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與袁崇煥在錦州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兵敗歸來。整個皇宮人心惶惶,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便觸動了皇太極那一觸即發的怒火。
在這場戰役前,皇太極曾與袁崇煥議和,想必是為了爭取多一點的時間增強兵力吧。
這天,我在廂房裏讀著《資治通鑒》。雨晴進來了,道:“聽說,今日大汗在朝堂之上大發雷霆,貶多爾袞為多羅貝勒,罰俸一年。”
我不禁一驚,抬頭道:“多爾袞原是和碩貝勒,怎麼好端端的給貶職了呢?”
“不知道,大汗今日上朝,議論的也都是兵敗錦州的事。多爾袞多半也是因這事被貶。”
此刻,我心亂如麻。皇太極為什麼要為難多爾袞?這場戰役,多爾袞雖有從軍,但明朝的士兵比大金多幾萬,明朝以眾敵寡,而且還是英明睿智的袁崇煥做指揮,自然是穩操勝券。勝敗乃兵家常事,多爾袞是出於什麼原因被治罪?
我著急地問道:“那多爾袞呢?”
“隻聽說他甘願服罪,並無異議。”
我眉頭一蹙,道:“這倒奇怪了,莫非,當中多爾袞真的有罪?”
一個沉重的腳步聲傳進耳畔中。我們向門口看去,是皇太極。
我們連忙起身,施禮道:“大汗萬福。”
“起來吧。”皇太極淡淡道。
雨晴道:“奴才先去倒茶。”
氣氛僵下來了,我試探性地道:“聽說今日大汗降了十四貝勒的身份?”
皇太極抬頭看著我,道:“噢,消息接收得挺快嘛。”語氣裏略微透出那麼一點譏諷。
我強自一笑,道:“還不是聽女眷們茶餘飯後提起的。不知十四爺究竟犯了何事?”
皇太極頓時來了一腔怒火,道:“這次都怪多爾袞提出的‘議和’之策,說是想放鬆袁崇煥的警惕,來一招暗度陳倉。結果被袁崇煥反將一軍,害我損失了八千精兵。這袁狗賊真是陰險狡詐之徒,而多爾袞更是罪不容誅。”
“大汗息怒。戰爭總有勝敗,此役錯不在十四貝勒,隻不過袁崇煥更技高一籌而已。”我上前輕輕地替他捶肩膀,望以柔情澆滅他的怒火。
“玉兒,要不你替他想法子彌補過失。”皇太極轉臉看向我,眼裏盡顯挑逗的神色。
“我能有什麼法子?”我黯然地低頭道。對於他的挑逗,我毫無迎合的興致。
皇太極含了一抹淡定的笑意,道:“玉兒,憑你的才智,別說一定有辦法,而且還能在半柱香內想出來呢。要不我們就拿多爾袞來做賭注?”
我驚惶萬分,下跪道:“大汗仁慈,人命關天,怎能用來做賭注呢?望大汗開恩啊!”
皇太極扶起了我,道:“玉兒,你慌什麼,你一定有辦法保住他的命的,不是嗎?”
我沉默不語,半柱香等於十五分鍾。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想出一條計策?跟曹植的七步成詩有得一拚了。皇太極,你也太苛刻了吧?可是,事已至此,為了不讓多爾袞有絲毫危險,我不得不硬著頭皮抗下這個攤子。
幸虧我是從四百年後穿越回來的,對這段曆史早已了如指掌。我努力回想著史書上對皇太極智除袁崇煥的記載。
“有法子了。”我眼睛一亮。
皇太極立馬變得神采奕奕,“我就知道你肯定有辦法,是什麼?”
“敢問大汗,三國的周瑜鏟除蔡瑁、張允用的是什麼計?”我胸有成足地看著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