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與職責什麼是黨的基層組織?
黨的基層組織,是指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包括基層委員會經批準設立的紀律檢查委員會。
黨的基層組織的地位是什麼?
(1)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基礎。中國共產黨是由中央、地方和基層組織共同構成的,是一個嚴密而完整的組織體係。在這個體係中,基層組織是基本的細胞。我們黨的7800萬名黨員,活躍在370多萬個基層組織中。黨通過遍布全國各地、各條戰線和各個單位的基層組織,把廣大黨員組織起來,成為一個有統一意誌、統一行動的整體。如果沒有黨的基層組織及其卓有成效的工作,黨員就會成為散兵遊勇。黨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就不可能有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2)黨的基層組織是開展黨的活動的基本單位。黨的基層組織擔負著教育管理黨員,發展新黨員,執行黨的紀律的重要責任。所有的黨員都要參加黨的一個基層組織,由黨的基層組織負責教育、管理和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員履行義務、行使權利的平台,黨員通過黨的基層組織參與黨內事務的管理。發展新黨員、處分違紀黨員、處置不合格黨員,都要由黨的基層組織嚴格把關。因此,黨的基層組織是否堅強有力,能否切實履行黨章規定的職責,直接關係到能否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及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3)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黨的基層組織分布在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盡管這些基層單位的工作性質、領導體製有所不同,黨的基層組織的具體職能、工作方法也不完全一樣,但都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都要擔負起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職責,都要團結和組織黨內外的幹部和群眾努力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黨的基層組織的這種作用,是黨的領導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具體體現,是其他任何社會組織都無法替代的。
(4)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係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黨的基層組織紮根在社會基層,與人民群眾有著直接的、經常的、密切的聯係,能夠直接傾聽群眾的呼聲,把握群眾的思想脈搏,了解群眾的情緒,掌握群眾的生產、工作和生活狀況。因此,黨的基層組織擔負著直接聯係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團結群眾的重任。一方麵,它要及時準確地向上級黨組織反映群眾的願望、要求和呼聲,為領導機關的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另一方麵,它要向廣大群眾宣傳解釋黨的主張和決定,團結帶領群眾實現黨的任務。如果黨的基層組織軟弱渙散,不起作用,黨的意圖就難以貫徹到群眾中去,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也難以反映到黨的領導機關中來,黨就不可能團結和帶領廣大群眾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黨的基層組織的作用是什麼?
(1)推動發展的作用。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對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離開發展,實現民富國強、促進社會和諧、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和堅持黨的先進性都無從談起。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推動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始終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的神聖使命。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曆史新時期,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充分體現黨的先進性,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可靠保證。基層黨組織要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2)服務群眾的作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能不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衡量基層黨組織是否具有先進性的根本標尺。基層黨組織要始終把服務群眾作為重要職責,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傾聽群眾呼聲、體察群眾情緒、反映群眾訴求、關心群眾疾苦。適應新形勢對服務群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強化服務功能,構建聯係和服務群眾工作體係。要組織廣大黨員做好聯係和服務群眾工作,積極探索和總結推廣黨員服務群眾的好做法、好經驗。如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推廣的“黨員承諾製”,不少地方探索實行的“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黨員責任區”、“黨員誌願者”等做法,有力地調動了黨員服務群眾的積極性。要進一步總結完善這些做法,並使之製度化,為黨員服務群眾提供科學有效的組織和製度保證。
(3)凝聚人心的作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把全體人民最廣泛地團結起來,把各方麵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來,共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奮鬥,對各級黨組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層黨組織承擔著團結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的重要職責,要切實發揮好密切聯係群眾的優勢,把一切積極因素調動和凝聚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上來。改革開放以來,基層黨組織不斷發展壯大,顯示出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在新的形勢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人心的作用,要求基層黨組織必須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使基層黨組織成為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的堅強戰鬥堡壘,切實做到哪裏有群眾哪裏就有黨的工作,哪裏有黨員哪裏就有黨的組織,哪裏有黨的組織哪裏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堅強的戰鬥力。
(4)促進和諧的作用。在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許多利益關係和社會矛盾往往彙集在基層,這就要求基層黨組織必須切實承擔起化解矛盾的責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要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重點,運用溝通協調、說服教育、示範引導和提供服務等方法,讓群眾全麵了解國情、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了解本地區本部門的發展目標和工作部署,教育引導群眾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解決利益矛盾,促進社會和諧,自覺維護社會安定團結。認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創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切實理順群眾情緒,關心群眾生產生活,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都要當作大事來對待,凡是群眾提出的意見都要真心實意地去聽取。加強對矛盾糾紛的排查和分析工作,及早發現可能發生的各種矛盾,及時妥善地采取措施,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黨的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是什麼?
(1)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團結、組織黨內外的幹部和群眾,努力完成本單位所擔負的任務。
(2)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
(3)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性,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監督黨員切實履行義務,保障黨員的權利不受侵犯。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
(4)密切聯係群眾,經常了解群眾對黨員、黨的工作的批評和意見,維護群眾的正當權利和利益,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5)充分發揮黨員和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發現、培養和推薦他們中間的優秀人才,鼓勵和支持他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6)對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和培養,做好經常性的發展黨員工作,重視在生產、工作第一線和青年中發展黨員。
(7)監督黨員幹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國法政紀,嚴格遵守國家的財政經濟法規和人事製度,不得侵占國家、集體和群眾的利益。
(8)教育黨員和群眾自覺抵製不良傾向,堅決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
不同類型黨的基層組織的職責和作用有什麼不同?
黨章對不同類型黨的基層組織的職責和作用作了明確規定:
街道、鄉、鎮黨的基層委員會和村、社區黨組織,領導本地區的工作,支持和保證行政組織、經濟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充分行使職權。
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黨的基層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工作。保證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本企業的貫徹執行;支持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廠長)依法行使職權;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支持職工代表大會開展工作;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領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
非公有製經濟組織中黨的基層組織,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實行行政領導人負責製的事業單位中黨的基層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實行黨委領導下的行政領導人負責製的事業單位中黨的基層組織,對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和作出決定,同時保證行政領導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