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胡同簡介(1 / 1)

北京菜市口胡同長640米,均寬5.1米。菜市口胡同,準確地形容應該是一條窄街,坐落於宣武區中部,北起騾馬市大街,南至南橫西街,因臨近菜市口而得此名。遼朝時為城池外,金代時位於光泰門街南口外。菜市口胡同曾經擁有幾個名字,明朝時稱做繩匠胡同,這是因為製繩業工匠多居住在此地。在清代時《乾隆京城全圖》標誌為神仙胡同,又改稱為神仙胡同,清晚期演化為丞相胡同。民國時期正式定名丞相胡同,直到1965年正式更名為菜市口胡同。丞相胡同這個名字的由來,民間有兩個版本說法。第一種是,據傳明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職稱)嚴嵩曾居住在此地。另一種是,明代時期許多繩匠在這裏聚集居住,故名繩匠胡同,諧音丞相。《語文學習》1979年第三期記載,魯迅先生反對從名稱上判斷是凶是吉,他曾批評有關方麵把繩匠胡同改為丞相胡同。無論哪種版本的說法準確,在經過曆史經濟等時代的變遷後,它最終演變成了菜市口胡同。“左側橫短垣,茅茨複離離。此為陳屍所,剝落牆無皮。右側堅長稈,其下紅淋漓。”《過菜市口》詩,描寫的就是當時菜市口胡同的生活環境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