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顏盈媚.港城關係與港口城市轉型升級研究——以新加坡為例[J].城市觀察,2012(1).

[58] 張露露.港口多元化經營實踐經驗借鑒研究[J].港口科技動態,2006(2).

[59] 趙鵬軍,呂斌.港口經濟及其地域空間作用:對鹿特丹港的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2005(5).

[60] 陳淑真.港口整合[J].招商周刊,2007-8.

[61] 劉向陽.港口整合:促進行業發展壯大[J].中國港口,2008-1.

[62] 熊明根.港口整合正當時[J].人民政壇,2009(12).

[63] 張協奎,周鵬峰.廣西北部灣城市群產業整合模式與發展策略[J].廣西社會科學,2012(7).

[64] 龔铖.國際性港口優勢演變的若幹因素分析[D].寧波大學,2009.

[65] 邵超峰,鞠美庭.國內外生態港口建設現狀分析及啟示[J].中國港灣建設,2012-2.

[66] 杜安巍.河北省港口聯盟發展新模式探討[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

[67] 周蘋.區域經濟中心與腹地經濟互動發展的思考——以天津為例[J].港口經濟,2005-6.

[68] 高霄鵬.河北省港口業協調發展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0.

[69] 任偉,張亞莉.河北省港口與腹地經濟的互動發展研究[J].經濟導刊,2011-12.

[70] 李南,劉嘉娜.河北省沿海港口發展戰略[J].水運管理,2008-10.

[71] 李南.河北省沿海港口應急物流的若幹問題探討[J].對外經貿實務,2012-1.

[72] 朱容正.河北省沿海港口資源整合問題及對策[J].中國港口,2012-7.

[73] 李峰.河北沿海港口整合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

[74] 陳耀庭,田劍.基於產業集群的港口發展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7.

[75] 李永輝.基於第四方物流的第四代港口發展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0(7).

[76] 蔡學玲.借鑒荷蘭經驗發展河北省港口物流[D].河北師範大學,2011.

[77] 王雪.可資借鑒的港口投資管理體製[J].中國水運,2003-5.

[78] 汪長江.世界典型港口物流發展模式分析與啟示[J].經濟社會體製比較,2012-1.

[79] 魯懿春.新加坡港在港口操作中的創新[J].經營管理,2004-12.

[80] 薄坤,李永傑,黃芳. 鹿特丹臨港工業發展給我國港口的啟示[J]. 中國港口,2005,03:39-40.

[81] 吳穎高. 傳統港口類企業整合與重組——港口資源整合與重組係列文章之一[J]. 中國港口,2004,01:40-41.

[82] 王勇. 創新港口發展模式 建設國際一流大港[J]. 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08,11:3-7.

[83] 王軍鋒. 寧波港口物流發展的優劣勢及應對之策[J]. 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08,11:11-14.

[84] 王毅力. 港口經濟與青島城市互動發展分析[J]. 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08,05:84-86.

[85] 竇萍. 從保稅區到自由港[D].華東師範大學,2006.

[86] 張瑾,王越. 從港口功能發展看第四代港口的發展模式[J]. 中國水運(下半月),2009,03:58-59.

[87] 黃小彪. 借鑒深圳和香港港口發展經驗 推動廣州港口經濟的跨越式發展[J]. 港口經濟,2009,10:44-48.

[88] 王任祥,趙亞鵬,傅海威. 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港口聯盟建設的模式研究——以浙江省為例[J]. 經濟地理,2010,03:420-425.

[89] 吳心宏. 荷蘭鹿特丹港的四大特色及發展趨勢[J]. 城市公用事業,2010,01:46-51.

[90] 漢堡——北歐地區的物流樞紐[J]. 中國遠洋航務,2013,03:70-72.

[91] 胡大龍. 德國漢堡自由貿易區[J]. 國際市場,2013,03:40-43.

[92] 徐秦,方照琪. 國內外地主港模式差異化分析及對我國港口發展的思考[J]. 水運工程,2011,04:88-92.

[93] 彭靜,戴明福,楊帆,金敏傑. 寧波港口物流業差異化發展對策[J]. 特區經濟,2012,03:67-69.

[94] 夏亦冰. 港口物流產業集群對青島外貿發展的影響分析[J]. 對外經貿實務,2012,03:86-88.

[95] 王益澄. 寧波港口與城市發展的互動作用研究[J]. 城市觀察,2012,01:68-77.

[96] 韓清林. 河北省實施“兩環”戰略的幾個理論與實踐問題關於東西大通道“陸橋橋頭堡”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產業聚集帶的構想[J]. 經濟論壇,1996,05:18-20.

[97] 何欣,王鳳山,陸芹芹. 內陸港對建設海洋強國的影響初探[J]. 中國港口,2013,08:24-26.

[98] 李兆強. 青島市港口集疏運係統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

[99] 王任祥,趙亞鵬,傅海威. 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港口聯盟建設的模式研究——以浙江省為例[J]. 經濟地理,2010,03:420-425.

[100] 李洪波,高錦濤. 香港港口服務管理及收費政策研究[J]. 市場經濟與價格,2010,11:20-23.

[101] 夏耕. 以港興市 大力發展青島港口經濟[J]. 港口經濟,2006,04:28-30.

[102] 戴桂林,張小凡. 現代港口發展模式探討:一體化國際運輸市場視角[J]. 海洋開發管理,2007,03:129-136.

[103] 楊建慧. 上海港港口物流研究[J]. 科技創新導報,2008,04:108-110.

[104] 葉紅.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發展分析及策略選擇[J]. 物流科技,2011,05:36-39.

[105] 黃少卿. 我國現代無水港發展及其新穎的通關模式[J]. 上海城市管理,2011,03:55-56.

[106] 張雨琴. 我國港口集疏運係統發展現狀與優化分析[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06: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