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講(1 / 1)

如何理解“古玉”的概念?

是不是所有古代的玉都可以稱之為古玉?對於“古玉”一詞,很難作出讓所有人都接受的統一的界定,在不同的前提下,針對不同的人群,大概有以下幾種理解:對於“新玉”而言,古玉有“老玉”或“舊玉”之稱。這時候,所謂的古玉應該是指非現代人用非現代設備和工藝製作的玉。如果一塊看似古舊的玉器被說成是“新玉”,那麼這塊玉不是現代工藝品就是模仿過去某個時代的贗品。

對於普通人而言,凡是古代的玉都可以稱之為古玉,甚至在未經過鑒定的前提下,任何看似老舊的玉也被說成是“古玉”,這時候對“古玉”的稱謂是非常寬泛的,正如把一張30年前的桌子說成是“老古董”一樣。對於一般收藏者而言,“古玉”一詞開始有了特定的指向,即清以上的玉才能稱之為古玉,哪怕是擁有100年曆史的民國早期的玉也稱不上古玉。在資深藏家的眼中,古玉有了更多的年代細分,在收藏圈內比較公認的觀點是,漢以前的玉才是真正的古玉,漢以後的往往隻稱作“老玉”或“舊玉”。在一些專業的理論研究中,夏、商、周、春秋、戰國、兩漢的玉為高古玉,夏以前新時器時代的玉為遠古玉,漢至唐宋為中古玉,元、明、清為近古玉。當然這些說法尚無權威定論,如此劃分,隻是一種大致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