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老板邀請我們到他的辦公室喝點水。我倆被女孩子請進了裏麵。進到裏麵一邊招呼服務員倒水,一麵自我介紹說,他叫刀坤,他爺爺是南下幹部,解放雲南後便留在了雲南。他從小在雲南長大,在緬甸讀的大學,因緬甸的玉石業發達,畢業後開了個玉石加工廠,現在做玉石加工,現在這個店就是他自己開的。寒暄過後,刀坤說,這樣吧,你們出來旅遊行程緊,我不便留你們吃飯,我是幹這一行的,我就送你們兩件玉器,留作紀念吧。我不知朋友當時心裏怎想,我心裏竊喜,不僅認識了一個老鄉,還能給點紀念品,心裏那個美勁兒,別提了……
等服務員拿過來時,打開精美的包裝盒子,是兩對玉鐲。我對玉沒有概念,不知好賴。但想,隻要不出錢,管它真假,無所謂了。正當我們客氣推讓時,刀坤說,這樣吧,你們也別不好意思,你們出個成本錢吧。
我一聽這話,心裏有所警覺,小心翼翼地問,成本錢是多少?
就這種上等的玉,可以作為鎮宅之寶。我平時要賣的話最低也要一萬多,看在老鄉的份兒上,你們每人出上六千人民幣吧。
我心裏想壞了,很可能是上套了。我那位領導朋友不常出門,根本沒有看出破綻,準備掏口袋。我不好意思明說,隻能暗示說,現在不要拿了,咱們回來的時候再拿。
刀坤說,拿上吧,我回來的時候不一定在這。
朋友一邊掏錢,一邊說,我隻有七千元,不夠,你快去車上拿。
刀坤又說話了,沒事,錢不夠,回到旅館給了導遊也行。他這句話加劇了我的懷疑。不同的是這句話更加劇了朋友對刀坤的信任。我估計他在心裏說,你看老鄉多信任咱們。我此時恨不得說,這是假的。但不能說,一是當時的那種氣氛如果說了,尷尬不說,朋友一定不會聽我的。
他雖說是我的朋友,但在工作上是我的上司,憑我對他的了解,他不會聽我的。弄不好他還會說我一句,就你聰明。我隻能做到不掏錢,幸運的是他的錢不夠一萬二,要夠的話他一準把我的那一套也給出了。
上了車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委婉地說,這玉鐲有可能是假的。
不可能,老鄉也會騙咱。
問題是有可能老鄉也是假的。
你沒有想一想,如果他不是高平人,他能知道三甲那個小地方。
倒是,那是山西南部的一個小鄉鎮。我沒有足夠的理由反駁,但憑我的直覺,我覺得是一場騙局,一場導遊和刀坤精心謀劃的騙局。
後來,我們到了雲南專賣玉器的地方,讓那裏的工作人員鑒別了一下,工作人員說,這和我們櫃台裏賣的一樣,充其量也就二三百元錢。
我朋友的臉一下黑了,不再理我。他倒不是在乎那點錢,他在乎的是讓別人忽悠了一把。
回來的路上,朋友一言不發,我“開心”地笑了一路,我有些幸災樂禍,你是領導,你就全部正確,沒錯的時候?
我記得在回來的飛機上我說了一句,領導啊!你讓刀坤狠狠地宰了你一刀。說完,我看了朋友的臉,想他要發脾氣,沒想到他罵了一句“刀坤這狗日的”後,哈哈大笑起來,笑完後正色地說了一句,以後不許提這檔子事,丟人。
哈哈哈……這回輪著我笑了。
這不是講故事,這是我親自經曆的一件事。
在澳門那次是導遊帶我們到一家首飾店,她在路上說,澳門的首飾假的太多,我帶你們去的地方不會有假。
在她引薦的店裏我挑了一條項鏈。上車後,我問導遊,你看看我這件是真是假。
你在哪買的?
旁邊的一家小店。我忽然想和導遊開個玩笑。
導遊很仔細地看了看說,假的。
不會吧。我以為她在開玩笑。
真的,我不開玩笑。導遊一臉正色。
我看導遊不像在開玩笑,連忙說,我就是在你帶的店買的。
不可能,這絕對是假的。
我拿出發票。導遊不說話,臉色陰沉。
是假的嗎?我又一次問。
那去退好了!
導遊乖乖地讓司機調頭去那個店。
到店裏店主正準備打烊。我要求退貨,自然老板不幹,我那時候年輕氣盛,拍桌子瞪眼,說實話我當時有些氣急敗壞,忘了是在澳門,還想著是在國內。要當時理智的話,斷然不敢那樣做。最後老板讓步,死活隻同意退百分之八十。我當時想明白了,也隻能這樣了,可能那百分之二十已經讓導遊提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