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章 大師(1 / 2)

道意,崩散,身亡,沉睡。

複蘇,爆發,頹廢,平淡。

聽聞世間有靈山,於是去追尋,在顯化的大佛麵前佇立良久,隨後,走進了深山,開始了孤獨的修行,與青山作伴,與飛鳥相隨,漸漸的,人們開始傳頌深山有位大師,於是去追尋,試圖讓煩躁的心靈去感受散發的寧靜。大師整日坐在巨石上,麵對著飛瀉而下的瀑布,始終背對著尋訪的遊人,不曾移動,也不曾言語。

世人開始仿照,不斷猜測用意。一落魄的青年站了起來,原本無神的雙眼重新煥發出光彩,然後對著大師的背影一拜,轉身離去。世人問他:“大師說了什麼”?青年回答:“大師讓我把失意當作瀑布,任由它在我心頭流過。”於是大師廣泛被人傳頌,世人爭鋒而至深山,去拜訪大師。不知何時起,大師手舉岩石,在瀑布旁開始開鑿天梯,世人又開始模仿。一位負債累累的商人走下山去,一掃上山前頹廢的模樣。世人問他:”大師說了什麼”。商人回答:“大師讓我將艱難比作頑石,經過打磨,總會消亡”。

多年後,青年成為了將軍,娶了貌美的公主。商人成為了富甲一方的大賈。瀑布旁,通往山巔的天梯也開鑿完畢,大師手舉的巨石也被磨成了一柄長劍。大師手握長劍,讓飛瀉而下的流水衝刷了數年,其上原本細微的不平之處也漸漸變得圓潤。

某日,夜晚。

大師沿著天梯一步一步走向了山巔,看了整晚的明月。

第二日,大師已不見了身影,人們開始尋找,可大師再也沒有出現過,有人說大師被有心人殺害了,這種說法第一時間被否定。有人說大師以前為情所傷而產生心魔,如今壓抑不住魔性,成魔了,還有人說大師得道了,不過傳言一出,便遭到世人的唾罵。

有位旅者說,在放逐之地的邊緣地帶看到過大師,但放逐之地太過神秘和恐怖,旅者末敢深入,隻是看到了一個和大師背影相似的人。這個說法一出,便遭到人們的反對,一位牙齒快要掉光的老人道:“古老相傳,放逐之地埋葬著大恐怖,即便是我,也不敢深入。許多年來進入放逐之地內部的大人物可從來沒有在世間出現過,一千年以前,有位巔峰大領主進入放逐一個月之後,被人在邊荒發現屍體,雖說大師強大,但我不認為他擁有進入放逐內部的實力。

是他,一聲驚呼,有人認出了這位老者。三百年前,強闖放逐邊荒第七城,刀劈副城主並且全身而退,一時成為人們茶後的談資,但那一次之後,老人也身負重傷,跌落大領主境界,但世人不否認他的強大,聽了這位傳奇人物的說法,眾人便否定了這種說法。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一個滿月的晚上,大師縱身躍下山崖,不見了蹤影。然而最終大師也不曾出現在這個地方。

有人低語:“也或許,大師成魔了“。

因為在大師出現的前一天夜晚,曾經有人看到過山巔有人在咆哮,聲音充滿殺意,那種壓迫感使方圓十裏地界的生物跪伏,不敢起身,即便是城主級別的高手也承受不住,而他的目光如電,漆黑的眼瞳所過之處山石樹木紛紛爆碎。那個夜晚,正好有三位城主級別的高手路過,瞬間就被那狂暴的氣息所衝擊,三位城主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肉體的壓迫,更多的是來自靈魂的威壓,純粹的殺伐,無情,冷漠,不摻雜任何的色彩,寧他們窒息。而他們隻是路徑邊緣地帶,隱約隻能看見一個人影未曾看清模樣,第二天後,那氣息消失,三位城主飛也似的逃亡而去。數日後,人們小心翼翼的去查看,卻隻有一道身影盤坐在一塊巨石上,背對著眾生。於是就有了傳言,有位大師誓死除魔衛道。大師的稱號由此而來。

人們在談論大師的事跡,突然,天梯上傳來一聲慘叫,一人右腿自膝蓋處斷裂,鮮血流淌不上,傷口光滑如鏡。此人目光神俊,背負長劍,一看便是修行人士,如今麵對傷口卻手足無措,掙紮間,全身出現細密的傷口,滲出血珠,瞬間鮮血噴湧而出,失血過多而亡。

突然間的變故令人們驚慌。少爺,少爺,有老仆方才和人們談論,不曾關注他,現在飛奔趕往,雖然兩位老仆年事以高,但氣血強大,話音剛落便已在屍體邊,但兩位老仆站立在台階上就再也沒有任何動作,形似雕塑,轉瞬間,一人以眉心為界限,分裂成了兩半,另一人自左腰至右肩,上半身滑落,這詭異的一幕令人們不由自主的後退幾步。

有位城主級別的高手不信邪,冷哼一聲,毅然踏上了台階,此人正是那個夜晚的三位城主之一,他邁步走了上去,越過了三具屍體,繼續向上,一步,兩步,三步,邁出第四步的時候,又收回了腳,然後急忙退了回來。眾人問情況,此人說道:“殺氣,純粹的殺伐,,大,,.大,,,大師,話音未落人已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