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使用特點是主要部件作業環境風流大、粉塵大;滾子和磨環是磨損元件,要滿足一定的使用周期;滾子工作溫度在120℃~150℃,要保持穩定的潤滑狀態。
其常見故障是磨粉機電流過大,懸軸部件經常發生滾子轉不動,電流高達250~160安培(正常180~200安培);磨粉腔聲音異常,滾子在磨環上有撞擊聲;潤滑泵給油不暢;傳動大皮帶輪漏油嚴重;滾子和磨環不正常的磨損。連接滾子組件的風管磨穿;攪拌犁易磨損。
第二,事故原因分析。一是懸軸部件。經解體,發現懸軸的滑動軸承抱死,懸軸腔內有大量的油泥。原因是出風口間隙過大,懸軸內腔的氣壓小於磨粉腔的氣壓,使粉塵進入懸軸腔內。二是磨粉腔。經停機打開磨粉腔用手動盤車.發現有的滾子時轉時而不轉、滾子及磨環有崩塊。分析是滾子軸承潤滑不良造成。三是潤滑泵。潤滑泵壓力小於550千帕(正常壓力為550~890千帕),說明傘齒輪箱有泄漏、單向閥有反流、潤滑泵本身閥芯磨損過大。如果壓力高於890千帕,說明油位觀察和釋放油標孔堵塞、壓力單向閥不能通油可能完全堵塞或閥芯卡死、潤滑泵閥芯堵塞,影響正常送油。四是滾子和磨環的磨損。磨損原因主要在於滾子的材質不佳。五是懸軸油腔連接風管磨穿。主要是磨粉腔裏粉料的不斷衝刷引起的。六是攪拌犁磨損。攪拌犁被粉塵衝刷磨小是攪拌犁麵變形的主要原因。
第三,改進措施。一是懸軸部件的改進。重新設計製作擺套和輪轂的接觸處,在形成出風口的軸向加長,同時減少出風口間隙,在接近出風口的輪轂軸纏繞一周用橡膠板製作的密封環;對懸軸送風管加保護膠皮,防止過快磨穿風管;對滑動軸承銅套油槽重新設計,由原來的十字型改為螺旋型油槽;為避免滾子懸軸的軸承得不到及時潤滑重新修訂潤滑製度,由原每半月停車手動向三個懸軸加油改為兩天一次。二是改變滾子潤滑周期原來從加油孔。人工加油的周期是每周一次,改變為每兩天加油一次。三是潤滑泵的維護改進。通過日常檢查及專業點檢,發現油泵壓力不在規定範圍時,清洗潤滑油箱並更換潤滑油,對潤滑泵解體清洗。四是滾子及磨環的磨損處理。根據滾子和磨環磨損成凹麵的程度,運行5個月後要用碳弧氣刨修整滾子和磨環的工作麵,保證其充分接觸。國產化滾子及磨環備件的材質要求20CrMnMo,熱處理類型為滲碳淬火回火,硬度HB≥217,表麵淬火HRC≤56~62(滲碳)。五是懸軸油腔連接油管的保護處理,對於經常受粉塵衝刷磨損過快的連接風管,采用風管纏橡膠板。六是攪拌犁磨損的處理。每3個月對接近攪拌犁麵的犁柄進行堆焊;調整犁麵的傾角,使物料在鏟送行程內盡量少衝刷到攪拌犁柄。
第四,改進效果。改進後,滾輪磨粉機的運行狀況得到很大改善,從以前的半月檢修一次變成6~7個月檢修一次,效果非常好。
一是維修保養問題。粉廠經營者可以檢查和鑒別的問題:保持磨輥上麵的負荷,流速均勻一致,整個磨輥流量分配均勻,整個磨輥研磨均勻,物料發熱,保持調節的能力,用刮刀或刷子清理磨輥不充分。
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通過自動或安培表來檢測或檢查動力消耗的變化,可以用遠紅外溫度計來檢測磨輥表麵的溫度以及軸承和電機的溫度情況。傳動係統運轉溫度的上升,可以從油溫升高或皮帶發熱的氣味引起注意。
維修人員和生產人員必須合作共事,最大限度地發揮磨粉機性能。電氣設備用一台電機來傳動多根磨輥,很難監測每根磨輥的動力消耗。然而,對於檢測多根磨輥,已知的單位研磨負荷和製粉用穀物的動力消耗則是有用的。
各台電機的負荷應予監控,各個階段的負荷應時刻檢查以保證各階段負荷的均勻一致。檢查電機運轉期間的溫度有利於保證電機是充分冷卻的。用遠紅外溫度計監測電機表麵的溫度和軸承的溫度可以發現潛在的問題。舊電機需要用合適的潤滑油加以潤滑。然而,最好還是用現代的、更高效的電機來更換舊電機,要牢記新電機的過載允許度往往較低。由於加熱和冷卻,振動和時間會使包在電氣控製裝置外麵的絕緣材料受損,而讓有害的灰塵和異物進入絕緣材料所防護的設備中,因此,應該對這些絕緣材料進行監測。絕緣材料必須在最初出現失效跡象時就予以更換,以免增加修理成本和造成停機。長期以來,傳動裝置皮帶或齒輪的調準對於磨粉機操作的成本一效果來說十分重要。皮帶或齒輪沒有調準,可能引起傳動帶、齒輪或皮帶輪以及軸承的過早磨損,它也會增加動力消耗和降低效率。應該檢查皮帶的鬆緊是否合適,有無磨損和裂縫,還應注意保證潤滑油不要落在皮帶上,否則皮帶會過早斷裂。應該檢查皮帶輪和齒輪的磨損情況。齒輪油槽應保持在正確水平,使用的潤滑油應不含任何雜質。應該檢查潤滑油槽是否有被磨損下來的金屬。軸承運轉時有噪聲或運轉不平,在換磨輥時就不應再繼續使用,因為它們所造成的故障損失簡直太大。機械裝置喂料水平的控製、喂料門、磨輥軋距調節以及磨輥清理等的機械調整裝置往往包括杠杆、彈簧、平衡重,在某些情況下,還使用電子傳感元件和電機。正確操作,這些裝置或係統必須保持在適當的位置上,如果這些裝置是電子控製的,則應保持其調整好的位置,而不要過多重新調整或定期調整。這些係統的附加物和更替(在某些情況下包括程序設計)必須不僅隻是解決問題,而且不要給麵粉師造成更多問題。這種更換或改進也必須是安全可靠的,不能危及職工、設備和產品的安全。即使在現代化麵粉廠,也必須對磨輥刷子和刮刀進行檢查和維修。
二是衛生方麵問題。對於衛生方麵和磨輥維修,我們需要把所有物料存儲區騰空。一般而言,物料聚集區是喂料鬥、喂料器、刷子或刮刀柄以及物料出口底部料鬥。麵粉廠衛生方案(計劃)中應當涵蓋騰空這些物料聚集區這個任務,而這通常是交給生產人員來完成的。老式麵粉廠有單獨的磨輥吸風,所以,在使用之前,應當檢查吸風管道以確保管路是開通的,並能保持足夠的氣流從磨輥下麵和料鬥傳上來,以便控製粉塵。在去除研磨過程中釋放的水分和熱量的過程中,足夠的吸風是必不可少的。無法有效地除去熱量和水分,將致使結露和黴菌的大量繁殖。在電氣控製裝置、傳動裝置和軸承周圍積聚的物料方麵,衛生問題並不太明顯。這些裝置的表麵必須保持潔淨,不僅出於外觀的考慮,而且要減少熱量積聚和物料堆積。要知道,這些物料正是引起火災的潛在隱患。
三是安全問題。在將測試儀和配電板投入使用前,要確保職工和設備的安全並對它們進行適當的檢驗。如發現這些裝置存在問題,就應馬上更換。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各司其職、堅守崗位。磨粉機是麵粉廠至關重要的生產設備,我們必須及時正確地維修保養它們,否則付出的代價將會相當昂貴。對此,提供3條措施供大家參考:測定了解繼續損害設備的高效運轉的故障;製定合適的安全生產計劃,並且開展一係列有針對性的培訓和執行預防性維修保養,避免這些故障;在故障對生產質量和效率產生實際的損害前,依然依照計劃安排檢修和維修保養。不要因為資金暫時不足而放棄維修,因為這樣做無疑將導致長期生產總成本的增加。我們還需要對不同的設備進行比較研究,並著重圍繞磨粉機展開關於有效維修保養的研究。小型電動磨粉機具有堅固耐用、使用可靠、消耗能量少、效率高的特點,是副食品加工的首選機械設備。
使用方法是,固定機器要用地腳螺釘牢固端正地固定在混凝土或木質墊板上。在使用之前,要檢查三角帶的鬆緊度和安全防護裝置的可靠性。如果三角帶鬆動了,則需要緊固,而且磨輥的間隙要保持一致。潤滑部位要按照規定加注潤滑油。其一,篩選物料、鐵釘、硬石等雜物除去,用水濕潤後,使用人工手段送人喂料鬥。通過轉動流量調節手柄,使流量調節滑塊移到合適的位置。其二,把電源開關打開,使機器開始運轉。將手柄緩慢推至工作位置,並檢查喂料情況和破碎程度,分別轉動大手輪和流量調節,手輪予以調整。其三,合閘空運轉時,嚴禁將磨輥合至工作位置。此外,推動手柄合閘不能用力過猛,須輕而穩。傳動部位的清潔衛生是時刻需要注意的。齒輪磨損和篩網一旦損壞要立即進行更換。其四,清渣在磨粉過程完成之後,應當清除機子內部的存渣,打開兩扇磨門及磨窗進行通風散熱,並把積存在篩芯內的多餘麵粉和麩渣清除掉。
磨粉機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先要看具體情況而行。其一是不出粉。如果是因為機子反轉,則糾正機子運轉的方向;如果是因為磨料受阻,則檢查流量控製機構,使流量控製板的開閉保持靈活;如果是因為刮麩板同篩芯焊接的空隙過大,則可適當調整空隙至合適位置。其二是機子突然停止轉動。如果是因為電源切斷,則檢修電源設備是否正常,若是因為電壓過低,則調高電壓或待電壓正常後再進行啟動;如果是因為磨料流量超出正常指標,則適當地減少流量;如果是因為三角皮帶打滑,則將壓帶輪予以調試,加增強皮帶緊度;如果是因為磨輥工作間隙過小,應適當調整工作間隙。其三是磨輥過早損壞。如果是因為有鐵釘、硬石等硬物摻雜其中,則將它們清除幹淨;如果是因為磨輥兩端的中心距不相等,則將其進行調整,直至相等;如果是因為空運轉時磨輥空磨,則不能在空運轉的時侯把磨輥合至工作位置。
怎樣延長磨粉機粉篩的使用壽命問題,其一,在對麥類或雜糧進行加工時,應當使原料保持適宜的幹燥。如果原料中含有的水分過多,則容易產生粘結,使粉篩眼堵死,篩不出粉,甚至有可能造成粉篩破裂。其二,粉篩的安裝需要做到平整,不可有骨起的地方。其三,在機器開始正常運轉之後,才能慢慢抽放盛料鬥的閘板,使其均勻進料,不然容易對粉篩造成損壞或發生咬死現象。其四,有時會出現出粉變粗或細粉中混有熬皮現象,這表明粉篩已經破損,應該及時修複或更換。其五,在粉刮與粉篩之間保持合適的間隙(F-25型磨粉機為10~13毫米),若過小則容易對粉篩造成損壞。其六,進行水磨加工(如磨豆腐)及磨米粉、油菜籽、玉米、幹薯絲和各種草藥時,應當將磨粉機拆下來,然後粉篩進行總成。
2.碾米機械
①概論。碾米機械是一種糧食加工機械,要求加工出的成品米表麵光潔、碎米少、含糖、含糠、含穀量低,出米率高、電耗低以及安全、可靠耐用等。目前,中國的碾米機械主要有分離式、碧碾組合式、聯合碾米機組以及近幾年研製出的精製米加工設備等幾種產品,其生產廠家主要分布在山東、湖北、江蘇、廣西、黑龍江等省,以中小企業為主,除極少的廠家生產雜糧米機外,大部分廠家從事稻穀碾米機械的生產。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中國的碾米機械行業中,湧現出了一批在產品檔次、產品質量、生產規模、經濟效益各個方麵都屬優良的碾米機械生產廠。這些工廠都很重視產品質量,大量投入新產品開發、積極使用新設備,生產出了很多優質產品,具有產品噪聲低、耗電少、加工出的大米質量好等特點。因此,工廠走出了一條始終注重改造與創新的良性循環之路。這些廠家在相關市場上一般占據牢牢的強勢地位,其產品大量分布在國內市場,還大量出口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全國碾米機生產廠中,這樣的廠家約占20%。此外,在碾米機械生產行業中存在有相當一部分的碾米機械生產廠的發展現狀令人堪憂。這些生產出的產品質量不高,產品型式單一,產品的品種及性能長期不予更新換代,因而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其市場份額被新興的工廠以及及時跟上時代步伐的老廠所蠶食。更有一部分廠家生產條件較差,工藝水平不高,因而其產品檔次低、質量差,個別廠家的單機噪聲競達到100分貝(A)以上。有的廠家的產品加工出的大米,其糠粉含量、含穀量等嚴重超標;有的機器根本加工不出標準一等米,這樣的生產廠約占總數的20%。中國的碾米機械發展水平的現狀,與國際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這也是一直以來影響中國碾米機械擴大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總之,中國的碾米機械中有部分產品可以達到國際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但是大部分產品仍停滯在國際上20世紀70、80年代水平,甚至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