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憶江南煙雨》更多支持!
明英宗正統十三年秋,天下著朦朦小雨。徐嘉諾因約了好友一起登塔觀寺,所以不敢怠慢。早早起了床,洗漱完畢後邊匆匆趕到了慈雲寺。走進寺院大門,隻見香火縈繞,香客已聚集了不少,都在虔誠的參拜著。抬頭望去隻見一尊莊嚴肅穆的漢白玉觀音像立於廣場中心,徐嘉諾觀此像通體透白,渾然天成,莊嚴卻不失慈愛之色,不禁暗歎雕刻此像的工匠技藝高超。佛像座下的香案上整齊擺放著紫檀香,佛像前的香爐裏麵也插滿了點燃的香,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旁邊擺放著供奉的果品和鮮花。
徐嘉諾雖擔心時候有些遲了,但遇佛怎可不拜,於是取了香虔誠的跪在菩薩麵前。三拜過後正要起身,忽聞到一股幽香從身後飄來,轉頭向後望去,隻見一女子年約十六,著一身素裙,模樣清秀出塵,撐把紙傘立於身後正抬頭瞻仰著觀音像。徐嘉諾一時看得呆了,甚至驚覺從未見過這般美麗出塵的姑娘,可麵容下淡淡憂傷之色更讓他觸動心弦。
“小姐,外邊風雨頗大,我們還是進正殿參拜,免得惹了風寒。”姑娘身邊一個丫鬟打扮的小丫頭說道。
那姑娘恩了一聲,便攙著丫鬟往正殿去了,全然沒有發覺徐嘉諾正望著自己發呆。
而此時與徐嘉諾約好的朋友也剛好進了寺院大門,隻見徐嘉諾望著一姑娘的背影發呆不覺好笑,走上前去用手中折扇敲了他頭一下,徐嘉諾這才回過神來。
“嘉諾,你這是看什麼呢?竟失神到此,少見少見。”還故意作勢往那姑娘離去的方向眺望。
徐嘉諾臉一下就紅了,忙裝作一本正經的樣子道:“誌銘看錯了,我是因此佛像的雕工頗不尋常故有些失神。”也不等董誌銘回話,便拉著他匆匆繞過大殿往殿後的慈雲塔趕去,董誌銘一路怪叫著幹嘛這麼急啊。
進了慈雲塔,隻見塔內銘刻著不少佛像和壁畫,還有不少不知名的文人的詩詞,兩人慢慢欣賞品味著,不時交流討論著,其中一首讓徐嘉諾頓時悲心並生。
難
此去經年不問
花開花謝何處
蒼白的天空
無力的心
三載已逝去
你還在那個輪回
銷不了的情愁
登不上的高樓
莫使然
莫使然
縱使再糾纏
相愛難
對於未曾嚐試過****的他,不禁充滿了疑惑。愛真的讓人這般苦楚,這般心酸嗎?他怔怔地踱到了窗口,呆呆地望著塔下的香客們,不知道他們都在祈求什麼?富足?遠離疾病?還是姻緣呢?
正胡思亂想著,又見到那一抹倩影從正殿出來,正往門外走去。徐嘉諾仔細的看著,像是看一件美好的事物,品一杯上好的陳茶,生怕漏了哪一個微末的細節。那姑娘走著走著卻突然停住了,抬高了傘,往徐嘉諾的方向瞧來。徐嘉諾一時慌了,臉也紅了起來。可見到那姑娘眉目間的憂傷之色卻突然變得鎮靜了,兩人四目相對,徐嘉諾從那姑娘的眼中看到了很多很多,很多他不明白的東西。他覺得似曾相信,覺得此刻已經等了很多個年頭。
“小姐,老爺夫人肯定等急了,咱們回去吧?”身邊的丫鬟見自家小姐望著佛塔發呆,怕又惹起小姐的傷心事,便催促著小姐回家。那姑娘微微一愣,才發現自己對著一個陌生男子瞧了許久,臉上飛起一遍紅霞,慌亂的拉起丫鬟往外走去。徐嘉諾目送著她出了寺廟,過了寺外的禹跡橋直到消失不見。
身旁的董誌銘當然也看在眼裏,一邊驚豔此女子的出塵之氣,一邊擔憂的看著這位同窗十載的好友。思緒片刻,他還是決定跟徐嘉諾聊聊。便幹咳了兩聲道“嘉諾,此女雖好,卻不是你我可以接近的人物。”
“我都不明白你在說什麼?”徐嘉諾有些尷尬,沒想到這位老友會這麼直白的說。
“你我二人從小一起長大又同窗十餘載,從你的眼神我就看出來了,用不著瞞我。”董誌銘一臉正色,他怕這位好友會受到傷害。見徐嘉諾不言語,便繼續道:“此女名為筱佑雯,筱家你應該知道吧。是鎮上的大戶人家,專營絲綢。傳聞此家家規甚嚴,他家的閨女自然不是你我這等人物可以接近的。所以不要再抱有任何想法了。”說罷拍了拍徐嘉諾的肩頭,徐嘉諾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失落更證實他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