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的戰場最是消磨血肉,呂布隊狼騎雖攻高血厚,但畢竟人數處於大劣,先是生生抵住曹軍三萬騎兵的攻擊,還一路護送徐晃、李嚴二隊,與林立彙合後,已是十不存一,隻寥寥數百騎留存,曆經血與火之歌,唐軍千辛萬苦組建的精騎終是不複編製。
好在林立此前敗馬騰奪西涼、滅西羌據草原,已是有了穩定的產馬地,廄舍修建後,重建騎兵的代價便大大降低了。以這數百騎作為骨幹,部隊的屬性也必然更為出色。
待呂布歇息了兩日,林立便讓他先領狼騎回長安,準備重建騎兵的一應事宜。而陳宮作為唐軍謀士團重要一員,被林立留下共同商議。
讓他留下,林立心中還是有點小九九的。
眾所眾知,老丈人做部屬的幾次名聲都相當不好。而此次決戰,唐軍幾乎傾巢而出,若是溫侯心血來潮,想再逐鹿群雄試試,飛將亂舞長安,鬧出事情來可就麻煩大了。留下陳宮,少了個出壞主意的,想來喜歡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奉先撒嗎有異心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而且有王越在,徒有匹夫之勇是休想翻出花來。
騎兵隊沒了,呂玲綺自然也是沒處發揮去,原想混到黃敘隊繼續搏殺的她在林立多次拒絕後,隻能懊惱的放棄,嘟著小嘴四處轉悠,還欲幫忙諸將練兵,但她鬥大的字不識得幾個,兵書是一篇未曾讀過,哪懂這個,弄巧成拙幾次後,在徐晃等人哀怨的目光中,訕訕的回到了林立身邊,由她好姐姐教著讀書寫字去了。
...
吃掉曹操騎兵後,單論兵力,雙方已然接近,各有六萬餘。但如今唐軍駐紮在虎牢關和宛城、許昌的交接口,雖背靠宛城,又怎及洛陽、許昌的援兵多且快。若是一味消耗戰,長期拖下去,唐軍仍是處於不利的局麵。因此林立還欲速戰分出勝負。
他圍點打援之計,初時大獲成功,狠狠咬了曹操一口,如今也是被看穿,便自己接手張繡隊一萬槍兵,與徐晃隊一萬戟兵和李嚴隊一萬弓兵堵住路口,還由高順領一萬攻城兵器,並黃敘一萬弓兵與李進一萬槍兵攻打許昌,而這次便是實打實的強攻了。
荀彧雖有王佐之才,能在重壓之下不出差錯,有序調度兵裝軍糧等物資還要征召新兵訓教,兵臨城下不讓許昌城出現內亂,智政魅三項近百的個人屬性已經是發揮的淋漓盡致,堪稱“盡了人事,待聽天命”,縱是曹操親至也不過如此了。
有荀令君在,許昌物資還算充足,因為救出了夏侯兄弟,許昌守軍有大將訓練,士氣日益恢複,牢牢守住城頭,箭矢、滾石齊發,滾油、金湯皆灑,屢次將唐軍擊退。
好在唐軍有黃敘,弓神的強大特性不消多說,以下克上,能夠反過來壓製許昌的弓箭手,三隊也是精銳之師,非荀彧所招新兵可比,雙方雖然是攻防戰,戰損卻很接近。唐軍有雙倍人數優勢,荀彧則是就地征兵,每當守軍死傷慘重快要城破時便直接派上頂住,
但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士兵死傷猶有替補,許昌城牆在兵器的每日撞擊和火箭的輪番蹂躪下,已是搖搖欲墜,耐久度降得極快。
如此血戰半月,許昌的求援信是每日派出,林立為逼曹操強攻防線,對許昌的求援信是從不阻攔,叫阿瞞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有心回信寬慰許昌守軍,奈何林立嚴防死守,大打心理戰,許昌境內是可出不可進,重壓之下,終有城中百姓崩潰,大肆潰逃,拖家帶口各奔東西。
...
唐軍與曹操軍交戰界,徐晃領戟兵正與曹仁奮戰,二人皆是當世良將,統武接近。若同率戟兵交戰,想來士兵屬性也是大差不差,然而此刻有臧霸在,徐晃所率的是更為精銳的專屬兵種泰山軍,攻防屬性瞬間碾壓曹仁的普通戟兵。
曹仁雖一樣有專屬兵種,卻是騎兵,此刻不得發揮,又被徐晃戟將特性壓製,因此雖勉力督戰,卻依然漸落下風。“天人”將軍在丟下千餘屍體後,隻能恨恨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