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十章 陳冬的通學路(2 / 2)

經過陳冬對蛛絲馬跡“縝密”的推理,真相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

“誒,我媽呢?”

陳冬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自己父母雙全顯然不是孤兒,出門上學這麼重要的劇情居然沒有父母出鏡,這有些太不合常理,也不符合孝道,萬一引起讀者大大的不滿可就不美了。

於是陳冬決定挽救一下崩壞的劇情!

書包脫下先掛在衣帽架上,躡手躡腳地去尋找自己勤勞慈祥的母親大人。

啊,找到了,她在陽台。

清晨的陽光格外明媚,正適合飲一杯香茗,讀一本雜誌,陳母此時就坐在主臥陽台擺放的精編藤椅上,品茗讀書。

話說誰家的母親一大早在孩子要上學的時候會在這裏恬靜有限地看書啊!

陳冬內心瘋狂吐槽,不過吐槽歸吐槽,崩壞的劇情還是要繼續挽救。

“媽,您辛苦了!”陳冬聲情並茂地說道。

“啊咧?”

陳母顯然被嚇了一跳,

“冬兒你怎麼還沒出門啊?上學要遲到了哦。”

陳冬:“馬上就走,就是走之前過來看看您。”讓您在這一章裏露個臉。

“媽不就在這嘛,有啥好看的,你還不趕快……”

話說到一半陳母突然頓住,發現了兒子臉上的痘瘡已經無影無蹤,驚訝道,

“冬兒,你的臉……”

是啊,我的臉好了,我也是突然才知道,不過要怎麼解釋呢,費太多口舌的話又會被當作是灌水,這是陳冬所不願意見到的,不過當下還是要找一個借口先應付一下,於是……

“是啊,媽,你沒看錯,您兒子的臉徹底好了,多虧了您請人給我調製的中藥,一定是那藥起作用了。”

“可是這也太突然了吧,怎麼吃了大半年不見好今天突然……”

見陳母還要懷疑,陳冬連忙打斷道:“那個,媽,我這不都好了嘛,好了就是好事兒,咱別想其他的了。

我上學快遲到了,先走了啊媽。”

“行,那你趕緊走,可別遲到了,路上慢點。”陳母聽了兒子的話也不再刨根問底,反而催促起兒子來。

陳冬心裏鬆了一口氣:呼,可算糊弄過去了,不然一個痘瘡消失還不知道要水多少字呢。

劇情補完,開始上學。

陳冬回到玄關摘下書包重新背到身上,挺胸抬頭,自信昂揚,用力地拉下門把手,門外,對嶄新的陳冬來說是嶄新的天地。

作為走讀生,上學的方式無非是三種:步行、汽車和自行車。陳冬家雖然距離學校不遠,但顯然不是隨隨便便步行就能輕鬆走到的,所以自行車和公交是最好的選擇。

高一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陳冬大多會選擇自行車出行,除了省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早高峰的交通擁堵。可惜後來生病,陳冬幾乎變成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林黛玉”,所以高二時陳冬隻能選擇低碳環保的公交出行。

西郡號稱十三朝古都,曆史悠久,底蘊深厚,可惜經濟實力方麵就有點拿不出手了。

誇張點說,幾乎整個大西北的資源都用來供養西郡一座城市,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很多地方都比不上沿海地區的一線城市。

其實經濟不如人這也就罷了,但是沒有一線城市的實力,卻有著大都市普遍存在的交通擁堵問題。

尤其是在上學上班的早高峰和下班放學早高峰時期。

班車是一輛難求,很長時間才能等到,而且很多時候車來了根本就擠不上去。

地鐵也是人滿為患,甚至需要列車員的助推幫助才能勉強順利地擠上去,然後車門關閉後的下一秒就被車廂內的人群浪潮拍打在門上。

因此省去等車時間的單車出行非常適合每天急切趕路害怕遲到的陳冬同學。

此時的他,並沒有選擇公交線路那條最優路徑,而是另辟蹊徑鑽進了一條老舊巷弄。這條路狹窄異常,路麵又坑窪不平,十分難走,但是這條路的最後一段會路過陳冬曾經測試攀附能力的雙子爛尾樓。

陳冬此行路過那裏是為了確定早晨爛尾樓是否有人群聚,因為他決定暫時將那裏當作自己的一個據點,而要求則是具備一定的隱蔽性,畢竟自己會噴吐蛛絲這種驚世駭俗的事情任誰知道也會忍不住咋舌吧。

車輪滾滾,微風陣陣,陳冬思緒紛飛的同時腳下虎虎生風,在車庫吃灰許久的單車在主人的駕馭下煥發出了新的活力飛速駛向遠方。

目標:雙子爛尾樓!

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