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供電企他的線損率管理(1 / 3)

第一節 概述

電能從發電廠送出,經升壓變壓器到輸電線路、到降壓變壓器、到配電線路,到配電變壓器、直至用戶的電能表為止的傳輸過程中所引起的損失電量總和,統稱為線路損失電量;對供電量之比,稱為線路損失率,簡稱線損率。它是供電企業反映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的綜合性的經濟技術指標。如果導線,設備選擇不恰當,電網結構不合理,運行管理不善,線損將會增加。此外,在電網實際運行中,還有各種不明損失,如電能表有誤差、漏抄、錯算、帶電設備絕緣不良而漏電,以及無表用電、竊電等等因素所損失電量,也會增加線損。這就要求我們把各方麵的工作做好,才能使線損降到合理的範圍以內。因此,線損率是涉及到供電企業內部各個環節工作的好壞,各部門的工作都和線損率有直接的或間接的關係。因而,線損率是綜合反映電網經濟運行管理水平和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指標之一。

通常,線損電量是根據定期抄錄的用戶電能表電量的總和和供電口子各電能表電量的總和即供電量)相減得出的。也就是說,線損是個餘量。它的準確度決定於計量供電量和售電量的許多電能表的準確度,以及對用戶售電量的抄錄和統計辦法。

在電網實際運行中,統計線損率,都是按照實績供電量和實績售電量來計算的。在實績線損電量中,有一部分是在輸送和分配電能過程中無法避免的正常合理的損失,是由當時特定的電網負荷和供電設備的參數決定的。這部分損失電量,可以通過理論計算得出,所以稱為理論線損電量,又稱技術線損;另一部分損失是由於抄表、偷漏、差錯引起的不明損失,又稱管理線損。因此,線損包括兩部分,一部分叫技術線損,另一部分叫管理線損。

電力網的線損電量是由發電廠供給的,如果線損不合理地增加或者忽大忽小,將使一部分發電設備的容量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在供電設備上白白地消耗浪費掉了。再者,如供電設備通過的負荷也不是在經濟的最佳狀態下運行,則供電設備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根據我國目前情況,如果全國平均線損率能下降1%,則一年就可少消耗十多億度電。由此可見,努力降低線損,不但可以節約電能,達到“多供少損”的目的,同時,也節約了煤炭和石油等動力資源,對供電企業來說也就降低了線損率,相應地降低了供電成本。因此,努力降低線損是供電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首要任務。

第二節 線損的分類及其組成

一、線損的分類

按損耗特點分

不變損耗(或固定損耗。這部分損耗是電力網各個元件中與負荷電流變化關係不大的那部分損耗,如變壓器、互感器、調相機的鐵芯損耗,線路的電暈損耗,電能表的損耗,絕緣子的損耗等。

可變損耗。這部分損耗是電力網中各元件的電阻與通過的電流的平方成正比的損耗,如變電器、互感器、調相機、電抗器、消弧線圈中的線損、線路接戶線、電能表中的電流線圈中的損耗。

按技術管理分

技術線損。在電力網輸送和分配電能過程中無法避免的正常的合理的損失。說得更精確些,就是各傳輸元件均在最經濟的狀態下運行所產生的損耗。也正像我們人走路時消耗體力一樣,然而要走路,就必須消耗一定的體力。電能傳輸同樣要消耗一定的電能,我們把這部分正常的合理的線損稱為技術線損。

管理線損。在統計過程中,需要裝置許多計量用的互感器、電能表,這些裝置和表計都有不同程度的誤差。另一方麵在抄表計費過程中又人為地會產生抄表錯誤,抄表時間的不一致,還可能有偷漏現象發生等等。這些不明損失,歸根到底是我們管理不善引起的,所以稱它為管理線損。

二、線損的組成

在電力係統的正常運行中,在整個電能的輸送過程中,在每個輸變電元件上都將有一定數量的電能損耗。這些元件上的損耗之和就是線損的組成部分。

升壓和降壓變壓器中的鐵芯損耗和在繞組電阻中的銅損。

架空線路和電纜線路電阻的損耗。

高壓線路上的電暈損耗。(一般110千伏及以上才考慮)

《串聯和並聯在線路上的或變電所內)的電抗器中的損耗。

架空線路絕緣子表麵泄漏損耗和電纜線路的解質損接於變電所內的互感器及各種保護裝置和計量儀表中的損耗。

電力係統中無功功率補償設備中的有功損耗,包括調相機及其輔助設備中的損耗,發電機作調相運行時的損耗,並聯電容器中的損耗。

由於通過線路的電流是變化的,就必須了解電流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在計算一天的電能損耗時,一般是以每小時抄表一次的電流值求出其均方根電流值,要精確得多。

導線截麵又各不相同。負荷實測時,隻能測得變電所出口電流,各支線電流是很難測到的。為了簡化計算,一般采用“逐點分段法”這種方法就是按接在線路上的配電變壓器的容量大小正比分配線路始端得出的均方根電流,推算出每台配電變壓器分到的均方根電流,然後在各分支點按代數相加或相減),求出通過各線段的均方根電流。

一般在進行配電線路的線損計算時,都來用此法,比較簡單易行,搜集線路參數也比較容易,進行負荷實測工作量也較小,計算時一般技術人員均能掌握。

(三)升壓和降壓變壓器中的鐵芯損耗和在繞組電阻中的銅損

主變壓器鐵芯中的損耗基本上是不變的,由製造廠可提供的數據,就可算出鐵芯損耗的電量:

主變壓器繞組電阻中的損耗是隨通過繞組的功率(或電流)而變化的。一般製造廠提供的短路損耗麼是相應於通過變壓器額定電流16時的功率損耗。所以當求出通過變壓器均方根電流I後,就可按下式求出變壓器繞組電阻中的電能損耗:

配電變壓器的電能損耗

配電變壓器有兩類統計方法:一類是高供高計,電能表直接接在配電變壓器高壓側計量電量用的。這類變壓器是由用戶負擔配電變壓器損耗的,配電變壓器的損耗已經計量在用戶耗電量內,所以不必再計算這類配電變壓器的損耗。另一類配電變壓器屬於地區公用的配電變壓器和高供低計的用戶專用變壓器,其損耗是由電網負擔的,這就需要根據配電變壓器的容量和台數分別計算其電能損耗。一般有兩種簡化的計算方法。

綜合計算法。根據線路出口端的給定時間內的均方根電流值,然後按變壓器容量進行分配。這樣就不必求出每台配電變壓器的實際負荷變化情況。

低壓線路的損耗

低壓配電線路的特點錯綜複雜,變化多端,而且往往缺乏完整的結線圖和負荷資料,所以要精確計算低壓網絡的電能損耗是很困難的。一般均采用近似的簡化方法進行計算:、以每台配電變壓器的低壓線路為計算單位;按變壓器容量來分配負荷電流;

每台配電變壓器引出的低壓線長度也按配電變壓器額定容量來分配,一般根據本係統中低壓線路的總長度和配電變壓器的總容量,先求出平均單位配電變壓器容量的低壓線路長度,由此再求出各種容量配電變壓器引出的平均低壓線路長度。低壓線路導線(相線和中性線的平均截麵積可按加權平均法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