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自我控製能力的人想必已經明白,你是生活在社會中,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取得成功,你有必要控製自己的情緒情感,理智地、客觀地處理問題。但是控製並不等於壓抑,積極的情感可以激勵你進取上進,加強你與他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如果你把自己的許多能量消耗在抑製自己的情感上,不僅容易患病,而且將沒有足夠的能量對外界作出強有力的反應。因而一個高情商的人應是一個能成熟地調控自己情緒情感的人。那麼,如何正確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呢?你必須有正確的人生態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麵對同樣的環境和遭遇,人的情緒反應有很大的差異。正確的人生態度,能幫助我們調整看問題的角度,幫助我們想通許多問題,緩解不良情緒,培養積極、健康的情緒。具有寬廣的胸懷和豁達的心胸是保持積極、樂觀情緒的基本條件。那些在情緒上容易大起大落,經常陷入不良情緒狀態的人,幾乎都是心胸狹隘的人。
如果能擴大自己的生活麵和知識麵,在精神上充實自己,為豐富多彩的生活所吸引,不計較眼前得失,心胸自然就會豁達起來,情緒也不會如此波動了。要熱愛生活,學會調節人際關係。對生活缺乏情趣的人,或是人際關係不良的人,精神上沒有寄托,思想不安定,情緒就不穩定,容易產生神經質。反之,一個熱愛生活並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就會在自己的身邊形成一個比較和諧、融洽的氛圍。這種氛圍反過來從客觀上又促進了自己,使自己心情舒暢、身心健康。
下麵是一些有效地克服神經質、調節自我情緒的方法:
第一,正確地認識危機。人生中諸如疾病、死亡、破產等很難意料的事件,常影響人的心理。雖然人們完全有能力處理這類事情,但這需要時間,過分地焦急不僅於事無補,還會把事情辦壞。
第二,當預感到緊張會出現時,你可在頭腦中設想一下如何處理它,回想一下過去是怎樣對付的,回想一下你所尊敬的人是如何處理的,就可以減少焦慮,避免碰釘子。
第三,平時多注意休息,可以減少你的緊張感與神經質。獲得足夠的休息對身體極為有益,能使你振作精神,恢複精力。
第四,當你試圖掩蓋某一件事情時,常常帶來緊張情緒。但當你抱著不回避的心態,坦然麵對時,壓力無形之中就會減輕,緊張感就會減少。
第五,當你發現自己的情緒無法控製時,不妨用下列方法盡快從這種情境中擺脫出來:脫身離開那裏;想一想別人在這種情境中會扮演怎樣的角色;設想你已解決了一個難題而處在喜悅中;向有同情心的人傾訴自己的想法。
7.控製好喜怒哀樂
成功金言:
在生活中,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想讓自己生活中不出現一點煩心之事幾乎是不可能的,關鍵是如何有效地調整控製自己的情緒,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緒的主人。
星移鬥轉,我們不能控製股市走向,我們不能控製。唯一能控製的隻有我們自己,隻有控製了自己,把握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掌握好自己的命運。
曾有人對各監獄的成年犯人作過一項調查,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這些不幸的男女犯人之所以淪落到監獄中,有90%的人是因為他缺乏必要的自製,因此,缺乏自製也是導致走向犯罪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要想做個極為“平衡”的人,你身上的熱忱和自製必須相等而平衡。
缺乏自製是一般推銷員最具破壞性的缺點之一。客戶說了幾句這位推銷員所不希望聽到的話,如果後者缺乏自製能力的話,他會立即針鋒相對,用同樣的話進行反擊,而最後的結果是他所付出的努力,也因之而化為烏有。
人們的物質生活一天天好起來,浮躁的人也一天天多起來。無名火起,陰雲飄來,“煩著呢,別理我”充斥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放縱的滋味可輕易嚐不得,駕馭好自己的情感是成熟的韻味之一。
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
青年張某,大學畢業後不久便憑著自己的勤奮和才智走上了領導崗位,當上了技術部的副部長,而女朋友的年輕貌美更使他春風得意,喜上眉梢。後來,因為一次工作上的失誤,他受到了降職的處分。正當他為事業上的挫折而痛苦之時,曾經鍾情於他的女友,也因此與他分道揚鑣。他懊惱,他憤怒,憤怒地不能自製,以致對女友采取了法律所不能容忍的報複手段……
這位青年連遭事業和愛情的挫折,固然令人同情,但如此失去理智的行為,卻不僅破壞了他的幸福,也斷送了自己的青春。這本不應該發生的悲劇何以發生了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因為他失去了自製力。
自製力,是一個人善於控製自己的情感,約束自己言行的品質。對盲目衝動和消極情緒的高度克製,善於排除身體內外的幹擾,堅決采取理智的行動,是這種品質的集中表現。
在生活中發生常見的非理性因素你會發脾氣嗎?你曉得什麼時候應該發脾氣,什麼時候不應該發脾氣嗎?如果你在開車時,碰到別人從你身邊一擦而過,呼嘯一聲,使你大吃一驚,你是否會破口大罵呢?很多人可能會因此發脾氣,甚至為此不高興一天,但對方卻可能早已高高興興地參加聚會去了。
要化解這樣的不良情緒,我們不妨以風趣、溫和的態度解釋當時的情形——這家夥,一定是老婆趕著去生孩子。然後,一笑置之。
然而,事物的發生和發展並不是總按照某種既定的模式進行的。反之,忍住不發脾氣也並非永遠是好的。比如,當你的孩子在念書時,隔壁的音響開得很大聲,你隻管忍耐,不去伸張權益。結果如何呢?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忍住不發脾氣,也等於在縱容別人做不該做的事情。
在生活中,我們感覺周圍的事物,形成我們的觀念,作為我們的評價,以及相應地判斷、決策等,無一不是通過我們的心理世界來進行,隻要是經由主觀的心理世界來認識和觀察事物,就不可避免地會使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產生偏差,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幹擾和影響。即使是煩瑣小事,投射到我們的心靈世界裏時,就可能變得極其複雜和豐富。
在這個世界上,影響我們認知準確性的因素很多,如知識、經驗的局限,認知觀念的偏差,感官的限製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情緒的介入和幹擾。
生活中常見的非理性因素如下:
(1)嫉妒。
嫉妒使人心中充滿惡意、傷害。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產生了嫉妒情緒,那麼他就從此生活在陰暗的角落裏,不能在陽光下光明磊落地說和做,而是麵對別人的成功或優勢咬牙切齒,恨至心痛。嫉妒的人首先傷害的是自己,因為他把時間、精力和生命不是放在人生的積極進取上,而是放在日複一日的蹉跎之中。同時嫉妒也會使人變得消沉或是充滿仇恨。如果一個人心中變得消沉或是充滿仇恨,那麼他距離成功也就會越來越遙遠。
(2)憤怒。
憤怒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機會。許多場合,因為不可抑製的憤怒,使人失去了解決問題和衝突的良好機會。而且,一時衝動的憤怒,可能意味著事過之後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來彌補。更為嚴重的是,在實際生活中,憤怒導致的損失往往可能是無法彌補的。你可能從此失去一個好朋友,失去一批客戶;你的形象可能從此在領導眼裏受到損害,別人也從此開始對你的合作產生疑慮。
憤怒時最壞的後果是,人在憤怒的情緒支配下,往往不顧及別人的尊嚴,嚴重地傷害了別人的麵子。對於損害他人的物質利益也許並不是太嚴重的問題,而損害他人的感情和自尊卻無異於自絕後路,自挖陷阱。如果你心中的夢想是渴求成功,那麼,憤怒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敵人,你就應該徹底把它從你的生活中趕走。
(3)恐懼。
過分的擔憂可能導致產生恐懼,而恐懼則使人學會逃避、躲藏,而不是迎接挑戰、不畏困難。
對某些事物的恐懼情緒,可能來自於缺乏自信或自卑。一次失敗的經曆或尷尬的遭遇都可能使人變得恐懼。比如,經曆過一次在公眾麵前語無倫次的演講,就可能使他從此恐懼演講。這無疑使他在生活中憑空少了許多機會,本來可以通過一番演說和遊說來獲得的成功機會將從手指縫裏溜走。
恐懼的泛化還能導致焦慮,焦慮的情緒甚至比恐懼還要糟糕。有些人把焦慮情緒形容為“熱鍋上的螞蟻”,這個比喻相當準確,也相當形象。產生恐懼情緒而不想方設法加以控製和克服,這樣的潛台詞相當於默認自己是個怯懦的失敗者。
成功的路途上小小的失敗就令你望而卻步,駐足不前,那麼,成功後可能麵臨的更大的挑戰,你又如何能應付呢?
(4)抑鬱。
成功路途中最可怕的敵人還有抑鬱。如果說別的消極情緒是成功路上的障礙,使成功之路變得漫長和艱險,那麼,抑鬱就會使你在成功路上南轅北轍。
克服別的情緒問題可能隻是修養和技巧的問題,而克服抑鬱卻相當於一項龐大的工程,它需要徹底改變你的生性:從認知、態度到性格、觀念。
一個追求成功的人如果染上抑鬱,那麼即使有成功的機會也會離他而去。因為成功帶給他的不是喜悅,不能使他興奮起來,而是沉浸在自己的瑣碎體驗裏不能自拔。抑鬱者仿佛是一個隨時馱著殼的蝸牛,隻是束縛他的殼是無形的。
抑鬱者宛若置身於一個孤獨的城堡,他出不來,別人也進不去。著名文學家,也是抑鬱者的卡夫卡曾這樣形容他抑鬱的體驗:“在我的周圍圍著兩圈士兵,手執長矛。裏麵的一圈士兵向著我,矛尖指著我;外麵的一圈士兵向著外麵,矛尖指著外麵。他們這樣密不透風地圍著我,使我出不去,外麵的人也進不來。
(5)緊張。
緊張可能是因為缺乏經驗,準備不足。適度的緊張使我們能集中精力,不致分神,但過度的緊張卻會使我們長期的準備工作付諸東流。本來設想和規劃得很好的語言和手勢,一緊張便會忘得一幹二淨。過分的緊張使人。變得幼稚可笑——臉色發白,或漲得通紅,雙手和嘴唇顫抖不已,頭上:冒著冷汗,心跳劇烈,甚至感到心悸,呼吸急促,語言支離破碎。這樣的情形使我們宛若一個撒謊的幼童。
一個成功者,他也許一直都有些緊張的情緒。但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已經學會了如何控製緊張。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總統林肯,當眾演講時始終有些緊張,可是他知道如何控製和巧妙地掩飾過去,不讓台下的觀眾看出來。
(6)狂躁。
狂躁容易給人以一種假象,仿佛他很精力充沛、說話和做事都那麼有感染力,顯得咄咄逼人。初次接觸狂躁者時,許多人都會產生錯誤的感覺,以為他是多麼的具有活力和使人感動。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了解的加深,你就會發現狂躁其實不過是一張白紙,沒有一點意義。他的談話沒有深度,他行事缺乏條理性和計劃性,他說過的話轉眼就會忘記,交給他的任務也不會受到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