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樂章 星光燦爛3(2 / 3)

1933年5月,“明月歌舞劇社”宣布解散,張靜和白虹、黎明健留在了黎錦暉身邊,黎錦暉安排她們到電台去唱歌,她和白虹、黎明健,是中國流行歌壇早期的“播音歌星”。1934年5月,上海《大晚報》舉辦“三大播音歌星”競選,張靜和白虹、黎明健,是代表“明月社”參賽的三大主力,競選結果揭曉,張靜以5650票排名第十。

參賽期間,張靜在電台演唱的黎錦暉時代曲有《秋夜簫聲》、《風雨琴歌》、《燕帶春來》、《紅顏軍士》、《初戀》、《十裏長亭十杯酒》等。張靜都唱得聲情並茂,深受歌迷讚賞。由於她在歌壇的知名度很高,1935年8月創刊的《歌星畫報》,第一期就發表了她的署名文章《歌,神聖的藝術》,請她暢談了對歌唱藝術的認識和她自己歌唱實踐的感受。

歌壇姊妹花——葉英和葉紅

在播音歌星成群結隊的1934年——1935年,有許多歌星是姐妹同時登上歌壇的,當時被稱之為“歌壇姊妹花”,葉英和葉紅就是其中的一對。

1934年5月26日,上海《大晚報》發布舉辦“播音歌星”競選消息時,在同一版上刊出了葉英、葉紅兩姊妹的照片和“小史”,這份“小史”告訴我們,葉英和葉紅是上海人,當年葉英16歲,葉紅隻有12歲。葉英性溫柔和藹,從沒有看見過她現著怒容,故人們都愛和她說笑,為新華歌劇社不可缺少之人才;葉紅性聰明活潑,喜動頑皮,發言可笑,在新華社中與嚴斐小姐有“二怪”之稱。

葉英、葉紅是嚴華領導的“新華歌劇社”的小演員,當時每天都在“李樹德堂”、“大中華”、“友聯”等電台播音,葉英唱過《晚香玉》、《慈母搖籃曲》、《人麵桃花》、《不自由的花》、《謝謝毛毛雨》、《特別快車》、《十裏長亭十杯酒》等幾十首黎錦暉的時代曲;隻有12歲的葉紅也唱過《春深了》、《晚香玉》、《我想吃天鵝肉》、《特別快車》、《夜來香》、《賣花女》、《醉臥沙場》、《紅顏軍士》、《小鸚哥》等幾十首黎錦暉的歌曲。這些史實說明,當年的歌星都是努力進取也是很有實力的。“播音歌星”競選,葉英排名十三,葉紅排名二十九。

1935年5月“新華歌劇社”停辦,葉英、葉紅和歐陽飛莉轉入徐文璧領導的“丁香歌詠社”繼續播音。

40年代葉紅和姚敏結婚,50年代隨姚敏去了香港。

從“明月”到“新華”的歌星——歐陽飛莉

歐陽飛莉,湖南人,著名劇作家歐陽予倩的侄女。1931年15歲時進入“聯華歌舞班”,1932年轉入“明月歌舞劇社”。從“明月”到“新月”、“新華”,逐漸在歌舞界有了名氣,“三大歌星”競選中排名十五。《大晚報》刊出的“歐陽飛莉小史”是:

歐陽飛莉是一位聰明活潑而富有歌舞天才的小姐,已給人們很好的印象。她今年18歲,湖南人,是歐陽予倩先生的侄女。可是她說了一口很流利的上海話和國語,不知道她的人,常常以為她是上海人或北平人。女士善交際又長文學。

競選期間,歐陽飛莉在電台播音演唱的黎錦暉時代曲有三十餘首,包括了當時最走紅的歌。是新華社參賽歌手中得票較多的歌手之一。當時的《時事新報》曾有人著文評論說她:“……平時性情很溫和、斯文,一言一語,一舉一動,甚至於唱的歌聲,都像很幽靜而嫻雅……”

1935年以後歐陽飛莉離開“新華社”進入“丁香社”,不久走上銀幕,改名歐陽紅纓。

歌壇出道,影壇成名的英茵

1931年初,英茵考入“明月歌舞團”,隨團赴上海,開始了演藝生涯。由於形體和聲音條件都不是很優越,從“明月歌舞團”到“聯華歌舞班”和“明月歌舞劇社”,她都是一名扮演群眾角色的普通演員。

1933年5月,“明月歌舞劇社”宣布解散,17歲的英茵自己闖天下,她開始到電台播音,參加了上海《大晚報》主辦的“播音歌星”競選。參賽時仍代表“明月社”,播音時演唱的歌曲有黎錦暉的《醉臥沙場》、《娘子軍歌》、《碧沙窗外》、《舞伴之歌》、《舟中曲》、《夜花園裏》、《特別快車》、《春朝曲》等多首,最後以2278票排名第三十一。1935年,英茵開始為勝利和百代唱片公司灌錄唱片,最早的一首歌是她這一年和武俠明星夏佩珍一起為快活林影片公司拍攝的影片《小姨》的插曲《花花世界》,這首歌由黎錦暉寫詞譜曲。她灌錄的黎錦暉時代曲唱片有《白羊曲》、《老英雄》、《我愛你,但是》、《情書》、《圈兒信》、《鴻雁寄相思》、《枕邊照片》和《愛山歌》等多首。這一年,她還為田漢的話劇《洪水》灌錄了插曲《百裏紅燈》和《九裏山前》的百代唱片,這兩首歌都由田漢作詞,張曙譜曲。《百裏紅燈》由英茵和顧夢鶴對唱,《九裏山前》由英茵和尚冠武對唱。

1934年,英茵在上海影戲公司出品的影片《健美運動》中扮演了一個參加健美運動的女三號角色,這是她從影的處女作。1935年英茵還活躍在歌壇上。她整天忙忙碌碌,小歌星們都稱她“健美大姐”,這是因為她曾參加《健美運動》的演出,人又生得很健壯,經常赤腳穿皮鞋,走起路來風風火火的原故。

1936年,英茵進入明星影片公司,先在舒繡文主演的《新舊上海》和談瑛主演的《小玲子》中扮演演員名單上沒有名字的角色。在同年的“明星”影片《生死同心》和《清明時節》中開始初露頭角。1937年在《壓歲錢》、《十字街頭》和《社會之花》中排名逐步提前,到了這一年的《夢裏乾坤》,英茵出演了女一號。這些經曆說明,英茵是靠自己的努力和艱苦奮鬥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

抗日戰爭爆發,英茵隨救亡演劇隊去了重慶,1939年在重慶中國電影製片廠主演了抗戰名片《保家鄉》。這部影片在當時的大後方和東南亞的華人社會都引起了熱烈反響,片中插曲《保家鄉》,由賀綠汀寫詞譜曲,是一首廣泛流傳的抗戰名曲。

1940年,英茵返回上海,先為合眾影片公司主演了朱石麟編導的《賽金花》,又為大成影片公司主演了《返魂香》、《靈與肉》和《世界兒女》,同時在《北京人》等話劇中扮演角色,是當時頗有名氣的影劇雙棲明星,但她再沒有灌錄唱片,1936年以後她已退出歌壇。

1942年1月19日晚,英茵住進上海國際飯店,吞食了大量鴉片,自殺身亡。她留下的遺言是:“我身體多病,已成為廢人,留於世上亦無用場,故需要總休息……”

據史料記載,英茵自殺的真正原因,是她的男友平祖仁是當時的政府派駐上海的地下工作者,1941年被汪偽特務機關逮捕,英茵多方奔走營救未成。男友被敵偽殺害。英茵本人也是政府的情報人員,她既痛惜男友犧牲,又恐自己的身份暴露,於是走上了自我毀滅之路。

英茵,原名英鳳貞,滿族人,1916年3月28日出生於北平。15歲離家闖天下,10年間依靠自己的努力拚搏,先歌壇後影壇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逝世時隻有26歲,許多同行好友和觀眾為她惋惜。

主要演唱許如輝時代曲的歌星——江曼麗

江曼麗是出道較早的歌星,約在1933年她就灌錄了第一張唱片《永別了,我的弟弟》,由百代公司以“麗歌”商標出版,曾很流行。從這時開始,江曼麗為百代灌錄的“麗歌”唱片有《羅宮綺夢》、《美麗姑娘》、《華清春暖》等十幾首歌,為勝利唱片公司灌錄了《回憶慈母曲》等三首歌的唱片,這些歌由許如輝寫詞譜曲的,除《永別了,我的弟弟》和《回憶慈母曲》,還有《賣油條》、《縫窮婆》、《離別了姑娘》和《閣樓上的小姐》,她是演唱許如輝時代曲最多的歌星。

1934年,在“三大播音歌星”競選中,江曼麗代表“益智社”參賽,這個“益智社”似乎隻有她一名歌星,最終以679票排名第四十,當時的新聞媒體對江曼麗和她所代表的“益智社”,沒有作過任何報導和介紹,她灌錄的唱片不少,但名氣不是很大。

歌劇影三棲明星李麗蓮

李麗蓮出生在中國的南方,年紀很小就來到上海闖天下,在歌舞界很早就有了知名度,百代公司的唱片目錄顯示,她開始灌錄唱片的時間約在1931年,直到1937年還有唱片問世。她灌唱片的歌形形色色,包括各種風格、流派,有古詩詞譜成的《春江花月夜》;有正宗的時代曲《廣州小姐》、《夢中情人》;有任光的電影歌曲《漁村之歌》;也有外國歌劇選曲《風流寡婦》。黎錦暉的歌她灌唱片的有《再見吧,故鄉》和歌舞劇《花生米》的同名主題歌。1934年6月百代公司在《申報》作廣告推銷唱片,她和胡蝶、陳玉梅、黎明暉、王人美、黎莉莉、夏佩珍、胡珊、談瑛、陳燕燕、嚴月嫻等人排在一起。廣告詞說:“上列諸大明星於電影藝術界上早已有相當之聲望……”李麗蓮的名字排在王人美之後,知名度很高。

30年代初,李麗蓮主要以歌舞明星的身份話躍在舞台上,她先是“曦社”的女主角,“曦社”在上海公演《王昭君》,李麗蓮扮演王昭君,一曲《昭君怨》,傾倒無數觀眾,她被稱為“曦社”的女王。不久,她被“集美歌舞社”邀請去掛頭牌,主演《王昭君》,她以粵曲曲調演唱的《昭君怨》又是一片讚美之聲。

歌舞團時代結束,1936年11月,李麗蓮曾參與舞台劇《賽金花》的演出。1937年在“明星”影片《壓歲錢》、《社會之花》和《夢裏乾坤》中扮演過不太重要的角色,影壇上她沒有走紅。後來她去了延安,1938年,李麗蓮和當時在延安的德國人李德結婚。李德1933年9月被共產國際任命為中華蘇維埃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軍事顧問,一貫執行共產國際的錯誤路線,導致了紅軍反圍剿的失利,不得不放棄中央蘇區,舉行了兩萬五千裏長征。到達陝北後,他和李麗蓮結婚。1939年秋,李德被要求回蘇聯述職,他提出要求妻子李麗蓮和他同行,未獲批準,他和李麗蓮的婚姻至此結束。李麗蓮在延安曾擔任過延安魯藝音樂係的助教,是秧歌劇的開創者和傳播者之一。在延安曾和歐陽山尊一起演出過《兄妹開荒》並和歐陽山尊結婚。1949年以後,曾任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和對外聯絡部部長,後與歐陽山尊離異,1965年病逝於北京。

秋水伊人——龔秋霞

《秋水伊人》是龔秋霞的成名曲,詞曲作者賀綠汀當時是明星影片公司的音樂科長兼作曲股長,他的詞曲都有很高的藝術品位,這是他為“明星影片《古塔奇案》創作的一首具有藝術歌曲特征的電影歌曲。龔秋霞1936年進明星公司歌唱演員訓練班,師從賀綠汀學習聲樂,打下了良好的聲樂基礎。《古塔奇案》是龔秋霞1937年為“明星”拍攝的四部影片中的第三部。第一部是劉呐鷗編劇、吳村導演的《永遠的微笑》,胡蝶、龔稼農主演,龔秋霞出演女二號;第二部是夏衍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壓歲錢》,龔秋霞出演女一號。賀綠汀為這部影片譜寫的主題歌《新的生命》,由孫師毅作詞,龔秋霞演唱,沒有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