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曹妃甸港劣勢:
曹妃甸作為工業港,是一個大宗散貨港,盡管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但畢竟剛剛起步,在短期內還不具備綜合性港口的條件,在基礎設施、規劃和品牌等方麵缺乏沉澱,與百年大港天津港相比更是存在較大差距。
3、黃驊港概況
2001年11月16日,隨著“長建”輪的靠泊,拉開了黃驊港開港運營的序幕。昔日廣袤的鹽堿荒灘現如今已經被一座現代化的港口所取代,雄偉的設備傲然挺立,數公裏長的防波大堤向大海深處綿延伸去,無數艘萬噸巨輪往來穿梭,把一船船煤炭運往四麵八方。這就是目前我國第二大煤炭樞紐港——黃驊港。黃驊港已經逐步成為渤海灣邊一顆耀眼璀璨的明珠。
(1)黃驊港優勢:
由於黃驊港位於渤海灣穹頂處,是河北省中南部地區以及晉陝蒙等中西部地區陸路運輸距離最短的港口,與同區域港口相比,運輸成本最低。同時,渤海新區的交通優勢十分突出,朔黃鐵路、滄港地方鐵路和津汕高速、石港高速、保港高速,及正在籌建的邯港鐵路、邯港高速、沿海高速,將使渤海新區成為河北中南部及更大區域的重要交通樞紐。便利的交通環境也將讓黃驊港與腹地的交流互動更加暢通。黃驊港的萬噸級以上雜貨港區建成以後,完全有能力滿足直接經濟腹地的運力需求。
(2)黃驊港劣勢:
港區自然條件較差,在保持航道水深、抗風防淤方麵帶來高額成本。黃驊港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的中部,連接河北、山東兩省,位於河北省滄州市以東海岸。黃驊港港區所在海域為淤泥質海岸,在此基礎上開挖的航道常年經受泥沙淤積困擾。黃驊港是環渤海沿岸常年風浪盛行區域,據統計,每年出現6級以上大風天數為30天,風浪加劇了港區航道的淤積現象。自黃驊港區2002年投入生產運營以來,每年需要對航道進行大量的疏浚工作,產生了額外的維護成本。航道是船舶進出港區的交通線,黃驊港航道淤積問題嚴重製約著港口吞吐量的增長與港口的發展,港區正常生產運營受到嚴重製約。另外,黃驊港所在地區經濟水平有待進一步發展。黃驊港所在渤海新區得到了河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經濟發展水平日益提高,但與較發達地區相比仍顯不足,並且當地缺少國家型、大型企業,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數量極為不足,這些因素也在相當程度上製約了黃驊港的發展,不利於黃驊港建設成為區域性綜合大港的規劃前景。
該表為天津港、曹妃甸港、黃驊港優劣勢整合分析。推動三個港口間的協作機製應基於對港口優劣勢的分析之上,促使港口間優劣互補,減少惡性競爭,提高港口群競爭力與效率。
(二)優劣互補,推動港群協作機製
1、遵循原則
在路徑選擇上,應在遵循以下三個原則逐步推進港群協作:一是強化區域整體意識,科學製定物流規劃,建立有效的物流合作協調機製。港口物流規劃有戰略性、全局性和地域性的特點。沒有一個統一的整體戰略思想,很容易造成重複建設(如盲目上馬大型物流項目、開發物流園區)等問題,浪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這就要求三港口之間要進行積極有效的協調對話,加強合作,而且應有專題研究。在國際上,相近的港口之間建立協調溝通機製有很多先例。例如美國紐約港與新澤西港之間、德國的不萊梅港與漢堡港之間都較早地建立了港口協調機構,相關做法有力地促進了港口之間的優勢合作。我國長三角地區港口職能部門協調競合模式也可借鑒。
二是錯位發展,互惠共贏,防止因過度競爭而導致集體衰落。港口的競爭,實質上是港口腹地及貨源的競爭。在港口群中,天津港作為區域內的龍頭,要實現國務院確定的發展定位,必須承擔起帶動中國北方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曆史重任。濱海新區東疆港口的建設,將顯著提升天津港的深水吞吐優勢,而且隨著采購、生產和銷售的全球化,保稅功能對國際物流的影響越來越大。河北省幾大港口從地理位置、腹地和功能上,與天津港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雖然天津港目前仍然作為國家主樞紐港,但是天津港卻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航道水深僅為15米,難以滿足巨型船舶進出港口的要求,泥沙淤積嚴重,港口維護運行成本高等,而曹妃甸作為環渤海地區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正好可以彌補天津港的劣勢。河北省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精心謀劃,積極推進與天津港資源的整合,探索天津港與曹妃甸港兩港共建的可能性,力爭將天津———曹妃甸組合港打造成為中國北方的國際航運中心。在曹妃甸的拉動下,河北港口群發展的總體定位應是繼續鞏固中國北方能源主樞紐港群地位,逐步確立中國北方礦石主樞紐港群地位,而這又可能加劇與天津港的競爭。解決這一矛盾的前提是,深入研究每個港口在功能上的細分定位,尋求差異發展、合作共贏的可能性,使河北成為天津物流供應鏈的一個主要環節。
三是完善區域交通基礎設施,盡快形成互聯式、一體化交通網絡體係。現代物流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要實現不同流轉環節之間的高效率無縫銜接。但目前環渤海的公路、鐵路、水路等物流網絡不能很好地適應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瓶頸效應明顯。首先要突破行政區域界限,大力推動區域交通一體化,實現三個地區間的高速公路直通,形成便捷通道,以拓展沿海港口腹地。同時,進一步加快鐵路、公路等通道建設,搞好路港對接。
2、協作方式
在遵循以上原則的同時,應采取資本滲透、業務整合、建立信息中心等方式促進港口協作體係的建立。
(1)資本滲透
通過港口之間的資本嫁接、並購重組、知識交流等方式,促進鄰近港口資源、臨港產業資源、綜合交通資源乃至境外港航資源的整合,是一種最有前景的協同發展方式。河北港口集團作為省屬國有獨資的企業集團,已承擔起統籌規劃、集約開發省內港口資源的職責。但要徹底打破各自為戰的港口管理模式,僅依靠省內國企主導的整合還遠遠不夠。通過港口民營化改革,以股權為紐帶,共同投資興建碼頭,共同開發遠程腹地,才是未來港口協同發展的根本力量。唐山港京唐港區已在國內率先進行了部分作業流程的民營化探索。其它港口也應根據自身情況,積極探索收益高、風險小的民營化模式。
通過資本市場以資產經營為紐帶,實現津冀港口之間跨地區的資本運作,建立彼此的戰略結盟。各港口之間通過資產重組,整合區域港口資源,使津冀港口群形成經濟利益共同體。資本聯合既是一種最為緊密的聯合形式,也是運用經濟杠杆實現專業化分工,平衡各港口的利益的有效方式。其實現形式:一是通過相互交換股權、收購股權、資本嫁接企業並購股權參與等資本運作形式,形成比較緊密的經濟聯合實體。二是以股權為紐帶,共同投資興建碼頭臨港物流項目和共同開發遠程腹地、促進港口資源臨港產業資源綜合交通資源乃至境外港航資源的整合,是一種最有前景的協同發展方式。例如通過津冀雙方共同投資開發建設曹妃甸深水大港和臨港產業帶或者通過製定明晰的利益分配標準,實現互補港口泊位的出租。
(2)業務整合
1)正確處理與天津港的關係,注重錯位與聯動,實施區域協同戰略。天津港是目前我國北方貨物吞吐能力最強的綜合性港口,也是國家確定的三大國際航運中心之一。與河北省港口相比,天津港具有明顯的優勢。一是區位優越;二是集裝箱運輸發達;三是政策優惠。而從長遠發展規劃來看,一方麵,我省三大港口很難形成一個具有足夠規模的集裝箱樞紐港;另一方麵隨著河北省經濟水平的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逐步推進,集裝箱貨源生長量將迎來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因此,曹妃甸港、黃驊港應該重新審視自身優劣勢,明確自身在發展集裝箱業務中的定位。就目前發展態勢來看,天津港作為集裝箱樞紐港的地位短期內不會改變,河北省三大港口隻有定位於天津港的喂給港和支線港,避免同天津港這一“硬石頭”的競爭,在建設集裝箱專業泊位和服務上,下大力氣花大工夫,才能在集裝箱業務中有所發展。
2)曹妃甸港建設成為以石油、鐵礦石及第四代以上集裝箱為主的綜合港,並發展為我國北方大型的鋼鐵、化工基地。形成中國北方地區的港航中心從而實現兩個港口的雙贏。同時要在投融資政策、產業發展政策、吸引人才政策、鼓勵創新政策、對外開放政策以及土地利用政策等方麵進行創新,對曹妃甸港區實行有別於其它地區特殊的政策,從而吸引國內外大量的資金、高科技人才及高新技術,加快曹妃甸港口經濟的發展,河將其建設成為北“經濟特區”。
3)黃驊港應在強化能源大港的基礎上,拓展綜合運輸、臨港工業、倉儲、物流等現代港口功能,逐步發展成為集煤炭、雜貨、集裝箱和液體化工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港口,以建成現代化國際級樞紐港和河北省“東出西聯”、“橋頭堡”為目標,加快疏港路、高速公路和鐵路建設,構築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抓住國際國內產業轉移機遇,著力構築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力能源及港口物流等4大產業群。此外,黃驊港應努力發展成為我國西煤東運最大的戰略通道,具有國際標準的重化工業產業聚集區,我國北方最大的電力能源基地和海水淡化創新高地,華北地區循環經濟示範區之一,拉動中國第三增長極戰略構成區的重要一極,同時也是冀中南地區、神華鐵路沿線及魯西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
綜上所述,在構建的津冀港口群協作體係中,天津港繼續以集裝箱、外貿為主,發揮綜合性強的優勢,建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際貿易大港;曹妃甸港要充分發揮深水港的優勢,重點發展大噸位的礦石、鋼材及石油等的吞吐能力;黃驊港應定位為以煤炭石油化工產品、加工產品等運輸為主的北方大型物流中心,實現優勢互補,提高整體競爭力。
(3)建立信息中心
建立津冀港口群專業化分工協調信息中心,能夠強化港口群發展的協調性。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利用信息技術組建津冀港口群專業化分工協調信息中心,有利於實現各港口信息的共享,實現不同業務段上的合作,如港口企業客戶的搜尋過程,營銷渠道、生產運作活動以及搭建信息網絡平台等多方麵的合作。這樣有利於實現信息的完全流動,提高碼頭的專業化和物流化程度,帶動港口作業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提高,吸引更多的客戶;避免因信息的不完全而帶來的惡性競爭,進一步增強港口群發展的協調性。
通過信息中心平台還可以實現津冀港口群各口岸與內陸腹地口岸之間的直通,可以有效地提高貨物運輸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並增強港口群的輻射帶動作用。可在內陸建立統一的無水港,實現在一個無水港就可以完成津冀港口群任意港口相應的報關手續,為貨主提供便捷的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
四、曹妃甸擺脫困境的探索與創新發展模式
曹妃甸, 這個“麵向大海有深槽” “背靠陸地有淺灘”被譽為渤海灣的“黃金寶地”,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的一部分,曾經甚至被認為可能發展成為北方小深圳的地方。然而,現在,提起曹妃甸,更多的卻是不確定性。曹妃甸原定的大港口、大鋼鐵、大石化、大電力四大產業主體,由於轉型升級的經濟形勢而沒有落實。巨大的前期投入未能收回,從而導致高額貸款利息越滾越多。業主碼頭管理模式,使得各個碼頭各自為營、不服從港務局的整體調度安排。生不逢時、管理缺失,曹妃甸要擺脫困境就必須通過後天的努力。
1、加強與京津合作
位於京津冀經濟圈,離北京、天津近既是曹妃甸的區位優勢,又為曹妃甸帶來發展的阻力。同樣作為環渤海港口,曹妃甸同天津的競爭在所難免。然而,與作為北方航運中心的天津相比,曹妃甸毫無優勢。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加強與北京、天津地區的合作。首先,就要在交通上縮短同北京天津間的距離。可以建立北京到唐山再到曹妃甸線路的高鐵或在津秦高鐵漢沽段開支線,使北京、天津到曹妃甸的時間可以控製在一小時之內。其次,建設飛地產業園。可在港區內建設北京產業園,一來響應國家打造大首都經濟圈的發展規劃,二來吸引北京經濟資源,為港口發展引進原動力。再次,與天津港口化競爭為合作。同天津港口,在業務方麵可以優勢互補各取所需,將天津發展為樞紐港、曹妃甸發展為中轉港。
2、加強與業主合作(分出層次去設計)
為了吸引一些企業來曹妃甸投資建廠,曹妃甸創新出業主碼頭管理模式。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可以申請自己的業主碼頭,自己建設、自己使用。例如中化、中石油等這些化工企業可以在港區建設工廠,從海上運進原材料,在港區加工,在使用業主碼頭運出。前港後廠,真正達到把港口建在廠門口,極大降低成本。但是,這一管理模式也帶來許多問題。業主碼頭的業主都是一些具有規模的大型企業,如管理不到位,則有可能導致企業不服從港口整體規劃、隻注重企業自身利益、公共設施無人投建、公共領域秩序雜亂等現象出現。因此,港務局要加強對業主碼頭的管理,可通過提供業務入股業主碼頭或者與業主談判建立完善的公共領域管理體係等方法來改善。進一步爭取國家的支持,特別是資金和政策的支持收縮戰略與集中或重點突破戰略引入國內先進港的戰略合,上海、深圳鹽田。
3、建立世界級鐵礦石交易中心
3、申辦自貿區,深化體製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公報中明確“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若能夠申辦成功,則能極大提升曹妃甸競爭力和戰略地位,吸引更多企業的業務與投資。同時,曹妃甸也要深化體製改革,爭取省、市分別出台曹妃甸管理條例,以立法的形式明確曹妃甸的審批權限、政策支持和有關行政管理機製,做實國家保稅區、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4、引進高素質人才
曹妃甸將著力打造科教文化產業高地,確保唐山工職院新校區今年秋季開學,全麵提速河北聯合大學搬遷進程,確保2015年秋季招生,為曹妃甸聚人氣、增活力,創造引進高素質人才的契機。除此之外,還要認真研究業務發展需要和人才需求,拿出一批專業技術和領導崗位,麵向全國進行招聘。重點引進開發區經營管理、招商、產業研究、金融、規劃、旅遊、國際經濟、港口貿易等領域的人才。參照企業招聘的方式,根據人職匹配的原則,采取科學的人才遴選辦法,通過簡曆評價、業務考核、麵試、盡職調查等方式確保找到正確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