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雲,一息尚存書要讀;但無論如何,讀書應是樂事而非苦事。
那些頂盔貫甲如臨大敵的書,那些需要正襟危坐雙手捧讀的書,真正把讀者害苦了。還有那些高頭講章、新舊八股、假大空言,讀來亦隻能如木皮道人所雲,甘蔗渣嚼了又嚼,有何滋味?
人生有限,書海無涯,故不能不慎擇所讀之書。現在是改革開放的時代,是全球文明的時代,讀書的內容、方式和習慣自不能不異於昔時。現代人不能像申公豹,臉永遠朝著背後,而應該麵向前方,麵向未來;同時為了向前,又必須先弄清自己是從何而來,現在又立足何處。
《人人袖珍文庫》所收的,都是中外古今名作,尤其注重那些體現了民主與科學精神,有利於人類進步事業,能調和現代審美觀念的著作。文庫的選目堅持“雙百”方針,不限類,不限時,不限地,不限人,隻限一條:一定要是有全人類文化積累價值,不會被曆史的潮流所拋棄,父親讀過兒子還會要讀的書。
選定書目當然是最要緊的,但光有這還不能適應“時少事煩”的現代讀者的要求。《人人袖珍文庫》有六個字的特點:開本小,字體大。開本一律采用特定的六十四開本,外出旅行時衣袋內可以裝,坐著躺著隨地隨時可以讀。字體一般用老五號字,經典和詩詞或用小四號字,特大的長篇也決不用六號小字,以保護讀者特別是少年讀者的視力;同時排版注意疏朗美觀,校對力求消滅錯字,印刷盡量選用好紙,保證讀來悅目賞心,不至於手酸眼痛。
總之,為了人人,是《人人袖珍文庫》的唯一宗旨。我們無意在高閣或高架上和高文典冊比高低,唯願能成為在緊張忙碌之餘還想從書中得到一點安閑和愉悅的現代人的朋友,唯願能使朋友們特別是青年朋友們能通過閱讀多得到一點人類文明各方麵的知識。區區此意,識者鑒之。
鍾叔河、袁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