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現在就照搬一下亞曆山大的砧錘戰術?”張潮有些躑躅,亞曆山大大帝最廣為人知的明是馬其頓方陣,這種脫胎於原始的希臘重裝步兵方陣,次建立的高紀律性團體作戰方式對於野蠻民族的克製是非常厲害的。 ..
當初東征的時候,亞曆山大就是憑借這樣的部隊擊敗了百萬波斯大軍,贏得了高加米拉戰役的勝利,征服了波斯。
隻是這樣的方陣對於箭矢的防護就有些有限了,不過據幾排手持薩裏沙長槍的士兵抖動槍林能夠格擋掉大部分的箭失,剩餘的用掛在肩膀上的圓盾又能格擋半......
還是有些不現實,遊牧民族最強大的地方便是他們逐水草而居的特性賦予了他們強大的機動性,而馬其頓方陣最受人詬病的便是機動性與地形製約,恰好被克製。
不過現在考慮這些有的沒的都沒有用了,因為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他就是想組建一支方陣軍團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他回過頭,能夠清晰地看出自己的臨時的這些部下都是佩劍步兵,而且還都是輕甲,兩位飛升者帶領恕瑞瑪的精銳去遠征了,恕瑞瑪最強大的皇家騎士團也隻留下了一些上了年紀的百戰老兵,總共也就一百來人。
亞曆山大的砧錘戰術需要以一部分兵力(主力)當做鐵砧,再以另一部分兵力(通常是最精銳的部隊或能夠進行快打擊的騎兵)當做鐵錘,狠狠敲打敵人的側背,於是敵軍在雙方夾擊之下粉碎。
砧錘戰術由亞曆山大大帝創,次使騎兵的力量為人們所認知,但是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仍然是那在當時冠絕下的鐵砧——馬其頓方陣。
現在他雖然隻有一百來騎兵,但是由於其極度精銳,他自認作為鐵錘還是可堪一用的,但是用這些輕甲城衛軍作為鐵砧……就算是依托城牆也未免有些太扯淡了。
城衛軍本身就屬於輕裝步兵,手持反曲雙刃劍的和型圓盾的他們更擅長於巷戰與貼身戰而不像人手一柄4到五米長的薩裏沙長槍的馬其頓方陣步兵更適合維持戰線,假如連維持住陣腳,使得戰局陷入僵持都無法做到,那麼所謂的砧錘戰術就無異於一個笑話。
如果平時守城他們正合適,但是在現在這種敵我數量相差極大,基本上必須要陷入規模城市爭奪戰的情況下,他們就顯得有些不足了,尤其是在城牆上,一群重裝步兵遠比輕裝步兵更能揮出作用,他們單憑自己龐大的體重就能輕鬆將那些衣甲簡陋的遊牧民炮灰推下城牆。
而且恕瑞瑪皇家騎兵雖然強大,但此時對方卻擁有最為克製重裝騎兵的輕裝騎射手,雖然重甲能夠防護絕大部分箭矢,但是對於那一個個眼神中精光四射,氣息極為強大的神射手,這層重甲雖厚,但仍存在護甲薄弱諸如護脛,護頸,麵罩之類的地方,這對於數量眾多遊牧民神射手而言隻要時間稍長,就有可能葬送一空……
而且以皇家騎兵的度,想要追上那些來去如風的遊牧輕騎實在是太過困難了,他可不想重蹈當年被蒙古人射穿的歐洲騎士們的覆轍。
“隻能先征調民夫了,在守城的前提下,就算是民夫也能揮出遠一般士兵的潛力。”張潮喃喃自語道,眼下他所擁有的城衛軍粗略一數不過五千人出頭,而敵人卻至少有著十萬大軍,就算那些最底層的征召民兵占了其中絕大多數,但他的這些城衛軍也遠遠算不得多強的精銳。
質量稍勝一籌,但數量卻差了何止一籌,所以他必須要增加自己的士兵,就算他們隻是一些征召民,但他相信恕瑞瑪的征召民紀律性定然要比那些亂糟糟的遊牧民強得多。
很幸運,那些遊牧民士兵隻是在城下箭矢的攻擊範圍之外聚集著,他們在挑釁,謾罵著城內的士兵,而並沒有打算進攻,這意味著或許他還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