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收養(2 / 3)

男子取出籃子中的那個包裹,感覺頗有分量,心中有些好奇,輕輕打開,包裹上麵竟然有著數錠黃金。饒是數次出仕,也曾身居高位,男子也是不由得有些驚訝,這幾錠黃金,加起來竟然有數斤重,他全部身家加起來,也比不上這裏的一半。

“咦,他家人這麼有錢,為什麼還要拋棄他。”婦人雖然在逗弄著懷中的孩子,注意力也依舊放著幾分在丈夫身上,看到包裹中的黃金,女子小嘴微張,卻再難以合起。

將黃金取出,放在一旁,男子看到下麵有著一封信,撕開信封,看了看其中的信件。

合上信封,看著夫人懷中的孩子,男子不由有些憐惜。

據信中所說,這個孩子名叫安然,孩子的父親本是商人世家,雖然由於元朝殘暴,卻依舊留有不少資材,算是鄉裏的豪紳,生活過的相當不錯。可惜,人有旦夕禍福,在他外出經商之時,家中產業竟被路過的一位蒙古貴族看上了,二話不說便要搶奪,他的妻子想要反抗,最後也被殺害,經商歸來,卻發現已經家破人亡,孩子若不是好友的幫忙,恐怕也已經死了。

那人雖然是一個商人,卻也練過家傳的武藝,依靠自己的家財,縱使在江湖上也算得上是一流高手,知道自己通過尋常方法必然報不了仇,那人決定鋌而走險,行刺殺之事。他知道此行無論成功與否,自己都不能幸免,而且元庭也必然勃然大怒,行株連之舉,若是將孩子寄養在朋友那裏的話,不僅保不住孩子,還會害了朋友,所以他決定找一個跟他沒有交情之人寄養孩子,於是便找到了這裏。

包裹裏的東西是作為收養他孩子的報酬,那幾十兩黃金看似珍貴,對那人與對這個男子來說,都隻是身外之物,真正珍貴的是信封下麵的幾本書籍。這是那人家族自漢朝起整理的資料,包含著以商人的角度對王朝更替的看法,對曆代興衰的思考,以及一些經商的技巧經驗。

若是普通的儒生,對這種東西肯定是嗤之以鼻的,士農工商,商本是末業,士子儒生又豈能去學習這種東西。但是以男子的胸懷氣度自然不會有這種偏見,士農工商,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這正是影響整個國家的四種強大的力量,自漢朝起,這個國家便開始扶持士、農、工,打壓商人,即使如此,商人依然有著影響這個國家的力量,縱使千般打壓,隻要有一絲機會,商的力量便可以茁壯成長,屢禁不止,百折不撓。

男子胸中裝的是這個世界,又豈會忽視商的力量,如今有這麼一份典籍擺在他麵前,他自然是萬分的驚喜。

放下信封,男子拿起信封下的書籍,看著封麵上寫著三個大字:《資本論》。

……

那個孩子正是轉生而來的安然,有著數十年的世界,安然自然想要在這個亂世將至,群雄並起的時代做些什麼。不過,安然也有著自知之明,他不過是一個宅男,哪怕實力強了,也不過是一個厲害的宅男罷了,跟皇帝,諸侯之類的八竿子打不著,他也不打算強迫自己去做這種不可能的事。

幸好,他的這個身份是眼前這個天下最聰明的人的養子,他的名字叫劉基,若說這個名字各位看官覺得陌生的話,那說出他的字,大家就應該知道了,他字伯溫,劉伯溫,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