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要領並不在於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及華麗的詞藻把對方迷得團團轉,或是運用高深的哲學理論,讓對方崇拜自己。說話的真意在於將告知的訊息正確地傳達至對方的內心,使對方更正確地認清事實並予以接受。
單純講理論說道理,可是件令人受不了的事。為了增加自己的交際範圍而進行的談話必須要具有休閑與幽默的特質。然而,在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之下,很少人是富有幽默感的。
讓別人感到有趣、說話的內容值得一聽、很高明地讚同別人的意見、不和他人唱反調、在分手的時候總是留下一點讓人回味的情趣;具備了這些技巧,就能引起別人想要與你繼續交往的念頭。
生活與工作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對於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做,其結果卻是大相徑庭。有的人能得到認可,有的人卻隻能麵對否定;有的人一帆風順,而有的人卻屢次碰壁。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他們長相出眾、招人喜歡?是因為他們有過硬的關係?
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因為他們把握好了說話的分寸和辦事的尺度。
現代社會裏,一個人是否有優秀的口才,是否會說話,對他的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些羞怯拘謹、笨嘴拙舌的人,即使是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也總會處在交際困難的尷尬裏。
相反,那些左右逢源、口齒伶俐的人,即使是胸無點墨、才疏學淺,也總能把握住難得的人生機遇。
說話講尺度、辦事論分寸,說起來簡單,具體操作卻是很難。從辦事的緩急上、深淺上,溝通的觀念上、行為上,去體悟。隻要掌握好說話的尺度、辦事的分寸,自然會被上級關愛、下屬擁戴、同行悅納、客戶信賴、朋輩認可、親人摯愛、他人理解。這樣,你的事業,也因之一帆風順,你的人生也因之心想事成。
說話辦事,要做到不卑不亢,圓滑中有果斷,果斷中有圓滑,做到“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讓你的話合乎人心,給人如沐春風之感,自然柔和親近,讓人言聽計從;同時,我們還要記住老人們常說的“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辦事要善於洞察人心,尤其是當你有求於人時,更是要看風使舵,見機行事,剛柔並濟,軟硬兼施,才能逢凶化吉,轉難為易,從而促進你辦事水到渠成。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然而,事業和人生的成功離不開互求互助,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互求互助,是建功立業不可缺少的基石和階梯。而口才藝術更是這基石與階梯的基礎,有了這個堅實的基礎,才能使人生跨入一個新的境界,才能夠改變你一生的命運。
本書沒有講述玄妙高深的道理,而是精選了大量貼近工作和生活的事例和要點,展現成功人士說話辦事的完美藝術。對如何學會說話進行了較全麵而具體的說明。不論你是靜坐下來潛心研讀,還是隨意翻閱做片刻的消遣,本書都會帶給你有益的啟迪。