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顧家少年郎
顧十三是一個很自我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很出色,而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應該很出色,作為一個小家族的旁係子弟,紈絝的身份完全和他不搭邊。但是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卻是一種鑲嵌在他骨子裏的性格。
一頭混亂的長發,一個略微矮小的身板,還有一雙獨特的眼睛,塑造了他與眾不同的自我感覺的基礎,作為一個人類,顧十三長得並不出奇,但是他獨特的眼睛卻令他很出奇,一雙黑黑的眸子,沒有任何眼白,瞳孔幾乎占據了眼球的全部,混亂的長發被匝成一個簡單的發髻盤在腦袋上麵,大約六尺多高的身材,頂著一個比一般人大了一圈的腦袋,再配上他天生就比較黑的膚色,別人看了至多是一個營養不良的蘿卜頭,但是顧十三卻執拗的認為,這就是自己的與眾不同。
與眾不同的人就要有與眾不同的生活,但是自己出生的小鎮隻有幾千人口,麵積也小的可憐,從東走到西也不過半個時辰,所以更沒有所謂的世外高人,也不見武館和兵營,隻是小鎮用幾根長長的浸了油的木頭支起的一個牌樓和下麵兩三個負責維持治安的捕快。
當然這些和顧十三也是不搭邊的,因為他家裏已經沒落到了一定程度,頂著鎮裏大姓的名頭,卻跟鎮裏的豪門幾乎沒有直接的有助於改善他們生活的關係。顧姓在這個名為三岔口的小鎮中也算數一數二的大姓,但是顧十三的祖上很早就作為旁支從族裏分了出來,到了顧十三爺爺這一輩就剩下一間簡陋的木屋,顧十三是幸運的,因為他還有一個在族裏學堂看門的爺爺,顧十三也不幸的,因為他的爺爺收入實在羞澀,並沒有討到老婆,因此顧十三是爺爺在外麵撿回來的。
關於自己的身世,顧十三從爺爺和周邊的鄰居那裏聽到了若幹個不同的版本:版本一,來自顧爺爺繪聲繪色的回憶,顧老頭有一天去鎮外的山神廟裏拜神,但是鄰居王二嬸子卻說爺爺是去偷廟裏的祭品,忽然遇到暴雨雷鳴,然後在一個閃電的照耀下,發現了被丟在貢桌上的顧十三;版本二,來自隔壁馬大叔的不同意見,姑爺爺和馬大叔一起去山神廟裏拜神,順便幫助打掃山神廟的衛生,於是在兩個人幫助處理即將過期的貢品的時候,發生了巨大的分歧,馬大叔本著扶老尊老的精神,毅然決然的拿走了大多數比較重的貢品,便先一步離開了,而顧老頭隻好在廟內繼續進一步的打掃衛生,然後就在供桌旁邊的一個角落裏發現了一個滿是灰塵的籃子,顧老頭抱著歡天喜地的心思甚至來不及看看裏麵的東西,就把籃子和供桌上剩餘的豬頭,饅頭,一股腦提在手裏匆匆趕回家,結果打開籃子卻發現裏麵不足三斤的顧十三。
對於自己的確切身世,顧十三並沒有一追到底,因為酗酒不斷的顧爺爺在他十一歲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隻剩下自己跟著馬大叔繼續給族學看大門。但是顧爺爺畢竟姓顧,雖然身無長物,但是顧家的子弟還是可以免費的進入族學讀書認字,也沒人真的在意顧十三是否是顧家的血脈,但是上學就要有名字,顧爺爺並沒有在這一方麵的天賦,隻是按照族裏的排序正好輪到小蘿卜頭時是年行十三,於是顧十三就正式作為了他的名字。
作為有名有姓了的顧十三並沒有得到爺爺太久的照顧,在他進入族學的第二個年頭,顧爺爺便在一次族人的喜宴上大醉,再也沒有醒來。因此關於顧十三的詳細身世和後續學業就都成了問題,家中沒有了顧爺爺,自然就沒有了進項,顧十三隻好跟著爺爺生前的酒友馬大叔一起頂替了爺爺的職位,作為回報的是顧十三每天的幹糧由馬大叔義務讚助,而馬大叔這個外姓人照顧了顧十三自然就可以得到了顧爺爺生前的那份門房工作。
門房和門房也是不一樣的,鎮裏麵富戶的門房多少都有些油水,而且吃穿都有主家供給,但是族學裏麵除了幾間屋子和十幾張桌子,毫無旁物,因此族學門房的薪水隻限於每月的一錢銀子,也就是一百個銅錢,因此馬大叔除了保證顧十三不會餓死外就沒有更多的對顧十三的撫養義務了。好在顧家在鎮裏是大姓,凡是願意進入族學讀書的顧姓子弟不但免費,而且每月還有二十個銅錢的補助,春秋兩季還會發放兩身新的衣裳,這使得馬大叔家的兩個男孩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