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初始,天地混沌,萬物共生,乃至一日,珝虞撞於杼,天地分崩,九州盡毀,淫水蔓延,汪洋四濺,溈火爛延不滅,怪雨傾覆不止。神祖於天台之上砌土為爐,煉五色石修補天地以正四極,平九州,斷溈火,收珝虞。後,神祖以木笄為杵,劃天地以分六界,辨萬物以為六道,吐真氣以當雲霞,撒黃土以作晨星,捏泥人以鑄萬民。
自此,天地定位,四海歸心。
——《神卷?醒世篇》
楔子
三千九百八十一萬六千七百四十二年後,天界,蟠桃宴上。
英靈殿內,春華競芳,雲海翻騰。東南西北三百六十五路諸神腳踏祥雲陸陸續續入得殿內,須臾間仙波浩渺,紫氣繚繞,竟叫人難以移步。眾仙家方落了座,隻覺一陣疾風飄忽而過,仙霧頓時消散大半,待抬眼之時,隻見天帝天後已端坐於禦座之上,極目遠眺,自有一番威嚴無限。
又過須臾,無數隻五色鳥口銜玉壺自殿外飛來,停至大殿上空為眾仙家斟酒,那酒水自數尺之上傾灑而下,絲絲縷縷凝成一堵數丈高的銀白天幕,浩瀚無垠,水霧升騰中一陣陣濃鬱的酒香撲鼻而來,或甘甜,或微澀,或悲苦,或清涼讓人越發心醉神迷,一時難以分清到底是花香、酒香還是藥草香。
天幕消失的一刹,無數隻五色神鳥翎羽舒展自殿內飛出,尾羽逶迤卷起朵朵粉色雲霞直衝霄漢,像是一條五彩的織錦飄飄揚揚泛著陣陣微波消失在雲天之上。
待那雲錦慢慢掩映在朵朵浮雲之中,眾仙家這才回過神來。
雖說蟠桃盛會年年舉辦,但瞧得多了,聽得多了也難免倦了耳目,失了新意。今日這般倒是別出心裁,讓眾仙家不禁嘖嘖讚歎,禦座之上,天帝天後更是一陣欣喜之色。
便在此時,隻聞“轟”的一聲巨響,隨之杯盞委地,桌案癱倒,濺起陣陣水花無聲消散,整個天界仿佛顫了一顫,眾仙家幸而有仙氣護體,才能勉強穩住身形,饒是見慣了風浪亦不禁麵麵相覷,紛紛猜測發生了何事。
少頃,一白衣小童跌跌撞撞步入殿內,向著主位之上撲通跪下道:“天帝陛下饒命…小仙…小仙一時打盹竟叫那孟極脫籠而出撞破了天柱…”
“什麼!”
“這可如何是好…”
“那天柱可是神祖以上古五色神石所製,剛強無比,非神力所能救…”
“是啊……是啊,神祖早在數萬年前神元耗盡歸於虛妄,這可怎生得好,怎生得好啊!”
殿上眾人無不議論紛紛,剛剛還一派祥和,轉眼間個個愁雲慘淡。倒也勿怪忽他們這番悲戚模樣,數萬年前,珝虞撞毀了天柱,致使天地崩潰,災禍橫生,群魔泛濫,神祖不忍天地傾覆,便耗盡心力修補天地。那珝虞原本是創世神獸,神祖不忍傷他,便將其打落禺穀魔淵,使其在此悔過。如今這孟極又步其後塵,委實不能再留!
“孟極此番撞破天柱,萬不能再留存於天界,將其打入魔界淵域,永墮其中…。那看守小童未盡職守,將其與孟極一道永墮幽冥之司…”天帝說完,立時有兩名天兵將那小童拖了下去,天帝起身將手朝空中一揮,頃刻間便出現一團光影,那光影所映出的畫麵正是天柱所在之處。場上眾仙紛紛朝此望去,但見天柱之上出現一團鵝蛋大小的光暈,不斷有熒光從裏麵透將出來,雖然裂隙較小,如此這般下去未免有擴大之勢,隻怕彼時又是一場天地浩劫!
大殿之上一片肅然!
天帝皺了皺眉宇:“眾仙家可有良策?”
一陣良久的沉默後,南天門上霞光大盛,眾神還未及細看,那霞光已盤桓在英靈殿上空。“孟極此番所為乃是天命如此,天界遇此劫難孰輕孰重孰是孰非皆在一念之間。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我倒有一策,不知陛下願聽否?”
眾仙循聲望去,霞光掩映中隱約可見來者坐於九天玄鳥之上,一身絳紫長袍離地半尺,雖未窺見其全部姿容,但心中早已確定無疑。坐於九天玄鳥之上的神邸,普天之上隻有一位,那便是九天洞淵瀾華普世大帝。據傳,他一顆玲瓏之心可洞悉六界萬物,萬事皆避不過他的法眼,但其早已隱於九天之上不問紅塵諸事,也隻有此番這般關乎六界存亡之事才能讓他從九天之上屈尊。
眾神一時麵露喜色,隻聽天帝道:“神君請說…”
九天大帝萬年不變的臉上難得出現一絲笑意:“若是如此,當要委屈陛下愛子…戰神殿下了。”
眾神麵麵相覷,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