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借錢,發威(1 / 3)

上門的是蘇悅和蘇媛的嫡母蘇萬氏,蘇萬氏年輕時候倒也是個美人,隻可惜嫁給蘇牧和以後,很快就陷入了後宅爭鬥之間,蒼老了許多,隻是維持著正妻的體麵。姐妹花的生母便是她當年尋來固寵的,要說蘇萬氏對姐妹花多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不過是拿來當做棋子罷了。但姐妹花得寵,對她的兒子也有好處。這回她更是努力遊說丈夫修建園子,私心便是想趁著修建花園好好中飽私囊,增加自己的私房錢。

尤其是采買物資這項更是有大大的油水。一千兩的木料她可以直接報個五千兩,扣除掉一千兩給各層仆役的,剩下的便進了她的口袋。

蘇家出過一個太後,一個貴妃,本身也不是特別驕奢淫逸的人家,所以這幾十年下來積攢的家產還真不少,明麵上的田產莊子和店鋪酒樓便有兩百萬之巨。但是蘇萬氏他們隻是三房,頭上壓著兩房,最後分到手的也就隻有二十萬兩的現銀和價值二十萬的店鋪田地,另外還分了一些珍寶。

三房倒是有意見,但大房直接表示若是按照祖製的話,他們最多隻能分到三十萬兩的東西,他們也隻能咬牙認了。於是現在便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三房發現修建園子的錢不夠了。

按照蘇牧和本人的意思,要修建出不輸給其他人家的花園,最少也是要五十萬兩的。他們日後一大家子還得吃飯,總不能為了建一個體麵的園子而將所有的家產都搭進來。

宮裏的蘇媛也委婉表示,宮裏的順嬪家裏打算拿出三十萬修建花園,蘇家這個老牌的勳貴人家,再怎麼樣也不能輸給這個暴發戶。順嬪李氏進楚齡後院之前,也隻是同知之女,在一眾妾室之中身份不顯,若不是她的肚子足夠爭氣,誕下了健康平安的四皇子,楚齡登基後,還真未必能封為嬪。順嬪的父親也憑借著這個女兒,順順利利地成為了知府。

知府這個職位一向很好撈錢,就算李家沒有太過剝削民脂民膏,當了六年知府的李家還真摟了不少的銀錢,再加上周圍還有一群看在皇子外家份上捧著銀子願意錦上添花的人家,所以李家拿出三十萬建園子還真可以做到。

於是蘇家便決定借銀子修建這個園子,正所謂輸人不輸陣。他們一開始是打擁有不少私房的德太妃的主意,德太妃哪裏是那麼容易被算計的,在聽到這風聲以後,便主動送了一萬兩給蘇牧和,表示看在親戚一場的份上,貢獻一點力量。大房也象征性地給了五千兩,其他幾房有樣學樣,結果三房拿到的銀子還沒五萬兩,壓根就是杯水車薪。

德太妃都給了錢,蘇牧和自然不能再舔著臉要更多。原本他是打算要個十萬兩的,拿到這一萬兩差點沒吐血。

德太妃還將這事當做笑話說給雲夕聽。

雲夕因為無為子和德太妃的緣故,同蘇家關係一直不錯。三房的人便將主意打到她頭上來了,這倒是讓雲夕大吃一驚,她沒想到三房的人會無恥到這地步。

蘇萬氏一副雲夕沾光了的樣子,拿捏著架子說道:“說起來,我們家也不是缺這點銀子,隻是田地和店鋪的出息要等年尾才能拿到,總不能建個園子就讓全家吃糠到年底。所以我們便想著同親朋好友暫時借些錢,等年尾拿了銀子再還回來。”

她頓了頓,嘴角的笑意透著幾分的嘚瑟,“說起來,這消息傳出去後,不少人家都說哪裏需要借了,直接拿去用便是,他們都十分願意給娘娘的省親增添一些光彩,這也是皇恩浩蕩不是嗎?隻是那些人家都是擺明了想要沾光的,我們也是國公府出身的,哪裏看得上那些暴發戶。”

“到時候我們也會在娘娘麵前為大家美言幾句。”

別看蘇萬氏說會還錢,但是她鋪墊了那麼多,便是告訴雲夕,她找雲夕要銀子,那是雲夕的榮幸,別人想要這個“體麵”還沒辦法,雲夕應該深感榮幸地將錢送到他們麵前,然後他們再勉為其難地收下這份好意。

還真的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啊。

以前三房作為大房的附庸,看起來倒也恭順。如今分家出去後,自己當家做主,加上又被周圍人吹捧多了,蘇萬氏便有些不知道自己骨頭的輕重,整個人都飄飄然了起來。

雲夕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後,嘴角勾起嘲諷的弧度,“我聽聞容嬪在宮裏頗為受寵。”

蘇萬氏簡直要壓抑不住身上的得意,嘴上勉強謙虛道:“馬馬虎虎罷了,那孩子自小便是個可人疼的,陛下看再這點上,便偏疼了她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