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每個生命個體都逃脫不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人類的進化與社會的進步就是一個個體與群體追求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不過是無數種活動延續不斷的糾結與串聯,並由此呈現出個體生命的跌宕起伏與社會的斑駁陸離。
一句話,我們一生都在活動,我們天生都是活動家。
“活動”一詞英文譯成event,《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行動。遠溯至人類早期的蠻荒時代,神話傳說中的盤古開天是一個驚天動地的活動,從此便有了天、地、人;亞當和夏娃偷食禁果被趕出了伊甸園也是一次劃時代的活動,讓人類從此有了智慧,兩個人的“性”活動,不僅創造了子孫後代,也創造了人類的文明。
後來,我們在甲骨龜殼以及一切考古發現中看到了許多關於早期人類活動的記錄,這讓我們不得不對我們的祖先肅然起敬。盡管遠古時代的人類創造活動形式隻是一種無意識的自覺行為,但是他們卻借助這種社會性的公共活動建立了他們個人或群體生活軌跡的裏程碑。
時至今日,一個高科技、全球化媒體時代的到來造就了如此關係密切的地球村,對於大多已經失去基本信仰和社會典範的人們來說,大量的社會活動豐富了我們的生命,加深了我們對人生的記憶,觸動了我們對美好未來的遐想。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又是一個“秀時代”,沒有秀或者說不會作秀,無論是個體的自發性活動,還是利益集團的社會型活動,都將如過眼雲煙、轉瞬即逝,都將被淹沒在其他活動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既不能有效傳播,也不能影響他人與社會。
假虎照披露和被質疑之前,誰知道周正龍?
假如沒有“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張靚穎們和陳楚生們,也許還在酒吧裏做駐唱歌手,他們的出場費也肯定不是現在的數十萬元,而是區區幾百元。
範跑跑如果不是在他自己的博客上發表“那一刻地動山搖”,哪裏能一下子成為幾乎所有媒體的關注焦點?他在地震發生那一刻,棄全班學生於不顧率先逃離危險境地的行為,被批判、被理解、被唾罵、被辯護、被反對、被支持、被愛慕(某妙齡女郎公開宣稱“嫁人就嫁範美忠”),一下子就讓他本人和他的言行,演變成了社會熱點人物與話題。最近的消息則是,他將受邀參加將於2009年8月舉行的798雙年展,用策劃者的話來說,“試圖以這種類似於解構的方式來刺激中國當代藝術圈”。時隔一年多,為什麼範跑跑的“品牌價值”還能被利用?而且是被完全不搭界的行業所利用?按照某媒體人的解讀,是因為他的行為,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社會與現代社會的基本價值的轉換。
從這裏,我們看到因為商家和媒體的介入與推波助瀾,“品牌價值”怎麼樣得以深度挖掘與伸延。
我們早就知道了陳冠希、張柏芝、阿嬌,但隻有當“豔照門”被驚爆、被廣泛傳播之後,他們才會產生如此巨大的社會影響。不要說媒體對於司法案例的介入與影響,也不要說網絡的“人肉搜索”在反腐敗中的“另類”作用了,先由網絡發軔,再引起傳統媒體的加入,這幾乎成了社會熱點話題形成的一種常態。
再說說國外的例子。
美國總統選舉曆來都是各種利益集團殘酷博弈、政治手腕高超運用、媒體機器瘋狂運轉、人性善惡極度彌彰的結果,它是一場好戲連台的政治秀,也是一場世界矚目的社會活動。當奧巴馬成為第一任美國黑人總統之後,他會像他的無數前任一樣,做出各種各樣的行為,有些是他的職務行為,有些是他的個人行為。單從吸引眼球的角度來講,他跟G8峰會上各國政要討論的議題再重要,都不如他在美國職業棒球全明星賽開球儀式上秀一下左手投球,或者在白宮打死一隻蒼蠅重要。
這是為什麼?
同樣,法國總統薩科奇的執政理念,遠遠不如他與有“當今世界最美的第一夫人”之譽的布呂尼的雙人組合產生的花邊新聞更有賣點。從注意力和影響力的角度來說,我們甚至很難分清究竟是薩科奇成就了布呂尼,還是布呂尼成就了薩科奇。
這又是為什麼?
因為在信息爆炸的瀏覽時代,所有的媒體都不喜歡千篇一律的、幹巴巴的新聞報道,收視率、發行量、點擊量,成為衡量媒體本身擁有的注意力和影響力的硬性指標,而這,又是與經濟效益直接掛鉤的。
再舉一個例子。
北京時間2009年6月26日淩晨,被譽為流行音樂之王、西方流行樂壇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擁有億萬歌迷的邁克爾·傑克遜突然去世。騰訊網等門戶網站在第一時間報道了邁克爾·傑克遜病逝的消息,緊接著,各大網站紀念傑克遜的專題紛紛出爐,成千上萬的網友通過網絡在線的形式完成了對邁克爾·傑克遜的祭奠,而在世界各地,祭奠活動跨越空間地域同時進行,幾天之內,這一事件成為了“史上最重大的傳媒事件”。
美國時間2009年7月7日上午10點(北京時間7月8日淩晨1點),邁克爾·傑克遜的公開悼念活動在洛杉磯斯坦普斯體育場舉行。由於這次悼念活動的入場券隻能網上申請,5億歌迷登錄網站登記,令網站一度癱瘓。同時,美國當地媒體天還未亮就已傾巢出動,開始街頭的報道工作,拉開關於傑克遜報道的收視率之戰。悼念活動當日,還有不少小販在街道旁擺開攤位售賣有關傑克遜的紀念品。7月8日悼念活動當日,以騰訊為首的中國網絡媒體更是展開了視頻直播的媒體爭奪戰,騰訊當晚流量超過1.7億,網友參與數甚至超過了NBA。8月29日,曾計劃舉辦邁克爾·傑克遜倫敦50場演唱會的O2體育場也將迎來一場傑克遜紀念音樂會。最近看到的一則新聞更是有趣,說一些無良黑客竟然打起了傑克遜的主意,假借“紀念傑克遜”的名義,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廣泛傳播一種叫做“紀念邁克爾·傑克遜”的病毒。
還用再舉例嗎?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全方位、高強度、高密度地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實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大約1.2億元的直接經濟利益。
在本書中,我們將反複談到“超級女聲”,我們將從活動運營這一獨特的視角,將其作為一個成功的活動運營標本進行全方位的解讀。
從2005年初夏開始,這檔名叫“超級女聲”的簡單的電視節目,已從某種程度上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娛樂方式。這一開時代先河的平民草根選秀節目,已逐步具有了某些“中國夢”的部分文化內涵。
不是嗎?當李宇春以一種顛覆傳統審美的中性打扮征服了評委、征服了500萬的短信投票粉絲,成為時代偶像的時候,當少男少女狂熱追捧“超級女聲”的時候,當街頭巷尾的大叔大媽談論“超級女聲”的時候,當專家學者從社會學、傳播學、民主政治的角度解讀“超級女聲”的時候,當“蒙牛酸酸乳”因為冠名“超級女聲”而名聲大噪、賺取的毛利潤數以億計的時候,當反應敏銳的商家爭先恐後地企圖攀上與“超級女聲”的關係便能多多少少分上一杯羹的時候,當中國社會科學院專門就“超級女聲”現象所做的調研中顯示“超級女聲”直接拉動經濟至少20個億的時候,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否定“超級女聲”劃時代的標本意義,說它是曆史上最成功的“草根狂歡”活動,一點都不為過。
類似的例子層出不窮。例如,2009年春節文藝晚會捧紅了劉謙和小沈陽,他倆的商業價值被迅速挖掘與開發,一時間,電視熒屏“群魔亂舞”,到處“不差錢”……
自古以來,活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我們經濟、文化、生活的中心與重要內容。閑暇時間和個人消費的增多,引發了公共活動、各類慶典和體育、娛樂的擴張。政府現在把活動的組織和推廣當做經濟發展、國家建設、旅遊目的地營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和企業則把活動當成他們市場營銷和形象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媒體則把活動當做提升其影響力、刺激視聽率(閱讀率)增長、拉動廣告收益的重要手段。活動充斥著我們的報紙,占據著我們的屏幕,分享著我們的時間,豐富著我們的生活。
簡單歸納一下:活動無處不在,它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誰不能列舉出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活動呢?但是,我們同時又不得不承認,真正有影響、有品牌、有價值的好的活動少之又少,因為好的活動需要係統的策劃,有效的執行,好活動將創造出非凡的影響力和社會、經濟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這本書將要討論的活動,不是作為動物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研究對象的活動,而是主辦方有明確的目的,通過策劃與宣傳能夠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活動。我們將其稱為“新活動”。換一種表述方式,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搭建活動媒體平台、整合各種媒體資源、吸引受眾的注意力,產生文化的影響力,創造出不可估量的社會、經濟價值。這,就是活動創造價值的核心理念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