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爾紮哨參觀了一個多小時後,丁曉軍就被老水給送回來了,至於為什麼不是林森,而是老水,主要還是因為林森要忙了,他還要趕著移苗種樹,用他的話說,就是一直的往外種,能延伸的多遠就多遠。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有理想,很有目標的老兵,他與丁曉軍不同,他的路,是以營為家,建設國防,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一樣的不凡,每一個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地人,都是不平凡的人。
第二天一早起來,丁曉軍就換上了幾少穿的長服,他整了又整,這才出了門,上午時分,所有的戰士們被集中到了一起,開展了有始以來的第一次營外授銜議式。
“近年來,我們的火箭軍部隊,依托科技興軍之路,響應中央軍委指導方針,通過培訓比武、實戰加曆練、多層次多方麵的認證考評等多種途徑,加快新型火箭軍士官隊伍的人才方陣崛起,一批精技術、善管理、會指揮、能打仗的士官人才,成為了我火箭軍部隊關鍵崗位的“頂梁柱”,經中央軍委批準,今日將於沙場之上,為我火箭軍部隊的各晉級軍士長進行授銜儀式,現在,有授銜代表登場。”
臨時架設的的主席台上,司令員呂小強講完,以丁曉軍為代表的新晉升軍事長隊伍,齊步走到了主席台上,接下來以基地常委為授銜人的包括呂小強在內的常委委員,走到了他們的麵前,為他們一一的換上了新的軍銜。
緊接著,他們新晉升的軍長長代表轉過身去,麵向著前方的隊伍莊嚴的敬禮。
眼前的隊伍們,響起了熱烈的鼓掌聲。
接下來,是新晉升隊伍代表講話,這一次的講話,是有新晉升的三級軍士長講話的,丁曉軍也和其他的人走到了台下。
儀式進行了一個多小時,散場之後,就是想識的人一個個的過來祝賀,丁曉軍也微笑著一一回謝。
到了下午,部隊開始了返程準備,所有的人,開始收拾自己的個人裝備,一夜過去,新的一天,一起床,所有的人就開始收拾軍帳,裝車,等待返程的命令。
下午五時許,所有隊伍已經完全裝車上了軍列,接下來是四天的返程,總算是回到了營地了。
已經成為了一級軍士長的丁曉軍也沒有在繼續的被留在文體活動中心,因為他之前創新的發射平台,經中央軍委批示,他被分到了火箭軍的科技院校授課,成為了一名國防教育者,自此,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時光匆匆,一晃又是十二年過去了,這十二年間,丁曉軍教育了十二批的學員,同時,也因為他身體大不如前,已經年邁的他,隻能選擇了退休。
此時的丁曉軍,回到老家,每天能做的,就是和媳婦王豔出去走走,偶爾下個地,至於孩子,已經成人,不在需要他們過問,而且還是自行決定的也選擇了軍旅路,長年見不到人麵。
上了年齡,曾經落下的傷,毛病就一天比一天的嚴重,丁曉軍已經不在怎麼出門了,因為他的那一條傷腿已經不能負擔他的身體了,此時的他,隻能窩在家中,每天去回憶他曾經的軍旅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