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二年,時值初秋。
在長江以南的某處,坐落著一個小村莊,名叫樂天村。村裏有一戶剛從北方遷來的人家,才建好了新房子。
在這嶄新的瓦房中,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正趴在桌子上,認認真真地用毛筆寫著字。在離他不遠的門邊,坐著一位年過四旬的婦女,正靜靜地做著手上的針線活。
忽然,從屋外傳來的幾聲尖銳的大雁聲,打破了少年的思緒。他抬起頭,望了望屋外,似乎被屋外的什麼東西給吸引住了。於是他放下筆,對那婦女說:
“娘,我想出去走走。”
婦女停下手上的針線活,微笑著對少年說道:
“去吧!今天都寫了這麼久了,是時候放鬆一下了。不過不要跑太遠,我們家才剛搬到這兒,人生地不熟的。”
“娘!你放心吧!我知道啦!”少年一邊說著,一邊向門外跑去。
少年行至湖邊,見湖光山色甚是迷人,令人心醉,便忍不住駐足而立。此時陽光普照,微風輕拂,秋的高爽展現得淋漓盡致。少年置身於這美麗的秋色中,心情倍感舒暢。
少年正沉醉著,卻聽見遠處傳來幾聲清脆的搗衣之聲。將目光轉向聲音傳來的方向,隻見不遠處的湖岸邊蹲著一位女子,她正背對著少年專心地洗著衣裳。
雖然相隔甚遠,少年還是能從女子的身形、穿著和一舉一動中看出,那是一位年齡與他相差無幾的小姑娘。
盡管十五歲的少年已算得上半個大人,但童年就有的好奇心一直留存至今,絲毫未泯。小時候在家鄉,他還有好幾個玩伴,但後來隨著成長,那些男孩子逐漸擔起養家的責任,女孩子也隻能終日待在家中操持家務。幾年來,他主要的任務便是刻苦地念書,每天除了爹娘,似乎再找不到其他可以交談的人。時間一長,他基本忘了與同齡女孩子交談是怎樣的一種感覺了。若能與那姑娘說說話,顯然也是一件極其悅心和新鮮的事。
少年張望片刻,竟被那姑娘的的搗衣之聲所吸引住了,便不由自主地向前走去。越是走近,心中越是充滿期待,他不斷在腦海裏想象著,想象著那姑娘的容顏會是什麼樣子。而那搗衣之聲也愈發的清晰了,像是一首歡快的歌兒。
那姑娘身著朱色上衣,淺草色帷裳,白腰赤帶,頭發梳成垂鬟分肖髻模樣。在略帶蕭瑟秋景的映襯下,其形象顯得格外明豔,令人一見不禁覺得神清氣爽。她一邊搗著衣,一邊哼著歌,顯得甚是歡快。
少年行至姑娘身後幾步之遙處,便停了下來,未作任何聲響,隻是靜靜地看著她搗衣的動作,聽著那動人的歌聲。他漸漸地呆住了……
等那姑娘哼完一曲,少年這才緩過神來。便在地上找了一塊小石子拿在手上,朝著離姑娘不遠的水麵扔了去。隻聽得“噗通”一聲,水花四濺,嚇得那姑娘“啊”的一聲大叫。
“誰啊?!”姑娘一邊將頭轉向身後,一邊用生氣的聲音喊道。卻見一位年齡與自己相仿的小哥哥。
而那姑娘的容顏果然如少年想象中一般,楚楚可愛、美麗動人,少年差點看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