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女人於丹說:“一個人的容貌,前二十年是爹媽給的;至於二十歲以後到終生,美麗的東西一定跟自己的修煉相關。”與小女人相比,大女人更懂得追求自己的人生,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自己的樂趣和愛好,不斷地為自己充充電。魅力是由內向外的,經營自己,才能經營未來。
☆無才是德VS知性女人
好書對於女人,是家鄉的一方綠色水土。離了它,自然也能活,但與書隔絕的日子,心無家園。半生過下來,女人就變得語言空虛眼神恍惚心底狹窄見識短淺。
——作家畢淑敏
羅曼·羅蘭說:多讀些書吧,知識是惟一的美容佳品,書是女人氣質的時裝,書會讓女人保持永恒的美麗。以書為華衣,女人的美麗就會永不變色。塞繆爾。斯邁爾斯在《自助》中說:“人如其所讀(Man is what he read)。”一個女人的氣質,智慧,還有修養,都是和大量讀書分不開的。讀書讓女人在平常的生活當中發現生存之樂、生活之重與人生之美。讀書讓女人氣若春蘭,讓女人能在這個世間展示自己內在的美與善良。書籍是女人永遠的護膚品,沒有失效期。它不但護膚而且護心。
腹有詩書氣自華
作為韓國最有錢的女富豪,李明熙顯得十分低調,她不喜歡在公共場合露麵,不喜歡接受媒體采訪,不喜歡參加造勢活動,也不喜歡談論自己的公司,對於自己所擁有的資產向來不大在意。李明熙執掌的韓國新世界曾是韓國三星集團的子公司,1997年才從三星集團中分離出來。2004年,其銷售額為597億美元。2005年,新世界在《福布斯》雜誌評選的世界400強優秀企業中排名241位。易買得是新世界1993年開始推出的大型超市,是韓國超市第一品牌。
李明熙作為事業有成的女企業家,在韓國公眾中影響巨大。因為沒見過李明熙本人,所以人們總是把她想像成一位衣著華麗,打扮考究,過著富貴生活的女人。的確,對於一個擁有億萬資產的女人來說,過這樣的生活也不為過。但事實卻是,李明熙和普通人一樣,衣著樸素,舉止言談間,不時流露出質樸的笑容。
李明熙更重視的是一個現代女企業家內在的涵養,在追求事業進步的同時,她一直沒有放棄讀書,或許正是讀書多,才為她增加了幾分迷人氣質。在韓國的商界,擁有知識女性氣質的李明熙是一枝獨秀。
在談到讀書時,她曾彬彬有禮地說:“最近看書總是肩膀疼痛,因此讓別人念給我聽,但像加德納的《熱情與品德》這樣的優秀著作,我必須親自閱讀。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身心完全投入到裏麵去。”就這麼幾句話,讓我們看到一個自然本真的李明熙。別看她擁有億萬韓元,但她仍然不忘努力學習,即使累得肩膀疼痛,也要堅持讀書,讓知識來武裝自己。
愛讀書的女人,她不管走到那裏都是一道美麗動人的風景。她可能貌不驚人,但她有一種內在的氣質與神韻:幽雅的談吐超凡脫俗,清麗的儀態無需修飾,那是靜的凝重,動的優雅;那是坐的端莊,行的灑脫;那是天然的質樸與含蓄相結合相交融,像水一樣的柔軟,像風一樣的迷人,像花一樣的絢麗。
畢淑敏說:“輕風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幾年一輩子幾輩子讀下去,書就是微波,從內向外震蕩著我們的心,精神的分子結構就改變了,成熟了,書的效力就凸現了出來了。” 讀書人與不讀書的人就是不一樣,這從氣質上便可看出。讀書是一項精神功課,對人有潛移默化的感染,讀書人的氣質就是由連綿不斷的閱讀潛移默化養就的。聰明女人都要多讀書,讀書能使你的性格、思想、涵養、素質、修養等都受到潛移默化的升華。
女人不老的秘密是底蘊
古人常用“牝雞司晨”來貶低女性的能力;但男人心底裏,卻十分敬重有德行與能力的女性。女人具有學識已經十分普遍,隻是對於要繼續累積哪方麵的知識,大女人和小女人卻各有看法。
小女人不喜歡深奧的理論,她們覺得看那些枯燥的書會減少自己的壽命。小女人喜歡輕鬆一些的生活,那些乏味而深奧的東西交給男人去看好了。她們滿足於言情小說,醉心於時尚周刊,對於一本本的大厚書,提不起一絲的興趣。女人嘛簡簡單單就好,古人不是說過“女子無才便是德”嗎?
大女人對於探討人生哲理的書籍很有興趣,無論是《厚黑學》還是《巴黎聖母院》她都可以品的有滋有味。大女人認為,作為一個女人不一定要貌美如花,但是一定要有底蘊,才氣就是底蘊。沒有才氣的女人,隻是男人的擺設和花瓶而已。
很多時候,有底蘊的女人比外表漂亮的女人更有吸引力。如果一個女人空有美貌的外殼,卻腦袋空空,別人在和她經過一段時日的交往之後就會覺得無趣。而有底蘊的女人雖然並非美女,但卻非常吸引男性,因為她們談吐優雅,舉止端莊,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溫柔,體貼等,這些魅力與容貌無關,但產生的影響卻遠勝於美麗的外表。盡管歲月也會在淑女的臉上刻下一道道皺紋,但是淑女會憑借她的底蘊散發出別具風韻的成熟美。有思想武裝的淑女才是一朵常開不敗的花。
底蘊指內心蘊藏的才智、見識。《新唐書·魏徵傳》:“ 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藴無所隱。”有底蘊的女人彰顯個性風采,卻不過於張揚。
於丹繼易中天在《百家講壇》掀起了普及“國學”的回春熏風後,又邁開矯健的步履登上《百家講壇》,並連續講了《論語》心得和《莊子》心得,上演了中國文化史上最濃豔華麗而溫馨的一幕,使“國學熱”迅速升溫,在神州大地蕩起了陣陣襲人心魂的熱浪。
於丹的成功是偶然嗎?不!應該說她已經具備相當深厚的功底和功力,也為講心得付出了相當多的心血和努力。她的成功,源於她4歲就開始讀《論語》,並泡在中華版的書堆裏長大,家學很深厚,對聖人頗熟悉和很有感情。特別是她鍾情於莊子:她說“情願用一生的體溫去焐熱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著他去‘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可見,她用美麗的“體溫”,掀起了“國學熱”的衝擊波,智慧的暖風熏得聽眾和讀者如癡如醉。她美麗的“體溫”是學識和智慧的內核裂變煥發出來的,並不是上演的“空手道”和“空穴來風”。
對女人來說,世界上內外兼護的東西唯有書籍。書籍是女人保持自己魅力的法寶,一個和時代同步的女人,肯定是一個愛讀書的女人,她從裏到外都散發著迷人的風采。
幸福密碼:
女人不要拘泥於簡單輕鬆的生活,對世事不求甚解,也要懂得偶爾給自己增加一些分量。
☆八卦雜誌VS第五項修煉
一個人的容貌,前二十年是爹媽給的;至於二十歲以後到終生,美麗的東西一定跟自己的修煉相關。
——於丹
女人似乎永遠會比男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她們不僅忙碌於工作和家庭,她們還要求自己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於是,有了這樣一道亮麗的風景——在精致的咖啡廳裏,女人一手捧書,一手端著咖啡細細的品味,書裏的東西仿佛隨著咖啡一起流了下去,隻覺得回味無窮,餘香滿口。當然,書裏的內容是八卦還是專業知識就要因人而異了。
看天王緋聞還是管理技能?
小女人天生對八卦信息敏感,耳朵常常如天線般高高豎起捕捉各種流言蜚語。她們對於八卦雜誌尤其喜愛,看到封麵上某個明星衣著性感,再看標題讓人浮想聯翩,於是好奇心完全被勾起,拿起一本來再也不放手。八卦雜誌是小女人的精神食糧,在忙碌的生活中擠出一點時間,看看雜誌放鬆一下精神,真是一種享受。看著那些半假半真的八卦,小女人或憂或喜,完全沉浸於對自己的偶像的擔心或祝福裏,感歎一番世態炎涼之後,小女人會重整旗鼓繼續在生活中忙碌。
於是,小女人最喜歡和三三兩兩的小姐妹湊在一起,大談特談哪個明星有怎樣的新聞,哪個明星得罪了誰被封殺了。即便自己對這種消息不能確切把握真假,但她仍然可以談的海闊天空,最後不忘加一句:“我是從某某雜誌上看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被忽悠暈了的小姐妹會肯定的回答:“我覺得是真的。”小女人的虛榮心得到了巨大滿足,她們為此會很快樂的繼續尋找新的八卦。
大女人對各種八卦緋聞最不感冒,她們熱衷於提高自身的技能,讓自己不斷的衝向新的高度。她們對彼得·德魯克、亨利·明茨伯格等人物耳熟能詳,對《管理工作的本質》、《高階主管的決策》等更是頗有心得。大女人相信隻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硬件技能,才能在這個社會中遊刃有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