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鬆
跨過不盡的河流,翻過無數的山岡,我終於在1938年1月從四川重慶來到向往已久的革命聖地——延安。這裏是一個嶄新的世界,這裏的人群,這裏的生活,這裏的學習和生產勞動,一切的一切,都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我麵前,我開始了新的生活。
延河潺潺赤子心
在延安,聚攏來的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們來自四麵八方,什麼口音都能聽到。這裏有經曆千難萬險走過二萬五千裏征途的紅軍指戰員,絕大多數也是二三十歲的青年;有東北三省的逃亡學生;有參加一二·九運動的平津滬學生和全國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為尋求真理而來的熱血青年;還有發動西安事變的張學良將軍的弟弟、楊虎城將軍的兒子、辛亥革命元老黃興的兒子、國民黨高級將領陳誠的侄女以及清朝皇族的後裔、袁世凱的外孫等,也都受黨的抗日救亡政策的感召紛紛來到了延安。他們中有大學生、中學生和小學生,還有到過外國的留學生。就民族而言,不僅有漢族,也有壯族、蒙古族、滿族、回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苗族、土家族等,還有越過大洋從異國他鄉投奔延安的愛國華僑。就像我們抗大校歌裏說的:“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土坪上,延河邊,窯洞裏,人們談論著怎麼趕走日本帝國主義,探討驅逐敵寇之後將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國家,並憧憬著人類解放、共產主義實現的美好前景。
在這裏人與人之間是一種新型的關係。不論職務高低,是否相識,彼此都稱“同誌”,體現了平等友愛的精神。沒有舊社會那種冷漠、爾虞我詐和互相傾軋。球場上,威震一時的朱總司令和學員們一起打籃球;乒乓球桌邊,抗大副校長羅瑞卿和學員們打得勝負難分;享有崇高威望的毛主席有時也在街上散步,與學員們縱論世界大事,並和大家一樣在窯洞前種菜;周副主席和鄧大姐紡線技術之高是眾口稱讚的。學員之間親密無間,情同手足。新學員一到,馬上有人端上熱騰騰的洗臉水,問寒問暖,為你鋪好床被,安頓下行李。有的同學家裏寄來了錢,立刻貢獻出來,或給同學買急需的日用品,或大家一起打打牙祭。有的人拆了漂亮的紅毛衣,分給同學們做草鞋上的紅瓔珞。我生活在一個嶄新的友愛集體中。
艱苦的生活
1938年1月,我插入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隊女生隊學習。當年三四月第三期結束,我又轉入了第四期和第五期。第四期是抗大發展的黃金時代。大批知識青年湧入延安,抗大“越抗越大”。隨著新學員的猛增,急需從老學員中抽調骨幹充實幹部隊伍,而在白區入黨又經過抗日救亡運動鍛煉的知識青年,就成了選拔的對象。從1938年4月之後,我在抗大女生隊先後擔任過一任區隊長、三任隊長。
延安的物質生活是艱苦的。
我進抗大時,第二三期的學長們已經為後來的同學挖好了窯洞。白紙糊的窗戶、木欞,看上去整齊清潔,住進去冬暖夏涼。但一個窯洞住一個班,至少十人擠在一條長土炕上。這對於那些生長在南方,平時愛開窗戶、喜歡新鮮空氣的人來說,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鍛煉。
黃澄澄的小米飯,營養豐富,乍看好似菜籽油炒的雞蛋飯,初吃起來卻覺得粗糙難以下咽,可吃慣了也就並不覺得難吃了。值日生從山下挑上來兩個半開洋鐵桶,一頭是小米飯,一頭是白開水,還有一小桶菜,多半是鹽水煮土豆蘿卜或白菜,偶爾也漂著幾顆油星星,有時還有點豆腐和豆芽。天氣好時,各班同學一堆一堆地圍在自己的窯洞門前,有的蹲著,有的站著,各自端著碗,吃得分外香甜。這裏吃飯也是軍事化,飯前值班區隊長吹哨集合唱歌,飯後還要站隊檢查是否吃完。平時習慣於細嚼慢咽的人開始跟不上,還未吃飽,哨聲一響就得去站隊集合。
說到穿,無非是冬天一套棉軍裝,夏天一套單軍服,春秋季節沒有合適的衣服穿,有的人就動腦筋想辦法,把棉花取出來改為夾衣。腳上時興穿自己打的草鞋,這是向紅軍戰士學來的本領。說是草鞋,實際上是用各種布條編製成的,有的編得很講究,還在鞋頭上紮上一個紅瓔珞。女孩子們愛漂亮,有的自己動手把大號的軍服剪裁得很合身,再係上皮帶,紮上人字形的綁腿,走起路來頗為神氣。
由於抗日遊擊戰爭需要大批能文能武的幹部,抗大每期在抓政治教育的同時,也非常重視軍事訓練和培養軍事生活習慣,女生隊也不例外。每天拂曉號聲一響,同學們立即起床著裝打綁腿,開始有的人不會打,手忙腳亂地纏上,上操時就鬆散了,拖拖拉拉,狼狽不堪。值班區隊長吹哨集合,除值日生留下整理內務外,全體下山出操,從齊步、跑步、便步到正步,約半小時,然後回隊盥洗吃早飯。上課號響了,全隊集合,在窯洞門前的平壩上席地而坐,頭頂藍天當教室;兩膝拱起並攏當課桌記筆記。下午或上軍事課,或聽大報告,或複習功課和整理筆記。晚飯後自由活動,有的打球,有的練習唱歌,有的在救亡室活動(寫牆報稿、準備晚會節目等)。晚自習時,由於燈光暗淡(一個窯洞一盞小油燈),多半用作黨團活動或自習。晚九十時許,隨著熄燈號響,大家立即就寢。學習、生活緊張而有秩序。
軍事訓練,還包括遊擊戰術、隊列、射擊、投彈、緊急集合、夜行軍等。參加戰鬥演習時,女學員和男同學一樣,在山地上摸爬滾打,一身虎氣。嚴格的軍事訓練和戰鬥生活,洗去了一些女孩子身上的嬌弱習氣和散漫作風,逐漸使我們養成了雷厲風行的作風,成為紀律嚴明的戰士。
抗大的學習生活
毛主席給抗大製定的教育方針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要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最重要的是用馬列主義武裝頭腦。抗大每期的理論教育內容大致相同,有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發展史、中國革命運動史、馬列主義概論等。分別由艾思奇、何思敬、任白戈、徐懋庸、張慶孚等教師講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