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漢電影歌曲詞作的曆程和經典作品
田漢(1898年——1968年),原名田壽昌,是中國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一代文豪,名震中華的戲劇家,中國話劇的奠基人,在中國的戲劇史、電影史,以及現代文學的各個領域都譜寫過輝煌的篇章。
田漢為電影歌曲寫歌詞,開始時是和寫電影劇本聯係在一起的。他1926年編寫了第一個電影劇本《翠豔親王》,同年創辦了南國電影劇社,自編自導《到民間去》和《斷笛餘音》,這三部影片都因故夭折。1927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攝了他的《湖邊春夢》,這是他第一部與觀眾見麵的影片,這是一部無聲片,沒有插曲。1933年,“聯華”拍攝的名片《三個摩登女性》由田漢編劇,仍是無聲片。直到這一年他為“聯華”編劇的《母性之光》,才有了插曲,雖然這隻是一部部分配音的有聲片,田漢卻為這部影片寫了四首歌詞——《母性之光》和《春之戀歌》由任光譜曲,陳燕燕演唱;《南洋歌》(又名《采蚌歌》)由任光譜曲,談瑛唱;《開礦歌》由聶耳譜曲,聶耳唱。
1934年春,在左聯電影小組領導下,電通影片公司宣告成立,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袁牧之編劇,應雲衛導演的《桃李劫》,田漢為這部影片寫了一首《畢業歌》的歌詞,由聶耳譜曲,袁牧之、陳波兒演唱。這是一首左翼的電影歌曲,很快融入救亡歌曲的洪流,被廣泛傳唱。
1935年5月“電通”的第二部影片《風雲兒女》和觀眾見麵,這部影片的故事是田漢的作品,因這一年2月19日田漢被捕,經夏衍修改後影片投入拍攝,田漢為影片撰寫的《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經聶耳譜曲,隨著影片的上映和唱片的發行,很快傳遍全國,成為動員和鼓舞人民群眾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號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首歌又光榮地被選為國歌,這是田漢電影歌曲詞作的最高成就。
1937年,是田漢電影詞作取得輝煌成就的一年,下麵三首歌詞,是田漢詞作中的經典。
夜半歌聲
空庭飛著流螢,高台走著狸,人兒伴著孤燈,梆兒敲著三更,風淒淒,雨淋淋,花亂落,葉飄零,在這漫漫的黑夜裏,誰同我等待著天明?誰同我等待著天明?我形兒是鬼似的猙獰,心兒是鐵似的堅貞,我隻要一息尚存,誓和那封建的魔王抗爭。啊,姑娘,隻有你的眼能看破我的生平,隻有你的心能理解我的衷情!你是天上的月,我是那月邊的寒星!你是山上的樹,我是那樹上的枯藤,你是池中的水,我是那水上的浮萍!不,姑娘,我願意永做墳墓裏的人,埋掉世上的浮名!我願意學那刑餘的史臣,盡寫出人間的不平。哦,姑娘啊,天昏昏,地冥冥,用什麼來表我的憤怒?唯有那江濤的奔騰!用什麼來慰你的寂寞?唯有這夜半歌聲,唯有這夜半歌聲!
天涯歌女
天涯呀海角,覓呀覓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噯呀噯呀,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家山呀北望,淚呀淚沾襟。小妹妹想郎直到今,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噯呀噯呀,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人生呀誰不,惜呀惜青春。小妹妹似線郎似針,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噯呀噯呀,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
四 季 歌
春季到來綠滿窗,大姑娘窗下繡鴛鴦。忽然一陣無情棒,打得鴛鴦各一方。
夏季到來柳絲長,大姑娘漂泊到長江。江南江北風光好,怎及青紗起高粱。
秋季到來荷花香,大姑娘夜夜夢家鄉。醒來不見爹娘麵,隻見床前明月光。
冬季到來雪茫茫,寒衣做好送情郎。血肉築出長城長,依願做當年小孟薑。
田漢為電影歌曲寫的歌詞近三十首,除了《義勇軍進行曲》的特殊地位和價值,這三首歌詞將永遠閃爍著田漢詞作藝術的光輝。
紅色女郎、職業革命家安娥的歌詞
安娥,原名張式沅,1905年10月11日生,1923年考入北京國立美術專門學校西洋畫係。1925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入黨。1926年到蘇聯留學,1929年10月回國後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她的文學創作主要是寫歌詞,也寫劇本。1934年——1937年,她為影片《漁光曲》、《大路》、《紅樓春深》、《空穀蘭》、《迷途的羔羊》、《狼山蝶血記》和《王老五》等七部影片寫過多首歌詞,成為名曲的有《漁光曲》、《新蓮花落》和《王老五》。
漁 光 曲
雲兒飄在海空,魚兒藏在水中,早晨太陽裏曬魚網,迎麵吹過來大海風。潮水升,浪花湧,魚船兒飄飄各西東,輕撒網,緊拉繩,煙霧裏辛苦等魚蹤!魚兒難捕租稅重,捕魚人兒世世窮,爺爺留下的破魚網,小心再靠它過一冬!
東方現出微明,星兒藏入天空,早晨漁船兒返回程,迎麵吹過來送潮風。天已明,力已盡,眼望著漁村路萬重,腰已酸,手也腫,捕得了魚兒腹內空!魚兒捕得不滿筐,又是東方太陽紅,爺爺留下的破魚船,小心再靠它過一冬!
安娥1929年受組織上委派去“南國社”做田漢的工作,請他加入左翼文藝工作。安娥熱情奔放,她的紅色漂泊者的經曆與神秘感,深深地吸引了田漢,他們相愛了。1932年,安娥生下兒子幾個月後,田漢的妻子林維中也於當年的10月生下了女兒田瑪俐。這個三角關係以安娥的退出獲得了暫時的緩解,安娥很快就與作曲家任光同居了。這段時間安娥的歌詞多由任光譜曲,她和任光合作的最後一首電影歌曲是1937年為“聯華”影片《王老五》創作的同名主題歌。抗日戰爭爆發前夕,任光去了法國,他們倆的關係也劃上了句號。1946年,田漢與林維中協議離婚,安娥成為與田漢相伴到老的妻子。
王乾白的《空穀蘭》與《夜來香》
王乾白是明星影片公司的編劇,主要劇作為1933年的《健美之路》、《滿江紅》、《展覽會》、《二對一》、《民族痛史》和1934年的《麥夫人》。“明星”1934年拍攝的《空穀蘭》,1935年的《夜來香》,1936年的《春之花》,都是由導演兼任編劇,王乾白隻為這三部影片寫了歌詞,沒有擔任編劇。
王乾白文學功底深厚,他的歌詞都寫得極富詩意。空穀幽蘭的孤芳自賞,寂寞憂傷,被他寫得動人心弦。《夜來香》寫出了賣花姑娘的心聲,把“賣花也好養爹娘”的賣花女,從賣花中感悟到的“人怕老,珠怕黃,花兒也怕不久長”的人生哲理,用通俗流暢的語言表達得既淺顯又深刻,這兩首歌詞很值得欣賞。
空 穀 蘭
空穀蘭,淡淡的清香透春寒,雲霞為伴,風雨作餐,笑百花爭妍,歎人事紛繁,孤芳自賞,隻合在靈山。看,看,他是多麼的清高啊,空穀的幽蘭!
空穀蘭,無端地移植到塵寰,幾番磨難,幾度辛酸,雖雲相見歡,想見亦徒然,淚跡斑斕,芳姿日萎殘。看,看,他是多麼的憔悴呀,空穀的幽蘭!
空穀蘭,久陷的靈根曆卻還,意興闌珊,情境愁煩,骨肉從今散,心旌兩地懸,寂寞欄杆,三送唱陽關。看,看,他是多麼的悲酸哪,空穀的幽蘭!
夜 來 香
賣夜來香,賣夜來香!(賣夜來香啊!)花兒好,白又香,花香沒有好多時光。人怕老,珠怕黃,花兒也怕不久長。愛花的人兒快來買,莫待明朝花不香。買花費不了你錢多少,賣花也好養爹娘。賣夜來香,賣夜來香!(賣夜來香啊!)
楊小仲的電影歌曲詞作
楊小仲,著名的電影編導,1922年就開始創作電影劇本,先後在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長城影片公司、大中華百合、聯華、藝華、新華、大東、金獅等多家影片公司擔任編導,是中國電影史上從影時間最長,拍過的影片最多的編導。有人形容他是“百部導演”,實際上的數字沒有那麼多,他編導的影片是七十餘部。拍片多,他為電影寫的歌詞卻不多。已查到的有1936年他在自己編導的影片《小孤女》中寫的同名主題歌和插曲《團團坐》兩首歌,都由冼星海譜曲,由著名的童星陳娟娟演唱,其中的《團團坐》適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演唱,曾十分流行。
1938年,楊小仲為新華影業公司編導影片《地獄探豔記》,又親自為片中的兩首插曲——《風流雲散》和《節節花開》寫了歌詞,分別由嚴工上和嚴折西譜曲,袁美雲演唱,《節節花開》曾很流行。
“華影”時期,楊小仲為影片《三朵花》插曲《春光無限好》撰寫的歌詞,流暢、優美,經陳歌辛譜曲,王丹鳳演唱,很流行。他為這部影片的另一首插曲《父親的恩惠》寫的詞,沒有意境,經梁樂音譜曲後沒見流傳。
1946年——1949年,楊小仲連續為國泰影業公司編導了《民族的火花》、《欲海潮》、《卿何薄命》、《釵頭鳳》、《古屋魔影》、《十步芳草》、《癡男怨女》、《荒園絕跡》和《殘冬》等多部影片,他隻在《卿何薄命》中寫了一首《月下悲思》,由黃貽鈞譜曲,白虹演唱,但沒有流行起來。下麵是他寫得最好的《春光無限好》。
春光無限好,春光無價寶,自由地投進了我們的懷抱,且不用向他要,誰都能得到,春光無價寶!
春光無限好,春光無價寶,勸君莫虛度了美妙的春朝,看人兒比花嬌,喜氣透眉梢,春光無價寶!
春光無限好,春光無價寶,任你要留住她可不能辦到,她去了無處找,再來又一年了,春光無價寶!
著名編導吳村歌詞的藝術品位和真情流露
吳村在電影圈是寫歌詞最多的編導。從1938年到1948年,已查到他為電影歌曲寫的歌詞有四十多首,為唱片歌曲寫歌詞近十首,他是一位激情滿懷、靈感迸發的藝術家,也是一位時時要傾訴內心情感的歌者。他的歌詞是他藝術創作的組成部分,也是他表達真情的一種方式。
吳村的歌詞,寫得最好、最有藝術品位的是以下四首:
百 花 歌
春季裏來百花開,百花園裏獨徘徊,狂風一陣落金扇,從此相思掛滿懷。
夏季裏來百花香,奴家移步到西廂,隔簾盟誓贈釵鳳,笑月媚花情意長。
秋季裏來百花妍,良辰美景證姻緣,鐵蹄踏碎殘花燭,拆散鴛鴦最可憐。
冬季裏來百花飛,冰天雪地送寒衣,郎君一去無消息,不見郎君死不歸。
這首歌的四段詞,使我們看到吳村既有古典文學的功底,又有戲曲、曲藝和民族民間藝術的修養,他把多種藝術形式的特點揉在一起,信筆寫來,一首純吳村風格的歌詞躍然紙上。
春花如錦
春花如錦,玉樹成蔭,芳草綠如茵。香也清,色也清。花開原有意,蝶來亦多情。笙歌撩動美人心,相思直到今。
絲絲柳綠,片片桃紅,含笑向東風。香也濃,色也濃。人品如花品,花容比妾容。雲想衣裳花想容,心心相印同。
這兩首歌詞,吳村是以傳統的手法寫出來的,雖沒有過多引用古詩詞的名句,卻可感覺到他受古典詩詞的影響很深,用通俗、淺顯、流暢的語言,表達的是中華民族傳統詩詞的意蘊。
下麵這首歌詞,吳村的手法轉向現代和時尚,卻又不失詩的意境和藝術品位。
玫瑰玫瑰我愛你
玫瑰玫瑰最嬌美,玫瑰玫瑰最豔麗,常夏開在枝頭上,玫瑰玫瑰我愛你。
玫瑰玫瑰情意重,玫瑰玫瑰情意濃,常夏開在荊棘裏,玫瑰玫瑰我愛你。
心的誓約,心的情意,聖潔的光輝照大地。心的誓約,心的情意,聖潔的光輝照大地。
玫瑰玫瑰枝兒細,玫瑰玫瑰刺兒銳,今朝風雨來摧殘,傷了枝葉和嬌蕊。
玫瑰玫瑰心兒堅,玫瑰玫瑰刺兒尖,來日風雨來摧殘,毀不了並蒂枝連理。玫瑰玫瑰我愛你。
吳村是一個情感豐富,卻又恪守傳統觀念的人。他和著名影歌雙棲明星龔秋霞之間產生過很深的愛戀之情,由於雙方都已結婚,不能再越雷池一步,吳村就在他的歌詞中不斷地表達和傾訴這份情感。1938年他在《花一般的夢》中就哀歎“相見恨晚”、“泉一般的淚滴落我心田”。在星光影業公司同年拍攝的《歌兒救母記》的插曲《春風野草》中,吳村把這份感情表達的更明確:“春風悠悠,野草低頭,秋霞片片,年華水流。不敢忘記你,不敢訴因由……玫瑰多刺君多情,苦酒難嚐淚難收……”這兩首歌都由龔秋霞演唱,“秋霞”是理解他的感情的。
龔秋霞原名龔莎莎,1940年,吳村在《天涯歌女》插曲《秋天裏開了春天的花》的歌詞中,把這份感情表達得十分熱烈,簡直是“生死相許”了。
秋天裏開了春天的花,莎莎愛我,我更愛莎莎。莎莎死為我,我死為莎莎。我是她墳地的野草,她是我墓上的小花,她永遠伴著我,我永遠伴著她。
1941年,吳村在影片《孤島春秋》中,以“呂莎”為筆名,既寫詞又譜曲,寫了一首《莎莎再會吧》。長時間裏人們不知道“呂莎”是誰,是吳村寫的詞自己解開了這個謎。他把在《花一般的夢》和《春風野草》等歌詞中的句子“泉一般的淚,滴落我心田”、“玫瑰多刺君多情,苦酒難嚐淚難收”……都移到這首《莎莎再會吧》的歌詞裏了,還反複地說:“莎莎愛我我愛她”,這不正是吳村嗎!
這首《莎莎再會吧》,是吳村含著眼淚,對莎莎說“再會”的歌,他卻十分灑脫地把這首歌寫得歡快、跳躍,不讓“莎莎”憂傷。白虹演唱這首歌時,情感把握得很準確,就要流淚了,馬上轉到歡快的節奏,眼淚被咽了回去。這首歌是白虹40年代的名曲,電台反複播出的效果,是人們反複地聽到吳村在向莎莎說“再會”。
推出這首《莎莎再會吧》之後,影壇、歌壇都沒有了吳村的消息,原來他去了南洋,直到1948年才回到上海。這一年,他為大同影業公司編導了歌唱片《柳浪聞鶯》,邀白光和龔秋霞聯袂主演。吳村為這部影片寫的歌詞使我們看到他對1938年——1941年那段時間為龔秋霞寫的歌,依然銘記在心,不曾相忘。
“……碎了的心,無從補了,朽了的花,無從開了。春風忽又吹到,野草欣然呼號……再給我花一般的夢吧,再給我花一般的夢吧,向煩惱的心靈奠杯淚酒,奠杯淚酒,讓逝去的年華回頭一笑……”《心碎了》、《春風野草》、《花一般的夢》,都是當年龔秋霞演唱的吳村的歌。演唱這些吳村的“懷舊之作”時,不知龔秋霞的內心是否也會湧動情感的漣漪?
著名女作家關露的歌詞——《春天裏》
30年代上半葉,關露已是上海灘著名的作家、詩人。1936年,明星影片公司籌拍《十字街頭》,關露為這部影片寫了一首歌詞,歌名叫做《春天裏》,這是關露第一次為電影插曲寫歌詞,也是她一生留下的唯一一首歌詞。這首詞經賀綠汀譜曲後,由影片中扮演男主人公的趙丹在片中親自演唱並灌錄了唱片,很快傳遍上海灘,又從上海灘飛向世界各地,七十多年來久唱不衰,成為華人世界代代相傳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