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學習習慣就是船槳,即使將來孩子出了校園,靠著這雙槳,依舊能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駛向自己理想的彼岸。可以說,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目標,學習動力的來源
雪茹要上二年級了,媽媽帶著她去報名。路上,媽媽問雪茹:“茹茹,你已經上完一年級了,應該比較熟悉學校的生活了,你告訴媽媽,今年有什麼打算?”
雪茹聽了搖搖頭,說:“媽媽,我沒想過。”
媽媽接著說:“你去年很好地掌握了老師教給你的全部課程,不過也有很多知識掌握得不夠紮實,今年你有什麼更好的學習方法嗎?”
雪茹說:“我可沒想那麼多,還是以後再說吧。”
媽媽說:“茹茹,你不能這樣想,人應該有自己的目標,這樣才會有正確的方向。”接著,媽媽給雪茹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特別優秀的獵手,他的槍法百發百中,遠近聞名。他膝下有三個兒子,都已經長大成人。老獵手想,他應該帶著孩子們出去磨煉磨煉,也順便考驗一下孩子們的狩獵水平。
“於是他們找了個好日子,帶著武器和幹糧,走了三四天才到達目的地。在一切預備妥當之後,他們準備開始行動。這時,老獵手問三個兒子:“孩子們,我們到這有一會兒了,你們都看到什麼了?”
“老大迅速地回答說:‘我看到我們的武器裝備,偶爾跑過的動物,還有茂盛的樹林。’”
“爸爸搖搖頭說:‘不對。’”
“老二說:‘除了大哥所說的,我還看到咱們四個人。’”
“爸爸又搖頭:‘不對。’”
“老三說:‘我隻看到了我們的獵物。’說完,‘砰’的一聲響,老三射出一顆子彈,一頭野豬應聲倒地。”
“爸爸露出了笑容:‘對,這才是最好的答案。我們應該知道我們來這兒的目的,那就是獵物,其他的都不重要。’”
媽媽說完這個故事,對雪茹說:“茹茹,老獵手的三個兒子中,隻有老三目標明確,所以才能打中獵物。如果你對學習沒有目標,就不能有針對性地學習,這樣成績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所以,每個學期開始都是你樹立新目標的時候。”
雪茹聽了媽媽的故事和教導,點了點頭說:“媽媽,我知道目標的重要性了,我會好好想一想的,晚上我就會給自己設定一個新目標。”
案例中媽媽講的小故事讓茹茹明白了目標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作為家長應該像這位媽媽一樣注意培養孩子的目標意識,這樣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拓展潛力及興趣方麵,大到企業,小到一件簡單平常的事,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目標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選擇,選擇決定人生。漫無目的不利於一個人發展。
製訂學習目標,並且按照計劃去執行,就能夠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按照目標去實現學習任務,能夠激勵孩子不斷奮鬥、前進,把學習當成一項不斷克服困難、達到目標的挑戰,讓孩子有成就感,而成就感也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進一步學習。一旦有了目標,就可以圍繞這個目標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充分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時間習慣,有利於孩子一生的學習和工作習慣的養成。
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孩子容易變得懶散、盲目,學習成績就不容易得到提升,孩子的行為容易陷入無序的狀態,對待學習會越來越散漫。對於尚無自我控製能力的孩子而言,這個壞習慣的形成會導致孩子浪費時間,麵對學習上的困難不知從何下手,從而產生畏懼的心理,慢慢變得不愛學習,如此惡性循環之後,就會對學習更加提不起勁來。
一招製勝
孩子的思維畢竟尚未完全得到發展,所以家長必須有效地引導孩子樹立自己的目標。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不盲目,根據實際情況進行
在幫助孩子製定目標的時候,一定不能盲目進行。首先要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針對孩子學習上的疑難點,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恰當地製訂學習目標。此外,還要注意不要和學校的任務相衝突,以免加重孩子的負擔,讓孩子產生厭惡心理。家長應該因勢利導,而不是強製執行。有的家長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多少分,拿到第一名,這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讓孩子覺得壓力重重。
多鼓勵,從完成小目標開始
製訂了一個總目標之後,一定要將其分解為多個小目標,使孩子既能夠輕鬆完成,又有一些挑戰,讓孩子更有成就感。但是一定要避免好高騖遠,做出不切實際的計劃,超出了孩子的能力,一旦無法完成,很容易打擊他們的學習熱情,這些目標就難以繼續執行下去了。孩子完成一個小目標之後,家長要及時表揚;麵對一個相對較難的任務,家長也要及時地給予幫助,並給予一定的獎勵。比如,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進步了,父母可以口頭鼓勵;如果在學校的其他活動中有更突出的表現,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件他期待已久的禮物。
挖潛能,讓孩子追求遠大理想
當孩子順利地完成一些既有的目標後,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及時地調整學習目標。同時要注意引導孩子向更高遠的目標前進。隻有高遠的目標才能激勵孩子更好地學習,計劃自己的人生。僅僅是停留在學習目標上,或者依靠某種獎賞的誘導,並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的熱情。家長要發掘孩子的潛能和夢想,讓孩子將自己的夢想具體化,落實到學習生活中,才能使孩子真正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為將來做準備。有些家長許諾給孩子,如果考好就獎勵孩子500元,孩子為了那500元而學習,學習就變成和他無關的事了;如果家長告訴孩子,假如你長大後想當一名宇航員,那麼你現在必須開始好好學習,這樣做是鼓勵孩子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孩子會更加自覺、自主地努力。
常調整,靈活才能持之以恒
目標被製訂之後,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隨時調整計劃。學習目標必須以孩子為主,家長隻能輔助孩子進行,切不可揠苗助長,求進心切,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壓力。如果實行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目標製訂得太難太高,就應該適時調整;反之,目標製訂得太容易,也應該及時增加難度。及時發現問題,並立即解決,督促孩子持續地努力,最終才能夠形成一個好習慣,否則,很容易半途而廢。
小習慣,大未來
讓孩子形成製訂學習目標的習慣非常重要,科學的目標會促進學習上的良性循環,將學習變成一種有趣的挑戰,同時也培養孩子的意誌力、自製力。德國偉大的思想家歌德說過:“人生最重要的是有偉大的目標與達到偉大目標的決心。隻要不失目標地繼續努力,終將有成。”
分房而睡,獨立的開始
丫丫已經七歲了,還跟父母一起睡。雖然父母早就給丫丫騰出了一個專門的房間,但是由於丫丫最開始不願意分房睡,一天哭兩天鬧的,媽媽沒有辦法,又覺得丫丫還小,就依著她。
鄰居家的妞妞和丫丫一樣大,但是她從三四歲開始就自己一個人睡了。父母經常教育丫丫說:“你看人家妞妞,早就一個人睡覺了,你怎麼沒人家勇敢呢?”
丫丫撇撇嘴說:“我才不要一個人睡呢!我就要和爸媽一起睡。”
後來媽媽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等孩子睡著了再把她抱到她自己的房間去。但是丫丫半夜醒來之後,就大哭大鬧地要回到父母的房間。第二天早上還鬧著不肯上學。父母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她哄到學校去。
麵對這種情況,父母都犯愁了。爸爸說:“都怨你,狠不下心來讓她早點一個人睡,現在越大越難分。”
媽媽說:“這怎麼能怪我呢?她那麼小,我不忍心。”
爸爸說:“咱家丫丫就是沒人家妞妞獨立懂事,什麼事都要大人陪著。咱不能老慣著她,不然會害了她的。”
媽媽沉吟半晌,說:“再想想別的辦法吧。”
過了幾天,媽媽帶丫丫去買了一個粉紅色的小星星壁燈,一個漂亮的台燈,一個可以升降的兒童工作台,然後和丫丫一起安裝,開始精心布置她的兒童房,包括牆壁色調、窗簾、床單、被子、枕頭等都按照丫丫喜歡的圖案和顏色布置,還在牆上張貼丫丫喜歡的喜羊羊卡通畫,並且讓丫丫一起幫忙貼。爸爸給丫丫新買了一隻可愛的小熊玩偶,放在床邊。
媽媽看丫丫興高采烈的樣子,就問她:“丫丫,你晚上就住在這間漂亮的小屋子裏,好不好?”
“好啊,好啊!”丫丫眉開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