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露鋒芒(1 / 3)

贛北有座山叫匡山,匡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從古至今或是文人騷客,或是方外隱士莫不向往於此。

匡山山腳下有個村子,叫做黃家村。

黃家村始建於北宋末年,因當時宋朝北境政局不穩,因此一黃姓人家為避戰亂舉家南遷,路過這裏時見這裏背山靠水,風景優美,頓覺此處實乃風水寶地,於是便在這裏建村紮根繁衍生息。

村子的規劃錯落有致,走進村子,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撲麵而來。

村子既有大山的神秘與寧靜,又有牧童青牛的打鬧喧囂,好一幅田園村居圖,讓人頓覺置身於桃花源中!

黃家村的東頭有戶人家,老子叫黃永清,是鎮上一所中學的語文老師,兒子叫黃天。

從小到大,黃天與父親相依為命。

在他的印象裏,‘母親’隻不過是一個詞語而已。在他幾個月大的時候,他的母親便不辭而別,隻給他爺倆留下了一塊玉佩和一封書信。

……

……

黃永清雖說是個教中學的先生,卻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研究。他自己研究尚且覺得不過癮,硬是在黃天三歲多的時候便開始教他識文斷字,古篆金繁簡,一樣不落。

對於一個三歲的小孩來說,要學這些東西,並不是簡單的事情,也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黃永清也深知這一點,所以從一開始,他對自己這個唯一的兒子並沒有太過苛求。

然而,出乎黃永清意料的是,黃天不僅學的快學的多,而且也學的非常的好,這讓黃永清驚喜莫名,深信自己的兒子定然是早慧過人,否則真是難以解釋。

黃天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度過了四年的時光。

但是,這種生活並不是黃天的全部,外人眼中的黃天,也並非如他們所看到的那般樣子。

半年前的一次意外經曆,讓黃天誤入了一個山洞,山洞中有一個不知逝去多少歲月的老道。

老道的肉身很奇怪,不腐不壞,當黃天初次見到那具肉身時,也被嚇的不輕,更讓黃天驚異的是,那具肉身上竟然漂出一個散發光芒的虛人來。

虛人消失後,一陣強光刺入黃天腦海,使得黃天昏死過去,待到黃天再次醒來時,他腦海中多了一個散發著黃色光芒的圓盤。

黃芒圓盤進入黃天腦海後,釋放出了浩瀚繁雜的道家法術,不僅如此,黃天也獲得了許多的知識信息。

就是這些知識信息,讓年僅七八歲的黃天心智大開,猶如頓悟一般,在麵對一些事情的時候,全然不似一個孩童,反倒是像一個道法嫻熟的老道人。

不過,這一切,隻有黃天知道。

黃天向那位老者的肉身磕過響頭的,老者的聲音也在黃天的大腦中響起過,要讓黃天好生的守住秘密。

至於守住什麼秘密,黃天不清楚,但是黃天知道,既然是秘密,那就是什麼都不能跟外人說,既然已磕頭認師,那就應當謹聽師言。

自那以後的半年時間裏,黃天漸漸發現自己可以通過神識,讓自己置身於大腦之中……而自己的大腦仿佛似那洪荒宇宙,無邊無際,自己孤身一人翱翔其中。

與此同時,黃天腦中會顯現著各種文字以及各種古老而神秘的符號,符籙、風水、觀相、龜殼、道家、法術、道法師……許許多多的文字就如同在翻小人書一般在他大腦中一遍又一遍的顯現。

還有許多奇怪的圖案,奇怪的場景,奇怪的動物同時顯現在他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樣的清晰,仿佛自己的大腦中一直就有這些東西一般。

與此同時出現在黃天腦海中的,還有那散發著黃色光芒的圓形盤狀物體,由遠至近、由小變大、由慢變快,循環往複的翱翔於黃天的腦海中。

……

半年多的感悟,讓黃天漸漸地明白了一件事情,這個散發著黃色光芒的圓盤,竟然附帶著道法的傳承,而他自己,也因此擁有了超強的道法。

……

……

自從總設計師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圈之後,整個中華大地都掀起了一股經濟浪潮。

雖然已是九十年代中期,然而對於黃天所在的這個小山村來說,改變的似乎並沒有那麼明顯,唯一多出來的便是離村子不遠的地方建了一個磚窯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