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廣漢南興鎮。
1980年起發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黃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寶墩文化,下啟金沙文化、古巴國,前後曆時約2000年,是我國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為止我國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現在已經臨近午時,小道上傳來了幾人的說話聲。
“小哲,咋們還有多久才到啊?”
說話的名叫馬胡金柯,來自北京體大,身高接近兩米,一身阿迪達斯運動短裝,體格健壯,國字臉,顯得非常陽光健康。
尋著馬胡金柯的目光看去,不覺感到眼前一亮,不遠處站立著一個身穿黑衣黑褲的年輕人,雖一身黑色,但還是掩蓋不了他那從內而外散發出的自信,最令人映像深刻的是,他的眉宇之間有一股淩然之氣,儼然大將之風,可曾記得關羽也有一副這樣的眉毛。
他叫譚小哲,北大中文係的學生,此時正值暑假,他和幾個哥們回到家鄉,順便去三星堆遺址看看。
“我說馬胡,你這麼好的體格怎麼就怕熱呢?再堅持一下,一會兒就到了。”小哲看著馬胡一臉無奈的說到。
“我……”馬胡無語,“我這從小就怕熱,這也不能怪我不是,你看今天這太陽,真毒。”
“也是,怎麼今天這麼熱呢?哎,快點吧,早到早解脫。”譚小哲拍了拍馬胡金柯的肩膀說道。
兩人說著便加快了腳步……
公元前451年,蜀王宮……
“你是說秦國拿了我的南鄭?”
蜀王宮,顧名思義,古蜀國君王住的地方,仔細觀察,會發現這裏更像是一個廟宇,隻不過少了幾座佛像罷了。兩邊掛著幾道簾,頂上吊著幾排鈴鐺。當然,這隻是大殿而已。縱觀整個蜀王宮,大氣、奢華,和周天子的皇宮相比,或許更勝一籌。
大殿中央坐著一個中年人,氣宇軒昂,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這便是剛剛說話的那人,開明王朝的皇帝——蜀王。
“是的,大王,這一仗我軍損失慘重。據探子來報,鎮守南鄭的將士僅有不到一百人生還。”大殿底下站立著十幾個人,這些都是蜀國的中央官員,說話的則是大司馬張誼。
大司馬,掌管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張誼是蜀王座下第一大勇士,不僅武力高強,而且熟知兵法。
“哼!贏刺,你個卑鄙小人,竟然敢突襲我南鄭。你我終有一戰,就讓今日做個了結。傳我的命令,本王要親自出兵,奪回南鄭。”蜀王異常憤怒。
“大王!”底下群臣異口同聲道。
“不用說了,我已經決定了,拿不回南鄭,我有何顏麵去見我父親,想我魚鳧祖帝,開疆擴土,何等的威風,我絕不能讓蜀國丟失一分一毫土地。”
魚鳧,蜀人的祖先。曾經帶領蜀人攻城略地,戰無不勝,傳說還得到過神仙的指點。溫江萬春鎮境內有條馬壩河,在古時候非常大,河寬三百六十丈,水深看不見底。那時,河的南北兩岸有兩個王國,百姓們都靠打魚為生。在南邊的這個王國裏,有個中年人,既聰明又勇敢,漁民們都很佩服他,就擁戴他當了打漁頭。這個王國的大王凶殘貪婪,捐稅一次比一次重,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惱火。打漁頭也忍不住了,心一橫,帶領老百姓推翻了那個大王,重新建立了一個王國。因為大家都是打魚的,打魚要用漁網、魚叉,還要靠喂的魚老鴰下水逮魚,魚老鴰是一種野鴨,古稱鳧,因而這個王國就取名叫魚鳧國,那個打漁頭當了大王就稱為魚鳧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