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1 / 3)

1985年初,他們籌建村辦機製磚廠。經過千辛萬苦,當年開始建設的磚廠當年就投產了。這是當地第一家村辦企業,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為了銷售,他騎著自行車在灤平、隆化等地跑市場,搭貨車、擠火車到北京尋銷路。磚廠的效益日漸好起來。從此,村委會承擔了除提留款以外的村民所有應繳的費用。

1986年暑期,我和我的新娘,就在楊玉錫和他的生意夥伴租住的北京的一家賓館,度過了新婚之旅。

由於業務的需要,楊玉錫走出了這個幾代人都沒有走出過的窮山溝,闖向了市場;

由於事業的成功,楊玉錫被當時的縣礦業公司聘為副經理,並成為“合同製幹部”;

由於偶然的機會,楊玉錫與“鐵礦”結了緣,與“鐵運”掛上了鉤,開始了他的“磁源”生涯。

1987年,楊玉錫辭去村主任的職務,注冊成立了“灤平縣礦產品供銷公司”,這就是今天磁源集團的前身。當時員工不到10人,注冊資金隻有20萬元,流動資金幾乎沒有。艱苦創業,自強不息是楊玉錫當時擁有的唯一資本。

不眠之夜,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冷嘲熱諷,“閉門羹”,“三角債”……

一路風塵,一路坎坷,一路顛簸,一路惆悵,“雨中傘”,“雪中炭”……

艱苦的付出,必有豐厚的回報!

1994年,他的“灤平縣礦產品供銷公司”與北京鐵路物流物資總公司開始聯營合作,收購和租賃了西窪子、老龍潭兩座小型鐵選廠,開始生產鐵精粉,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實體性企業。

在自強不息的拚搏之中,“磁源”在灤平縣誕生了。

【二】生死考驗頑強不息

“磁源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正在經曆疾風暴雨的艱苦跋涉過程中,正在期盼雨後彩虹出現的精彩一幕的時刻,誰又曾想,生死考驗又降臨到楊玉錫的頭上。

1999年的夏天,本應該是楊玉錫享受快樂的時節。

一天,身強體壯,做事努力的楊玉錫去朝陽洽談業務回來,突感身體不適,腹瀉不止,持續高燒,渾身無力。

他處理完手中的工作,在親人的陪同下,到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做了檢查。猶如驚天霹靂:楊玉錫被確診為肝癌晚期!

癌症,在當今的社會、當今的時代,就是不治之症,就是死亡的判決。

在患病期間,他的妻子兒女背地裏整天以淚洗麵;他的親友們為他悲痛不已,傷心難過;磁源公司的員工和朋友們感到無可挽回,令人惋惜;縣鄉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領導們,也紛紛前來探視,勸他安心修養……

每每這時,楊玉錫卻像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一樣,與親戚朋友談笑風生;像沒病人一樣,與他的員工一同朝夕相處。

50歲的楊玉錫,不能死啊!他有剛剛起步的事業,他還有和睦溫馨的家庭。

經朋友的介紹,他去了上海東方肝膽醫院。又經過全麵的檢查和專家的會診,他接受了手術治療。手術很成功,半個月後,快樂的楊玉錫又回到了他的公司,快樂地過著康複的生活。

然而,禍不單行啊。2000年的春節,楊玉錫在例行的複查中又意外地發現:肺部又長出了兩個腫瘤。無奈,楊玉錫再次住進了醫院,第二次進行了手術。

癌症,沒有讓楊玉錫死去。他又開始了風風火火的人生之旅和鐵骨錚錚的事業賽跑。

2002年的6月1日,災難又一次突然降臨到楊玉錫的身上:意外的車禍使他全身7處骨折,在北京的積水潭醫院,先後作了3次手術,讓他第三次摸到了“閻王爺”的鼻子。這一次,我去醫院看望這位朋友式的姑舅大舅哥,完全領略了他病床上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風采。

2004年,楊玉錫又意外地感覺身體不適,檢查發現肺上又長個瘤子。為了不影響企業生產,不再給親人和朋友增添精神負擔,他借口出差洽談生意,悄悄地趕赴上海,又一次成功地進行了手術。

他的頑強,讓死亡退而卻步;

他的抗爭,讓生命更加精彩。

【三】大慈大悲善舉不息

楊玉錫常說:“一個人活著就得多幹點事兒,多幹些好事兒。一個人掙的錢再多,不能都花到自己身上。我掙的錢,來源於社會就要回報社會,回報給人民,這樣活著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