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鐵馬兵戈向西征 第一回 鐵匠路遇老儒生(1 / 2)

太行山南麓,青峰如黛,赤嶺若霞,溪水潺潺,雲霧繚繞,樹木蔥蔥蘢蘢,花草欣欣向榮。有一位老者,須發如銀,背部微駝,頭戴方巾,身穿紫袍,一副儒生裝扮,緩步走在進山的路上。他一邊走,一邊欣賞周圍的美景。這時正是初夏的一個午後,溫暖的陽光透過稠密的樹葉,在小路上灑出斑斑點點的光亮,幾隻小鳥在空中鶯鶯鳴叫,整個山林顯得格外清幽寧靜。

老者走了一段路,感覺有些疲憊,就坐在路旁一棵大樹隆起的樹根上,休息一下歇歇腳。這時,一串清脆嘹亮的歌聲,從遠處飄飄搖搖傳入他的耳畔。“大山高高入雲端,溪流叮咚水潺潺,太陽照得俺身上暖哎,滿載而歸把家還,呀把家還……”老者聽後含笑自語:“這首山歌唱得真是好聽,讓人忘卻紅塵俗事,心境空明,魂歸自然啊!”

老者坐著又休息了一會兒,就見從山下的小路上健步如飛走過來一個壯實的小夥兒。這個小夥兒年紀在二十歲左右,身材魁梧,五官端正,濃眉大眼,鼻直口寬,膚色有點黝黑,一身粗布青衣,肩上挑著一個扁擔。扁擔的前麵掛著一個大包袱和兩隻山雞,包袱裏鼓鼓囊囊裝滿了東西,扁擔的後麵掛著十幾個破舊的鋤頭、鐮刀。老者看這個小夥兒像是山裏的村民,就站起來拱手作揖,說道:“這位小哥,老朽這廂有禮了!”小夥兒急忙把扁擔放在地上,拱手還禮說:“這位老伯,有禮了!”老者問道:“敢問小哥,剛才那個山歌是不是你唱的呀?”小夥兒說:“正是俺唱的,唱得不好聽,打擾老伯了。”老者連連擺手說:“沒有,沒有,你唱得非常好聽啊!”小夥兒一聽很高興,用手撓著頭靦腆地笑著說道:“老伯誇獎了,嗬嗬!”

老者又問道:“敢問你就是這裏的山民嗎?”小夥兒回答說:“正是,俺家就住在前麵十裏之外的於家村。”老者接著問:“噢!那老朽再向小哥請教一下,你們這裏有沒有住著一對外地來的,年齡約四十歲左右的外地夫妻?”小夥兒用手撓撓頭,想了想說:“外地夫妻啊?好像沒有哎!俺們這裏住的都是本地人。咱們再往前走,有一個十字路口,往東六裏地是趙莊,村民都姓趙;往西走八裏地是陳家堡,村民都姓陳;往北走十裏地就是俺們於家村,村民都姓於。”老者有些失望,隨口又問了一聲:“噢!那小哥你也姓於啦?”小夥答道:“不是,俺姓程,叫程路生。俺自小沒有父母,是俺師父和師娘從路邊把俺撿到撫養長大的,所以叫‘程路生’。”“是嗎?”老者眼睛一亮,接著問道:“那你師父是不是姓於啊?”程路生答到:“俺師父姓張,叫張孟和。”老者有些不解,接著問道:“你剛才不是說於家村的村民都姓於嗎?怎麼你師傅姓張、你姓程啊?”程路生不慌不忙地說:“對啊,俺說的不錯啊!俺剛才說的是村民啊,村民主要以種田為生,俺師父和俺可都是手藝人,靠打鐵為生,比那些村民要強多啦!俺師傅的手藝方圓百多裏遠近聞名,周圍的鄉親都尊稱他叫‘鐵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