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移動,並能保證被切齒輪的分度圓與滑架上的直線始終相切,並作純滾動,從而實現對滾運動。齒條刀由螺釘緊固在刀架上,刀架裝在與滑架的導槽相垂直的導槽裏,旋轉螺旋可使刀架帶著齒條一起相對於托盤的中心作徑向移動。因此,齒條刀隨滑架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動,又可隨刀架一起作徑向移動。這樣,就可以模擬齒輪範成切削了。
當齒條刀的中線與被切齒輪的分度圓相切時,齒條刀中線與節線五重合,此時變位量標尺刻度為零點對準,這樣就可切製出標準齒輪。
切製變位齒輪時,旋轉調變位量標尺使移距量,此時刀具的中線與節線五分開,即刀具的中線與被切齒輪的分度圓離開距離,這樣便能切製出變位齒輪。
四、實驗內容
1.繪製2=10標準齒輪2~3個完整的齒形。
2.用移距變位法繪製變位齒輪2~3個完整的齒形。
五、實驗步驟
1.範成2=10的標準齒輪
(1)計算出分度圓直徑麼基圓直徑齒頂圓直徑和齒根圓直徑。
(2)以力為直徑,在圖紙上畫出四個同心圓,並將圖紙剪成直徑比麼大的圓形。
(3)將圓形圖紙放在托盤上,使二者同心,然後用壓環和螺母固定。
(4)旋轉螺旋使變位量標尺刻度零點對準,此時齒條刀的齒頂線應與圖紙上的齒根圓相切。
(5)每當把滑架向左或向右移動一個很小的距離,就用削尖的鉛筆把刀具的齒廓播繪在圖紙上,連續童複上述動作,直至繪出2~3個完整的齒形,並觀察有無根切現象。
2.範成2=10的移距正變位齒輪
(1)計算最小變位係數,確定變位係數,計算移距量爪及變位齒輪的齒頂圓直徑和齒根圓直徑。
(2)分別以、釣、4和心為直徑在圖紙上畫出四個同心圓,並把圖紙剪成比化大的圖形。
(3)把圓形圖紙放在托盤上,使二者圓心重合,用壓環和螺母固定。
(4)違旋轉螺旋調移距量為(由變位量標尺讀出),此時刀具的齒頂線應當與變位齒輪的齒根圓相切。
(5)每當把滑架向左或向右移動一個很小的距離時,就用削尖的鉛筆把刀具的齒廓描繪在圖紙上,連續重複上述動作,直至繪出2~3個完整齒形,並觀察齒頂是否變尖。
六、複習思考題
1.敘述漸開線齒廓範成原理。
2.產生漸開線齒廓根切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參數測定
一、實驗目的
培養學習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解決齒輪參數測定這一生產實際的動手能力。
二、實驗用具
1.待測齒輪。
2.遊標卡尺、公法線長度、分尺等。
3.實驗內誇
確定被測齒輪的基本參數一摸數爪、壓力角幻判別是否標準齒輪,對非標準齒輪,要求出變位係數。
三、實驗步驟
1.確定齒數之齒數,可直接從待測齒輪數出。
2.確定齒圓直徑麼和齒根圓直徑為了減小用遊標卡尺測量誤差,同一個數據應在不同位置上測量茲次,然後取算術。
3.是用公法線長度百分尺(或用遊標卡尺)測量公法線長度的示意圖。測量時,跨測齒數為的確定采用這樣兩種方法:一是根據被測齒輪齒數,從有關的表中查出跨測齒數;二是直接用目視的方法使公法線百分尺的兩個爪盡量與齒廓漸開線部分相切,測出跨個齒的公法線長度為了減小測量誤差,應在齒輪一周的三個均分部位測量三次,取其算術平均值。
4.為了避免因變動位置而引起的測量誤差,測量與時,應在相同的幾個齒上進行。
5.判定被測齒輪是否為標準齒輪並確定其變位係數。
將測得的公法線長度與理論值根據被測齒輪的模數和壓力角從標準齒輪公法線長度表格中查出)進行比較。
實驗四轉子動平衡實驗I
一、實驗目的
1.觀察由於轉子質量分布不均衡所引起的機械振動現象,提高對轉子進行質量平衡必要性的認識。
2.加深對轉子的平衡原理和平衡計算的理解,鞏固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閃光動平衡機的工作原理
當被校驗的轉子旋轉時,由不平衡量所產生的離心慣性力迫使擺架做徑向擺動,擺動的振幅成正弦規律變化,振幅的大小與不平衡量成正比,振動的頻率為被校驗轉子的旋轉頻率。擺架來回擺動時,帶動傳感器中的線圈在永久磁場中做同步往複運動,切割磁力線而產生電動勢,電動勢的大小按正弦規律變化。左右兩傳感器把感受到的交變信脈衝形成電路。
由麵的分離電路消除兩技正麵之間的相互影響,然後信號經前置放大和選頻放大電路的放大選頻後,一路經橋式整流電路輸入微安表顯示相對不平衡量的大小;另一路經脈衝形成電路形成負脈衝,把負脈衝輸入閃光電路觸發閃光燈柵極,產生與轉子旋轉頻率相一致的脈衝閃光,從而顯示出不平衡量所在的相位。
三、實驗步驟
1.接通電源,預熱10分鍾。
2.把被校驗的轉子放在擺架上的形槽裏,用轉臂擋住被校驗轉子的軸端,調節兩擺架的高度,同時旋轉“傳動帶調整”旋鈕,使轉子處於不竄動狀態,然後固定擺架。軸瓦加潤滑油。
3.旋轉電子測量係統麵板上“左量右量”旋鈕,使之指向“10”位“左麵右麵”旋鈕指“0”位。
4.“輕重”開關指“輕”(如果用去重法平衡時應指“重”)。開車前,“衰減”旋鈕置最大檔,開車後再調至合適位置。旋轉“轉速範圍”旋鈕指到實驗轉速擋。
5.當被校驗轉子運轉平穩後,鬆開擺架鎖緊螺釘,旋轉“轉速選擇”旋鈕,使微安表指針指最大讀數。
6.旋轉“左靜右”旋鈕指左,此時微安表的讀數為左校正麵相對不平衡量的讀數。置閃光燈於轉子左校正麵並與轉子軸線在同一水平麵上,旋轉“閃光燈”旋鈕,照射在左校正麵外圓上某一標記處的光點為加平衡重的相位,而不平衡重的相位則在光點的對應點處。旋轉“左靜右”旋鈕指右時,電表讀數為右校正麵的相對不平衡重。置閃光燈於右校正麵處,光點位置為加平衡重的相位。記錄所測不平衡重及相位。
7.擰緊擺架鎖緊螺釘,停機。
8.再次啟動電機,按上述方法重複幾次,當電表讀數小於10格,相位指示看不清楚時,動平衡實驗即告結束。
9.把所加的平衡重分別記錄下來。
四、複習思考題
1.敘述閃光式動平衡機的工作原理。
2.為什麼轉子進行動平衡時,平衡校正麵不能少於兩個?
轉子動平衡實驗II
一、實驗目的
1.掌握在框架式簡易動平衡機上利用求不平衡重徑積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拳握用雙麵校正使回轉件達到動平衡這一基本概念的具體應用。
二、實驗用設備
確定相位的方法是;當振動係統達到平衡時停機,用手旋帶輪,使指針15轉到背向並垂直軸線的位置。此時,口的相位在過校正麵圓心的鉛直線上方,而不平衡重。則在鉛直線的下方。
實驗五齒輪傳動效率實驗
一、實驗目的
1.了解齒輪傳動效率試驗台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2.掌握在試驗台上測定減速器悖動效率的方法。
二、實驗要求
1.畫試驗台的示意圖。
2.測定減速器傳動效率並繪出效率曲線。
三、實驗設備及測試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