性問題。一是導套、缸筒、活塞杆同心度差。配合公差是否正確。二是載荷(拉力狀態下)造成瞬時壓力過高。背壓(推力狀態下)過高,超過油缸設計能力。

外漏檢查方法,主要看油缸外部和活塞杆部位是否漏。內漏檢查方法,拆掉任意一根油管,另一端保壓,看看是否壓。在檢修的時侯,如果屬皮碗碗口向上裝錯所致,應按照正確的方法將皮碗重新安裝。如果皮碗破裂損壞,則應更換新的皮碗。

④安全閥失靈。安全閥失靈時可按以下幾種情況進行處理。一是在對安全閥進行檢修的時侯,如果原因係屬油液中有汙物致使鋼球閥門不密封,應當清洗安全閥,去除汙物,使鋼球閥門得以閉合。二是如果彈簧失去彈性不能承受高壓,則應更換新彈簧。三是螺釘鬆動導致未到規定壓力就跳閥,應重新調節螺釘,使壓力達到一定規定時才跳閥。四是如果經常超壓作業,導致鋼球把閥門碰傷,應重新研磨閥門,更換新的鋼球。需要提醒的是,在操作的時候,務必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⑤螺旋軸被卡。故障原因即解決辦法如下:一是開榨初期投料過多時,可用炒熟的油料籽緩緩進料,反複磨機排除。二是壓榨過程中,榨膛內斷料,原因是大量投料,榨膛被油料堵塞。因此,加料應連續均勻,一旦發生堵塞,應立即關閉電源,停止進料,並將排料板打開,退出螺旋軸,清除膛內油料,重新壓榨。

四、飼料加工機械

飼料加工機械是指依照畜禽飼養要求,使用機械、化學、加熱等方法將飼用原料加工成成品飼料的機械。經加工調製後的成品飼料,其中既有粉狀、顆粒狀、碎段狀、片狀、塊狀、糊漿狀等的單一飼料,也混合稀飼料,以及粉狀、顆粒狀配合飼料等。

飼料加工機械主要有以下幾種種類:

①飼草及農作物秸稈加工機械。如飼草烘幹設備、幹草切碎機、粉碎機、揉絲機、幹草打捆、壓塊、製粒和壓餅機、秸稈化學處理機、膨化機、優質草粉加工及植物葉蛋白提取成套設備等。常用的有莖稈切碎機、莖稈調質機、飼料粉碎機、草塊壓製機和飼料壓粒機等。莖稈調質機是用堿化法處理作物秸稈,即把苛性鈉或其他堿性溶液通過管道上的小孔均勻噴灑到切碎後的秸稈上,在輸送過程中充分混合,促使秸稈中的木質素分解,以提高其消化率,清除黴菌,並有消毒作用。草塊壓製機是將切碎後的幹草等粗飼料壓縮成塊,其密度為600~1000千克/立方米以上,便於運輸和貯存,飼喂時可直接送入飼槽。其工作原理與飼料壓粒機類似,但草塊尺寸較大。

②精飼料及配合、混合飼料加工機械。如原料接收清選設備、配料設備、混合機、製粒機及配合、混合飼料加工成套設備。精飼料加工機械是指用於加工各類穀物的機械,主要有飼料粉碎機、飼料壓粒機和飼料壓扁機等。其中飼料壓扁機是利用一對相對旋轉的齒麵輥或光麵輥,將蒸煮後的穀粒壓成片狀的機械。

③薯類、瓜菜類多汁飼料加工機械。如洗滌機、切片機、切碎機、打漿機、菜泥機和飼料蒸煮器等。主要加工薯類和瓜菜等。常用的有:一是塊根洗滌機。用於清洗薯類、蘿卜等塊根、塊莖。有滾筒式、爪式和螺旋式3種,以螺旋式使用較多。工作時,塊根、塊莖在從滾筒(或螺旋)的一端送往另一端的過程中,由於相互摩擦、碰撞以及水流的衝擊作用實現清洗。二是切片切絲機。主要工作部件是一個垂直、水平或傾斜安裝的刀盤。上麵可調換安裝直刃刀片或刨絲刀,分別用於將飼料切成片狀或絲狀。三是切菜機又名青飼料切碎機。有立式和臥式兩種。以立式使用較多,其刀盤頂部有兩把水平砍刀,側麵有6~8把U形刀。刀盤旋轉時將飼料切成細碎狀。四是飼料打漿機。由漿池、裝有刀片的高速轉子、護罩和機架等組成。作業時,往漿池內注入清水。多汁飼料在刀片的高速切割和撞擊下,被加工成漿糊狀飼料。

④非常規飼料資源的開發利用設備。包括糟渣餅粕飼料化加工設備,雞糞飼料化加工設備,骨肉血粉及魚粉、貝殼粉、羽毛粉等蛋白飼料加工成套設備,鬆針粉加工設備,食品加工廢棄物提取飼料酵母成套設備,單細胞蛋白飼料加工設備等。

⑤飼料添加劑加工及添加機械。一般隻有飼料加工企業使用。

五、食品加工機械

1.茶葉加工機械

茶葉加工機械是指將原料鮮茶葉按照不同的方法和工序加工成各類成品茶的機械設備,主要由茶葉初製機械和茶葉精製機械組成。包括殺青機、萎凋設備、操撼機、揉撚機、解塊機和篩分裝置、發酵設備(發酸室或發酵車)、幹燥機等。

茶葉加工過程,主要是熱加工過程,要對含水率約75%的新鮮芽葉去掉大量的水分。常用加熱方法,並在加溫脫水過程中形成各種茶葉特有的外形和內質,以利貯藏和運輸。中國茶類繁多,加工方法各有特色,大宗茶類都用機械製造,一般按所製茶類的工藝要求、茶廠的生產規模,采用相應的機型。大宗茶類主要指紅茶和綠茶,紅茶分工夫紅茶和紅碎茶;綠茶分炒青綠茶、烘青綠茶和蒸青綠茶。紅茶類應用萎凋機具、揉撚機或揉切機、解塊機發酵機具和烘幹機;綠茶類應用殺青機(炒或蒸)、揉撚機、二青機(炒、烘或烘揉)、三青機(炒、烘或中揉)、足幹機。

①殺青機。殺青機用於綠茶殺青工藝,以破壞鮮葉中酶的活性,保持嫩葉翠綠,發揮香氣、散發水分和青氣,使芽葉變軟,以利於在揉撚機中揉成條索。殺青機因製茶工藝要求不同,分炒青和蒸青兩種。目前,殺青機以鍋式殺青機應用較多,鍋型是球麵半徑43厘米,深度28和34厘米的兩種鐵鍋。前者較淺,宜作多鍋一灶連續殺青;後者較深,宜作一灶一鍋的殺青機和炒幹機。在生產規模較大的茶廠,多采用轉筒(滾)殺青機、槽式或滾槽殺青機。轉筒式殺青機工作連續,受熱較勻,不易變形,型號較多,唯有的排濕性能尚欠理想。槽式殺青機工作連續,排濕性能較好,但前段鑄鐵鍋片在較高溫度中容易破裂、撓曲變形,影響正常作業,故又出現了前段為滾筒,後段配置槽體的滾槽式殺青機,這樣,在使用中運轉接觸部分經久可靠。將在生產上受到歡迎。貯青和萎凋設備貯青設備是用於貯存保管鮮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