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軍身邊的那幾位大媽聊著天,幾人也發現了旁邊抱著孩子的丁曉軍,不過她們也就是看了一眼,就扭開了頭,經直的聊起了天。
“……老弱病殘……帶小孩的……請你主動讓座……謝謝……”
車內的公交廣告時不時的響上一遍,並沒有人為丁曉軍讓座,或許,在車上所有人的眼裏,軍人根本就不需要座位,他們本就是服務於人民群眾的。
30多分鍾,汽車站的站台到了,丁曉軍下了車,那些個大她也在這一站下了車,剛下了車後,那些個大媽們一下了車後,就仿佛是換了個人一樣,各各奔跑了起來,應該是如她們原來車上所說的,去和年輕人搶球場
大媽們跑的可有精神了,一點沒有公交車上那副虛弱的樣了。
這可以看的出來,社會上出現了一點問題,每天辛苦加班加點的年輕人,起早貪黑的奔波勞碌,本就疲憊的身體,還要給自些個用老年卡的老人讓座。
而這些個老人,上了廣場,扭的比誰都歡,上了公交車,就成了動不得,站不得的老人,偏偏的,國內提倡遵老愛幼,公交的宣傳語,也是老弱病殘孕讓座,老排在最前。
這就像是一種病態,老年人要去跳個廣場舞並沒有錯,但如果本就不在需要勞苦奔波的他們,能夠錯過上下班高峰期座車,那就真的是好了。
可現在確是,高峰期,老人也拚了命的擠公交外出或者歸來,這真的不好去定義對與錯,就像有一份報紙報道過的一件事,老人和青年因為讓不讓座的問題,老人用拐仗打傷了沒有急時讓座的年輕人。
老人沒有覺得自己錯了,用他的話說,給老年人讓座,本就是天經地義的,如果不願意讓座,那就別座公交了,自己買輛車子自己開車唄。
天經地義,好像真的沒有到那一地步,而且公共交通又不是隻為什麼人而專開的,如果說,公共交通隻供應給老年人,以老年人免費的老年卡,公共交通也要倒閉的。
扯的有些遠了,丁曉軍本就是個軍人,社會上的事情,有各地方上的政府操心,他一個兵,還真的管不著,社會上存在的一些病態,也非他所能處理解決。
走進了車站後,買了票,座上了通往雙柏縣的汽車,之後,又從雙柏縣城座車往雙石鎮方向。
在通往山頂小學的地方,丁曉軍下了車,然後沿著山道向著山頂小學走去,幾年沒有來了,這裏的山道又被修出了一條來,是有三米寬的水泥路,盤山而上,其實山頂小學也沒有多高,特別是有了這水泥路後,學校就更加的不顯高了。
不過,這跑倒是顯得遠了點,遠比以往修的山道要遠的多,必竟山道直通,而水泥路盤山而上,來回的曲折,自然的拉遠了道路的距離。
從水泥路上能看到以前的舊山道,那山道兩邊,全是綠綠蔥蔥的植物,還有著成開鮮豔的地湧金蓮,那個舊山道,還有著他曾經修整的樣子,兩邊的地湧金蓮遠遠的超過了當初他采挖移值過來的數量,這是經過了數年的時間,那些植被自然繁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