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小瞧父親對孩子發展的影響,在家庭教育中,假如把父親比做一棵大樹,那麼母親就是一片綠草地。母親會給予孩子更多的溫情、舒適感;而父親要給孩子提供力量、支持和依靠。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對孩子在品格培養、智力發展、社會心理以及性格塑造等方麵的影響,母親都不能替代。因為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麵有很強的目的性、計劃性,而且父親的知識麵很廣,可以給予孩子更好的詮釋,教育孩子要有獨立、果斷的生活習慣,要勇敢和富有冒險精神……
現在,大量研究資料表明,那些和父親接觸少的孩子,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發育上都相對有一些缺陷,也就是專家所說的“缺少父親綜合症”。“父愛如山”是人們對深沉、厚重的父愛最恰當的形容了。這是因為父親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充當著指路人、守護神的角色。但是在這裏,我們提倡愛孩子就要表達出來,因為自己對孩子的愛、關心、照顧以及情緒的感染,甚至一舉一動、一怒一笑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獨特的作用。
做一個好父親,就要陪他一路成長,陪他一起接受風雨的考驗。經常帶著孩子去電影院看動畫片或者陪他一起玩拚圖、搭積木。不要認為這些活動毫無意義,這些是孩子的成長之路上必不可少的環節。既增強了能力,增長了見識,還能溝通感情。做孩子可以信賴的朋友,經常擠出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參與孩子的活動,做些有趣的遊戲;做孩子可以信賴的師長,經常注意那些孩子想到的和關心的事情,采用自然的方式來教育、引導孩子學習。同時,在孩子麵臨種種人生選擇時,父親作為一個協商者,尊重孩子的意願,善意地分析利弊,提出建議,讓孩子的能力更強、做得更棒。
做一個好父親,陪孩子多走走、多看看、多動手,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這種能力表現在不僅能麵對未來的風雨,更能在風雨之後變得更為強壯!
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有:李潔、張媛、何玉花、齊海英、魏巍、郭紅霞、季慧、李良、陳莉、白晶、張曉義、李淑雲、曾曉麗、霍秀蘭、霍立榮、楊春明、張來興、陳鶴鯤、顧新穎、李淳樸、陳方瑩、薛翠玲、楊佩薇等,特此感謝!
“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
英國著名學者哈伯特這樣說。人們對於母親在家庭中的作用往往能夠充分重視,因為每個家庭確實少不了母親的存在。但這並不意味著父親在家裏的地位就低於母親,或者說父親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不及母親。當然,父親在家庭之外還有很多的責任,使他們與孩子的接觸時間有限,但父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卻不會因為這一點而發生改變。
本書主要從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出發,從孩子學習、性格、習慣等多方麵講述好爸爸應該如何陪孩子一起成長。本書事例非常有趣味性,語言平實,貼近生活,是一本吸引力強、能引起家長強烈共鳴的指導性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