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話 婚姻晚成的劉邦(2 / 3)

想到這裏,劉邦晚婚的事情就好解釋了。要知道陳平確實在社會上混的比較好,可是與劉邦比起來他隻能算是個小嘍囉,劉邦可是家鄉以及周邊幾個縣潑皮無賴的老大,美其名曰遊俠領袖,自由黨黨魁也不為過。劉邦自小就立誌當遊俠,這在當時已是家鄉路人皆知的事情。當時的社會發展程度很低,社會分工簡單,百姓方麵除了當官,種地,幾乎就隻剩下做生意和混社會這兩種選擇了,像劉邦這種不喜歡考慮生活細節,不善於斤斤計較的,吃涼不管三的人,做生意肯定賠錢賠到褲子都穿不上,可是就是不想進行體力勞動,怕自己變黑。於是14歲時劉邦離家出走,背井離鄉跑到大遊俠張耳(這哥們在當時名聲很大,相當於今天的劉漢,侍候過戰國四大公子)那裏去學習生活和生存的本領。這一時段,劉邦主要任務是打群架,看場子,以及其他一些群體性活動,雖然很低級很齷齪可是卻為他日後團結下屬,奪取天下打下了良好基礎。

但是,時代已經不同,戰國時期需要遊俠,很多軍政界的大人物都要通過收攏門客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解決一些依靠行政手段無法有效解決的問題。這被稱作“養士”,而這些門客,說實在的就是有些特長的潑皮無賴等等“雞鳴狗盜”之徒。這是個很真實,而又不好被現在人所理解的事情。可是後來秦始皇統一了天下,利用官僚而不是貴族統治天下,所有權利前無古人的集中起來歸了中央,秦政府成了當時最大的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組織,利用嚴刑峻法統治百姓剝削百姓,有頭有臉的政治人物不敢也不可能再建立起隻效忠於個人的黑社會組織。於是門客製度帶有非法性質便走到盡頭,諸多門客便脫去了外衣成為了遊俠,成為了真正的潑皮無賴,其組織也隱藏與地下。後來張耳終於被秦政府抓起來重辦伏了法,劉邦迎來了一生中的第一次失業。

可是逃回老家的劉邦賊心不改,一心想要光複自西周以來形成的這一門客製度,繼續逃避繁重的生產勞動和統治者殘酷的剝削。由於受過專業培訓又腦瓜靈活,於是在老家拉起一幫市井之徒,繼續發展變相的門客製度。

雖然作了自由黨黨魁,但是經濟來源很是有限,生活上捉襟見肘窮困潦倒。秦代以法治國,法律相當嚴明。動鐵為凶,兩人打架被抓獲後如果發現其中一個身上有金屬製的鑰匙,便是行凶,處罰手段是兩人都要被梟首(砍了頭還要示眾三日),所以以往靠暴力手段收取保護費的道路行不通,以劉邦為首的惡勢力團夥便失去了經濟來源。身後一幫人馬,吆五喝六的劉邦,混得在小小的縣城想要白吃一頓,都得看老板的臉色行事,也就過不上他想要的生活了,沒辦法他就經常帶著朋友回家吃飯,同樣惹來了嫂子的白眼。

有一次,劉邦帶著幾個朋友剛一進家門,大嫂馬上就把飯藏了起來,還裝著用飯鏟鏟大鍋裏的鍋巴,這明顯是不給劉邦麵子,結果劉邦也丟了麵子。當他後來得了天下,作了皇帝之後,分封子弟時,就因為這件事差點沒把大嫂的兒子封侯。

所以說,劉邦不娶妻,是與他從小立誌當遊俠有關的。他想過成平後來那樣的生活,窮人家的女兒根本不娶,可是又被人們看不起,被富人家更加的看不起。真的是“我愛的人已名花有主,愛我的人慘不忍睹”了。可是情場上的不得意,卻沒有影響到他事業的發展。前麵說到的那個免除他刑罰的那個人,不是別人,就是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