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經濟學含義及其發展
1工程經濟學的含義
要學習工程經濟學的含義,首先應該了解工程的含義、經濟學的含義,這對理解工程經濟學的含義有所幫助。
工程,是指人們應用科學的理論、技術的手段和設備來完成的較大而複雜的具體實踐活動。工程的範疇很大,包括化學工程、冶金工程、機電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食品工程等。主要內容有生產工藝的設計與製定、生產設備的設計與製造、原材料的研究與選擇、土木工程的勘測設計與施工設計、土木工程的施工建設等。此外,人們習慣上將某個具體的工程項目簡稱為工程,如建設項目中的三峽水電工程、青藏鐵路工程、核電站工程,還有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新產品開發項目、新藥物研究項目、軟件開發項目。工程經濟學中的工程既包括工程技術方案、技術措施,也包括工程項目。
經濟的概念在不同層麵有不同含義,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經濟是指生產關係。經濟是指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經濟製度,是人類社會生產關係的總和,也是上層建築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如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分配體製等就是這裏所說的經濟。
(2)經濟是指一國的國民經濟的總稱,或指國民經濟的各部門,如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商業經濟、郵電經濟等。
(3)經濟是指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過程,即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現象和過程。社會生產和再生產中的經濟效益、經濟規模就是指這裏的經濟。
(4)經濟是指節約或節省。就是指在社會生活中,如何少花資金、節約資金。如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實惠、價廉物美就是指這裏的經濟。
以上經濟的幾種含義中,(1)、(2)屬於宏觀的經濟範疇,(3)、(4)屬於微觀的經濟範疇。工程經濟學主要側重於微觀經濟的含義。
工程經濟學是對工程技術問題進行經濟分析的係統理論與方法。工程經濟學是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運用工程經濟學分析方法,對工程技術(項目)各種可行方案進行比較,選擇並確定最佳方案的科學。它的核心任務是對工程項目技術方案的經濟決策。
2工程經濟學的發展
工程經濟學的產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現已發展成為較為成熟的應用經濟學學科之一。
1)工程經濟學的萌芽階段(—年)
工程經濟學的曆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年美國的土木工程師惠靈頓出版的著作《鐵路布局的經濟理論》,在書中開創性的開展了工程經濟領域中的經濟評價工作,認為資本化的成本分析方法,可應用於鐵路最佳長度或路線曲率的選擇。惠靈頓精確地闡述了工程經濟的重點:“不把工程學簡單的理解和定義為建造藝術是很有好處的。從某種重要意義來說,工程經濟並不是建造藝術。我們不妨把它粗略定義為一門少花錢多辦事的藝術。”
年,斯坦福大學教授菲什(JCLFish)出版了第一部《工程經濟學》著作,將投資模型與證券市場聯係起來。
年,戈爾德曼(OEGoldman)教授在其《財務工程學》一書中提出了決定相對價值的複利模型,從而可以用複利法確定方案的比較價值,為工程經濟學很多經濟分析原理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年,EL格蘭特教授出版的《工程經濟學原理》教科書奠定了經典工程經濟學的基礎,其中的許多理論貢獻得到了社會公認,他也被稱為“工程經濟學之父”。格蘭特教授在該書中不僅指出了古典工程經濟的局限性,而且以複利計算為基礎,討論了判別因子和短期投資評價的重要性,以及資本長期投資的一般比較。
至此,工程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產生了。
2)工程經濟學的發展階段(—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受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的影響,工程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從單純的工程費用效益分析擴大到市場供求的投資分配方麵。
年,喬爾迪安教授出版了《管理經濟學》,開創了應用經濟學新領域,公司理財學在20世紀50年代發生了重要變化,這兩門學科都把計算現金流的方法應用到資本支出的分析上,在投資收益與風險分析上起了重要作用。更大的轉折發生於年,喬爾迪安教授的《資本預算》一書不僅發展了現金流量的貼現方法,而且開創了資本限額分配的現代分析方法。
20世紀60年代以後,工程經濟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風險投資、決策敏感性分析和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分析3個方麵。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的德加莫、卡納達和塔奎因教授。德加莫教授偏重於研究工程企業的經濟決策分析,他的《工程經濟》(年)一書以投資形態和決策方案的比較研究,開辟了工程經濟學對經濟計劃和公用事業的應用研究途徑。卡納達教授的理論重視外在經濟因素和風險性投資分析,其代表作為《工程經濟學》(年)。塔奎因教授的理論則強調投資方案的選擇與比較,他提出的各種經濟評價原則(如利潤、成本與服務年限的評價原則;盈虧平衡原則和債務報酬率分析;等等)成為美國工程經濟學教材的主要理論。還有喬治泰勒的《管理經濟與工程經濟》(年)一書,係統全麵地介紹了經濟決策的方法,即按經濟準則選取最佳技術方案的科學方法。
年,JL裏格斯出版的《工程經濟學》係統地闡述了貨幣的時間價值、時間的貨幣價值、貨幣理論、經濟決策和風險以及項目的不確定性等工程經濟學內容,把工程經濟學的學科水平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隨後,工程經濟學在世界各國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應用,工程經濟學理論不斷發展,發展側重於用現代數學方法進行風險性、不確定性分析和無形效果分析的新方法研究。
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起,建築經濟研究引進了國外的工程經濟理論和方法,80年代開始,建築經濟學科得到迅猛發展。期間,不僅繼續了建築經濟學科理論研究、建築工程技術經濟研究,同時,還進行了諸如建築工程招標承包製、建築產品價格改革、建築產業政策研究、我國住宅建設技術政策等經濟體製改革的理論研究。
3)現代工程經濟學的發展(年至今)
20世紀90年代以後,西方工程經濟學理論逐漸突破了傳統的對工程項目或技術方案本身的經濟效益的研究,出現了中觀經濟與宏觀經濟研究的新趨勢。例如,對某些工程項目要分析它對行業技術進步、所在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對大多數的項目還要考察它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工程經濟中的微觀經濟效益分析正逐漸同宏觀經濟效益分析、社會效益研究、環境效益評價結合在一起,國家的經濟製度和政策等宏觀問題,以及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等已成為當代工程經濟學研究無法回避的新內容。
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建築經濟研究人員將其研究領域進一步擴大到土木工程以及其他建設項目領域,在項目投資決策分析、項目評估和管理實踐中,已經廣泛地應用了工程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
可以預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工程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還會不斷創新,工程經濟學的理論也會不斷完善,以便滿足人們對工程項目和技術方案進行科學決策的新要求。
工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及特點
1工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工程經濟學涉及工程技術和經濟的關係,長期以來工程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不斷在發展,學者們對於工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曾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觀點和表述:
觀點1:工程經濟學是從經濟角度選擇最佳方案的原理和方法。
觀點2:工程經濟學研究技術與經濟的關係,技術與經濟相互促進和協調發展,以達到二者的最佳組合。
觀點3:工程經濟學是研究生產、建設領域中各種技術經濟問題的學科。
觀點4:工程經濟學通過研究方案的經濟效益推動技術進步,促進企業與國民經濟增長。
由於工程經濟學並不研究工程技術原理與應用本身,也不研究影響經濟效果的各種因素,而是研究各種工程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這裏的工程技術是廣義的,是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手段。它不僅包含勞動者的技藝,還包括部分取代這些技藝的物質手段。工程經濟學研究各種工程技術方案的經濟效益,研究各種技術在使用過程中,如何以最小的投入獲得預期產出。或者說,如何以等量的投入獲得最大產出;如何用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實現產品、作業以及服務的必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